有人说,中国最像俄罗斯的省会城市是哈尔滨,满大街欧式建筑,到处是俄罗斯美女,中俄风情浓郁。哈尔滨过去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建筑风格,曾受到俄罗斯的影响,被誉为“东方莫斯科”。
这里面有地理原因,哈尔滨濒临俄罗斯,人文交流频繁;也有很深的历史原因,哈尔滨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清朝时期。而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影响,也可以追溯至十九世纪。
尤其是伴随着中东铁路的铺设,带来了大量俄罗斯、波兰等国移民。多国移民的聚居,带来了多样性的文化,也造就了城市建筑的多样化。那么,过去的哈尔滨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下面是一组拍摄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照片,反映了当时哈尔滨的城市、建筑和人文风貌,每一张照片都很有代表性。
看到这些90多年前的老照片,你会对哈尔滨这座城市有更深刻的认识。老照片搜集不易,值得珍藏!
哈尔滨新市街商会:街道建筑呈现明显的欧式风格。新市街,即新城,是相对老哈尔滨(香坊)而言的。
哈尔滨火车站:1898年,中东铁东在香坊设置火车站,称哈尔滨驿。1938年伪满当局在哈尔滨市实行区制,设香坊区。
圣·尼古拉教堂:位于大直街口,俗称"喇嘛台"。该教堂始建于1899年,曾是哈尔滨最大的教堂。1966年,圣·尼古拉教堂被毁。
哈尔滨街景:30年代哈尔滨街头,几名俄罗斯女子正在逛街。街道建筑呈现欧式风格,让人恍惚这是在俄罗斯的大街上。
圣·伊维尔教堂:该教堂始建于建于1908年,位于哈尔滨道里区霁虹街工厂胡同。2017年,哈尔滨火车站北广场改造,建成了以伊维尔教堂为主体的综合性广场。
松花江畔:几名外国人站在松花江边欣赏美景。江面烟波浩渺,一眼望不到边,大小船只来往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郊外野餐:几名俄罗斯人在哈尔滨郊外的大树下野餐。玩到高兴时,一名男子还拉起了手风琴,真是太惬意了。
大直街街景:大直街秋林公司前景象。大直街是一条贯穿哈尔滨东西的笔直大街。60年代曾改名为"东方红大街",70年代恢复大直街。秋林公司是俄国人开办的企业,总部设在哈尔滨。
新市街:街道宽阔笔直,两侧大部分是欧式建筑,一眼望不到尽头。街道两侧有绿化带和路灯,呈现出现代化街道的景象。
中东铁路管理局大楼:建筑为俄罗斯建筑风格,始建于建于1902年,位于今南岗区西大直街51号,俗称大石头房子。
铁道俱乐部大楼:位于道里区经纬街281号的中东铁路局俱乐部。这里放映电影、表演戏剧,同时还设有餐厅。是当时上流社会的重要社交场所。后曾改为哈尔滨市车辆厂文化宫。
东北军炮艇:江面上,驶过一艘巨型战舰。江边停着一艘小型舰船,它就是哈尔滨东北军江防舰队“如柏”号炮艇。船舷上“如柏”二字清晰可见。
埠头区街景:哈尔滨埠头区大街上热闹非凡,不少俄罗斯人在逛街。在过去,哈尔滨的道里和道外的名称,是老百姓约定俗成的地区概念。道里的主要部分一直叫作埠头区。
江边游泳:30年代,哈尔滨松花江畔,不少外国人在这里游泳。这里江水清澈,是游泳的最佳场所。江堤山有民居建筑。
傅家甸:30年代傅家甸景象。傅家甸原先是江边的沼泽地,后成为适合居住的泥土地。清朝时期,傅振基来此做面食生意,逐渐带动了这里的发展,随着人口的增多,形成了傅家甸。
傅家甸街景:30年代,哈尔滨傅家甸许公路与正阳大街交角处,前方为平安电影院(后为新闻电影院)。街道上有电车轨道线。
埠头区街景:哈尔滨埠头区大街景象。街道宽阔笔直,一眼望不到尽头,沿街店铺都在开门营业。街上的小汽车不少。
石头道街:哈尔滨埠头区石头道街,左前方为前田时计店(日商钟表店,今道里新华书店)。街上走过两名日本女子。
普育中学:这栋中式建筑,是当时哈尔滨普育中学(今哈尔滨第三中学校址),伪满时曾为第四军管区司令部。
十字路口:哈尔滨埠头区大街一个十字路口景象。街道上驶四轮马车,两侧建筑中西合璧,广告牌子琳琅满目。
秋林公司:哈尔滨秋林公司,是由俄商伊.雅.秋林出资兴办的股份制百货公司,大楼修建于1904年,公司闻名中外。日军占领哈尔滨后,秋林公司由俄资改为了英资。
义州街:秋林百货,曾经的中国第一个百货公司,在中国东北有23家分店。1945年日本投降后,苏联外贸部接收了秋林公司,直到1953年10月,才将秋林公司有偿转让给中国。
埠头区街景:哈尔滨埠头区新城大街上的中国商店。街道宽阔笔直。街上的有轨电车线路十分醒目。
图书馆:哈尔滨山街(今一曼街)东省特别区图书馆,建于1928年。日军占领哈尔滨后,成为日伪哈尔滨警察厅办公大楼。
哈尔滨街景:30年代哈尔滨街头景象。高大的欧式建筑,充满异国风情,街上能看到日文的广告牌子。
逛街的外国人:30年代,在哈尔滨街头,经常能看到外国人带着孩子逛街。哈尔滨的建筑和文化深受俄罗斯影响,这也吸引了更多的俄罗斯人来到这里。
前田计时店:哈尔滨中国石头道街上,主体建筑是当时日本人开的前田计时店(今道里新华书店地址)。主要经营珠宝、钻石、玉器、高档钟表、留声机、金银首饰等。
高冈号:位于哈尔滨石头道街与水道街(现兆麟街)角。它是1920年由符拉迪沃斯托克迁到哈尔滨的日本商店,社长相见幸八。
车站街:哈尔滨火车站通往香坊去的街北段称车站街,过了圣尼古拉大教堂称为通道大街(之前也称霍尔瓦特大街)。
结束语:回看30年代哈尔滨老照片,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建筑背后都有它独特的故事。独特的异国风情,让人印象深刻。哈尔滨是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更被誉为“音乐之城”。你去过哈尔滨吗?你眼里的哈尔滨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