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曾经是国潮崛起的代表,是运动品牌中的一股清流,还被誉为“国货之光”。
可短短几年过去,再提到这个品牌却多了几分唏嘘,不仅口碑急转直下,就连市值都最少蒸发了2200亿。甚至被网友吐槽,质量还不如安踏...

3月28日,李宁公司公布了2024年的财报,全年实现营收286.76亿元,同比增长3.9%,这个增速在国产四大运动品牌中,已经算是垫底的了。

要知道李宁在2021年,营收还首次突破了200亿元大关,净利润更是高达40亿元,市值更是一度冲上了2800亿港元的高峰。
可仅仅几年时间,李宁的业绩就出现了如此大的滑坡,实在令人唏嘘。

李宁的业绩滑坡,与其产品线的调整不无关系。近年来,李宁一直在尝试高端化转型,推出了多个高端子品牌,如“中国李宁”、“李宁1990”等。
可这些高端品牌并没有如预期般大获成功,反而因为定价过高,导致销量不佳,库存积压。

为了清理库存,李宁不得不打折促销,这不仅损害了品牌形象,还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这种打折促销的策略,还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和质疑,认为李宁的产品质量不如以前,甚至不如安踏等竞争对手。

如果说业绩滑坡还只是表象,那么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就是李宁跌落神坛的内在原因了。
近年来,李宁的产品质量问题频频被曝出,从服装的开线、脱色,到鞋子的开胶、磨脚,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就拿李宁的篮球鞋来说吧,曾经李宁的篮球鞋凭借着出色的性能和亲民的价格,赢得了众多篮球爱好者的青睐。
可近年来,李宁的篮球鞋却频频被曝出质量问题。有消费者反映,自己购买的李宁篮球鞋,穿了没几次就把脚磨破了,走路也不舒服,让人十分失望。

而相比之下,安踏等竞争对手在产品质量上却做得越来越好。安踏的篮球鞋不仅性能出色,而且质量稳定,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信赖和好评。
这也难怪,有消费者会直言不讳地表达,现在买篮球鞋宁愿选安踏,也不选李宁了。还有的则表示,产品的设计跟不上价格,各种心思都放在了营销上。

甚至就连2024年巴黎比赛服,也是遭到了大家的一直吐槽,在赛场上,有不少运动员频繁拽裤子,而且面料看上去也不怎么吸汗。

虽然造型上非常帅气,可在舒适上却是大打折扣,有网友指出是因为版型和剪裁存在缺陷,才导致运动员在运动中,裤子一直移位而感到不适。
还有网友吐槽,自己买了两双李宁运动鞋,结果穿着没几天就掉了两个脚趾甲,想想就感到非常痛。

除了篮球鞋,李宁的其他产品线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这些与其高端化转型的失败也不无关系,李宁一直在尝试高端化转型,希望借此提升品牌形象和盈利能力。
可李宁的高端品牌定位却有些模糊,既没有像耐克、阿迪达斯那样明确的运动精神内涵,也没有像LV、Gucci那样独特的奢侈品牌调性。

李宁的高端品牌,似乎只是在价格上比主品牌高了一些,而在品质和设计上,却并没有太大的提升。
而且在高端运动品牌市场中,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占据着主导地位,它们凭借着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优势,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李宁的高端品牌,在品牌影响力和技术上,都与这些国际品牌存在较大的差距,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
一方面,李宁的线下门店数量众多,但管理却有些混乱。有消费者反映,自己在李宁的线下门店购物时,经常遇到服务态度差、产品质量差等问题。

线上渠道似乎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由于线上和线下渠道之间的价格差异,和促销活动不同步,导致消费者购物体验不佳,对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为了改善渠道管理混乱的问题,李宁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关闭了一些低效的线下门店,加强了线上渠道的管理和运营等。

但这些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李宁的渠道管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随着业绩滑坡、质量问题频发、高端化转型失败,和库存积压严重等问题的不断暴露,李宁的市值也开始大幅蒸发。

从2021年的2800亿港元高峰,到如今仅剩不到600亿港元,李宁的市值蒸发了超2200亿港元,跌幅高达80%以上。
市值的暴跌,让李宁的投资者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许多投资者开始纷纷抛售李宁的股票,导致股价持续下跌。
股价的下跌,又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形成了恶性循环。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李宁的管理层也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试图扭转局势。这些措施能否奏效,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对于李宁来说,未来的路该如何走,或许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品牌定位和市场策略,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毕竟一切的产品都是为消费者服务,所以还是要以消费者为主,不仅要研发出优质的产品,同时价格定位也要让大家消费得起。
而不是一味的消费“情怀”,让年轻人为此买单,这样终究不能长久。但要想挽回消费者的信任,也是需要时间的。

希望李宁在未来,可以更加用心做产品,把重点放在产品的质量上,让消费者买到更加放心舒适的产品。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点赞评论+关注,方便您及时观看最新内容,您的支持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非常感谢!
信源来自:
新浪财经2025年4月6日关于“市值蒸发超2200亿!潮牌,拯救不了李宁”的报道
新浪财经2025年4月6日关于“暴跌超2200亿!李宁,业绩失速 / 宁德时代比亚迪,卡住欧美新能源车的脖子?”的报道


不会啊我觉得李宁比耐克还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