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5 号晚上那场广东对上海的季后赛,估计好多球迷都守着电视没眨眼。说句心里话,常规赛里上海队把广东队打得挺惨,两场加起来赢了 67 分,可到了季后赛第一场,剧情完全反过来了。广东队 102 比 98 险胜,最让人想不到的是胡明轩,全场砍了 31 分 6 助攻,最后时刻那记三分绝杀,直接让上海队的防守计划泡了汤。好多人看完都嘀咕:上海队不是说要锁死胡明轩吗?咋反倒让他成了关键先生呢?
先说说胡明轩这场的表现。末节比赛胶着的时候,上海队把比分追到 98 平,徐杰被防得没什么机会,眼看着上海队要起势了,胡明轩突然就像换了个人。他连续突破造犯规,打成两个 2+1,最后面对防守球员,一个后撤步三分就扔进了,那球弧度高得像是擦着篮筐边缘掉进去的,看得人心里直突突。我觉得吧,胡明轩这不是突然爆发,而是把该有的水平发挥出来了。常规赛他因为伤病打得少,第三阶段复出后状态有点起伏,好多人就觉得他不行了,可别忘了,受伤前他单场拿过 40 多分,国家队比赛也有过绝杀时刻。就像咱平时看电视剧,主角前期低调,关键时刻总得露一手,胡明轩就像是广东队藏着的那张王牌,不到关键时候不亮出来。
上海队主教练卢伟估计现在挺闹心。赛前他说要限制胡明轩,结果胡明轩反而成了破局点。为啥会这样?主要是常规赛和季后赛根本不是一回事。常规赛广东队伤病多,外援磨合也不好,可季后赛不一样,胡明轩回来了,外援阵容齐整了,防守强度一下子就提上去了。就好比平时练习跑短跑,季后赛就像正式比赛,选手把压箱底的劲儿都使出来了,上海队可能以为还能按常规赛的节奏打,没想到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另外,卢伟的战术有点 “顾头不顾腚”,把太多精力放在徐杰身上,徐杰确实只得了 8 分,但胡明轩和吉伦沃特联手拿了 59 分。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就像家里做家务,你盯着一个地方擦得锃亮,别的地方却堆了脏衣服,最后整体还是乱套了。
再说上海队的外援洛夫顿,常规赛他场均能拿 30 多分,可这场被广东队防得只得了 17 分,20 次出手才进 7 个。广东队的策略很明确,就是放他投但不让他突破,结果洛夫顿三分球 11 投才 2 中,急得直拍地板。年轻球员也跟着慌了神,李弘权、李添荣几个在关键时候传球失误,王哲林更是 6 犯毕业,坐在场下直摇头。反观广东队,胡明轩、徐杰这些老将,关键时刻稳得像老钟表,一分一秒都不慌。胡明轩绝杀后,脸上一点兴奋的表情都没有,眼神里全是坚定,就像早就知道自己能投进一样,这种心态可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出来的。
赛后好多球迷在网上讨论,有广东球迷说胡明轩这球比当年朱芳雨的三分雨还提气,上海球迷则抱怨卢伟太轻敌,没把季后赛当回事。说句实在的,季后赛和常规赛就像夏天和冬天,穿的衣服不一样,打法也得跟着变。上海队可能觉得常规赛赢了两次,季后赛也能轻松过关,没想到广东队一到季后赛就像换了套装备,防守硬度、战术执行力都上了一个台阶。就像咱们平时考试,平时小测验考得好,不代表期末大考也能行,得把每一次考试都当回事才行。
接下来第二场比赛,上海队回到主场,肯定得憋着一股劲儿反扑。但他们的问题不少,新外援哈维才打了 3 场,和球队配合还不默契,内线王哲林膝盖又有伤,末节明显跑不动了。广东队这边,胡明轩状态正盛,吉伦沃特和莫兰德在内线也越来越稳,杜锋教练肯定会继续盯着洛夫顿打。现在的情况就像拔河,广东队已经攥紧了绳子,上海队得赶紧调整姿势,不然很容易被拉过去。
这场比赛让我想起以前看的老比赛,强队有时候常规赛藏着实力,季后赛才真正发力。胡明轩从当年那个靠拼劲拿总决赛 MVP 的小伙子,到现在成为国家队和广东队的双料队长,确实长大了。他用这场比赛告诉大家,伤病和低谷只是暂时的,只要底子在,关键时刻就能顶上来。上海队呢,年轻是资本,但经验也是实实在在的坎,卢伟这次估计得好好琢磨琢磨战术了,不能再盯着一个点不放,得让整个球队都活起来。
最后我想问大家,你觉得上海队在主场能扳回一局吗?胡明轩接下来还能保持这么好的状态吗?季后赛的魅力就在于不到最后一刻不知道结果,说不定下一场又有新的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