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好看的花瓶不中用”,养花只能图个好看,想实用?
那不如直接种菜!
但你要是跟我说,有种花既好看又能吃,还特别好养活,我估计你也不信,除非亲眼见到。
今天咱就来聊聊这神奇的植物——牡丹吊兰。
牡丹吊兰,啥来头?
这名字听着挺高大上,又是牡丹又是吊兰的,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啥名贵品种。
其实,牡丹吊兰的真名叫心叶日中花,属于番杏科。
之所以叫“吊兰”,是因为它跟吊兰一样,枝条可以垂下来,适合吊盆养殖。
至于“牡丹”,大概是因为它开的花是玫红色的,比较鲜艳,有点像牡丹。
别看它名字里带“牡丹”,但它跟真正的牡丹可没啥关系。
要说优势,那可就多了去了。
它的叶片肥厚,颜色丰富,有金边青绿色、玫红色,还有紫色,在阳光下特别好看。
更吸引人的是它开的花,玫红色的大花瓣,花期还长,环境适宜的话,能开四个月呢!
这货其实是非洲南部来的,那地方一年四季都暖和干燥,所以它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
既怕晒干,又怕冻着。
活不活?
看温度!
所以说,想养好牡丹吊兰,温度是关键。
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5-25℃。
太热了,它会被晒干;太冷了,就容易冻死。
别以为家里有暖气就万事大吉了,北方冬天虽然暖和,但往往湿度不够。
这牡丹吊兰,最怕的就是根部受冻烂根。
跟百合花一样,怕冷怕湿。
不过,它也有个优点,就是茎部肥厚,能储存养分。
所以冬天就算地上部分枯萎了,只要根没烂,春天又能长出来。
所以,冬天养护的关键就是保持温暖和控制湿度。
想不到吧?
能吃!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还是觉得它就是个观赏植物。
但我要告诉你,这玩意儿还能吃!
是不是有点颠覆你的认知?
其实,牡丹吊兰的每一部分都能吃,但主要吃的是它的茎部和嫩叶。
吃法也简单粗暴,一种是直接生吃,摘下来洗干净就能嚼,脆脆的,有点酸甜味。
另一种是把嫩茎切下来蒸熟,蘸着调料吃,也挺美味的。
为啥能吃?
因为人家来自南非啊!
热带地区生长的植物,天然带着一股鲜美劲儿。
而且生吃的话,对身体还有好处。
在中国,人们之所以叫它“牡丹吊兰”,就是看中了它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既能美化环境,又能丰富餐桌,一举两得。
冬天养护有绝招!
好了,说了这么多吃的,咱们再来说说冬天该怎么养护。
光照很重要。
植物生长离不开光合作用,没光照肯定长不好。
所以,冬天尽量把牡丹吊兰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就是保暖。
避免霜冻天气,防止冻伤。
当然,光保暖还不够,还要注意通风,防止湿度过大。
就是浇水。
冬天要控制浇水量,保持土壤稍微干燥。
水太多容易冻伤根系。
至于施肥和修剪,冬天就别折腾了。
植物也需要冬眠,这时候给它施肥修剪,反而会增加负担。
要知道,水冷却的速度可是很快的。
如果在寒冷的时候土壤湿润得像水泥圈里面套着梅花鹿的话,哪怕不结冰,也得霉掉吧?
所以冬天一定要控制好浇水量!
冬天浇水量少点有什么坏处吗?
没有!
说了这么多,相信你对牡丹吊兰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其实,养花就像交朋友,了解它的习性,才能更好地照顾它。
别把它当成高高在上的“花瓶”,而是把它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用心去呵护,你就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所以,养几盆牡丹吊兰,不仅仅是给家里增添一抹绿色,更是给生活增添了一份乐趣。
它既能满足你的视觉享受,又能满足你的味蕾,还能让你在养护的过程中体验到生命的活力。
这么好的植物,还不赶紧安排上?
我想说的是,养花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和实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它让我们学会观察、学会耐心、学会付出。
在照顾花草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成长和完善自己。
所以,不妨放下手机,拿起花铲,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