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汽车“断轴”事件引发关注,网络上媒体和汽车的争论也是喋喋不休。
小米SU7“断轴”经过:
一、事件起因:
2025年1月30日10点56分,涉事小米SU7在淮安盱眙一条限速20km/h的乡村公路上以70km/h的车速高速行驶(据说该路段有限速20km/h的标识,但是网络上有人特意开车去看过,并没有发现限速标识)。当车辆行至某一破损严重的坑洼路面时,车身跌落冲击到凹坑边缘,导致车辆右后侧轮胎爆胎,右侧轮毂、悬架、摆臂等部位在冲击过程中受损严重。当日11点19分,用户线上反馈发生事故。

二、事件处理:
用户将事故反馈给小米汽车400客服后,客服为其代报了保险、安排了救援车辆。等保险勘测员抵达现场要求对驾驶员做酒精检测时,遭到驾驶员的拒绝(可能是酒后驾驶),最终车主同意放弃向保险索赔,自行承担本次事故全部损失费用,并且现场与保险公司签订《放弃赔偿声明》并记录留档。

2月6日,小米汽车专门组织当地门店和工程师团队前往现场进行了实地勘察,工程师们结合车辆速度、凹坑深度、撞击位置以及车辆受损部位和痕迹等因素,推断得出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并非是车辆质量问题。
三、小米汽车官方结论:
小米汽车方面首先推断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严重超速是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车辆在这种坑洼严重的路面高速行驶时,车辆冲击到凹坑的边缘,直接导致轮胎异常受力爆胎,随后冲击力又传递到轮圈、摆臂,导致摆臂受力过载后断裂,并非“断轴”。车辆检测结果为事故的外力受损,非产品质量问题。

媒体的反应:
抖音汽车节目主持人在汽车维修车间实际查看了受损车辆情况,他认为如果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受到撞击引起摆臂断裂的话,撞击的力度应该是非常大的,铝合金的“断口上应该有明显的朝外掰的情况,受损车辆的断口不明显”,“而且切口面呈上面斜向断裂,说明断裂切口受力是从上往下来的,瞬间的撞击是不会有这么深的磨损”。

杭帮侠韩林辉技师现场看过受损汽车情况后,认为“(摆臂)应该没有撞”,“是外力撞击到轮毂,导致摆臂断裂”,同时他也有个质疑,“这个撞击力度,这个时候需不需它(摆臂)断,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结语:
我认为韩林辉技师说的有一定道理,这个撞击力度需不需要断确实是个关键问题,也是这次事故“是设计缺陷还是驾驶失误”的一个突破口。不过一方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在没有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结论出来之前,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