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热带棒继续活跃在朝鲜和越南的火热战场上。到了1971年7月,它还跟随阿波罗15号飞船登上了月球。时光飞逝,进入1990年代的“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行动中,赫尔西公司的新型耐高温巧克力——“沙漠棒”(Desert Bar)应运而生。这款巧克力能够在6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下不融化,是野战时的代餐,也是美国和美国文化的象征。
在物资匮乏的战争年代,赫尔西的巧克力棒是E连的韦伯斯特送给从未尝过巧克力的荷兰孩子的礼物,更是温特斯中尉的老家宾夕法尼亚州赫尔西市的象征——赫尔西公司总部所在地。
与D口粮不同,K口粮是一款单兵单日战斗口粮,其内容足以满足士兵一日三餐之所需,可以视为C口粮在恶劣状态下的代用品。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1年,明尼苏达大学的营养学家安赛尔·凯斯博士接到陆军部的请求,开发一种易携带、耐损耗、即食的单兵口粮。凯斯博士跑到当地一家超市,挑选了价格便宜、热量高的食物组合在一起:包括硬饼干、腊肠和巧克力棒,全重仅28盎司,可以提供每日3200卡的热量。
这些食物被命名为K口粮:以凯斯博士的姓氏首字母命名。每份K口粮包括两包压缩饼干、香烟、口香糖、砂糖,以及一份铁皮罐装的肉、蛋、奶制品。供给早餐的部分是罐装肉、蛋、水果蜜饯和速溶咖啡;午餐是罐装脱水奶酪和一袋柠檬汁(后期改为葡萄汁或橘子汁);晚餐则以剩下的罐装肉、牛肉汤和一袋果汁作结束,同时附送厕纸一卷。后期的K口粮每份还包含1把木片勺子和2把P-38开罐器——在航空部队则配发双份。
第一批由胡桃夹食品公司生产的K口粮在1942年派发到美国陆军航空队。最初的报道对其轻便性和种类赞许有加。想象一下,在二战的战场上,美国大兵们挥舞着K口粮,脸上洋溢着笑容。而在月球上,阿波罗15号的宇航员们也享受着这款口粮带来的味觉盛宴。无论是战场还是太空,K口粮都是士兵们的最佳伙伴。
而在和平年代的今天,赫尔西公司的“沙漠棒”和K口粮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但是,它们的故事仍然在我们的记忆中流传,提醒我们那些为国家付出的人们所经历的艰难历程。这就是食品历史的魅力所在,它带我们穿越时空,见证那些重要的时刻。
对于那些忙碌到连饭都顾不上吃的人来说,这玩意儿可是个救星。不过,要是问到口感,嗯,那就得看个人口味了。据说,在军队里,有士兵为了节省时间,扒拉几口就完事了。但你知道吗?在陆军的那身M-1943型军服上,专门设计了一个大口袋来装这口粮盒,可见其地位非同一般。不过话说回来,C口粮的名声也丝毫不逊色于K口粮,但它的重量和体积都太大了。所以,在特殊环境下,K口粮还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然而,到了欧洲战事的尾声,士兵们终于吃腻了这口粮。1945年春天那几个月,长官们可是硬逼着士兵吞下过多的K口粮,怨声载道呀。随着新鲜蔬菜和Du粮开始运到前线,K口粮提供的热量已经无法满足战士们的需要了。
到了1945年8月,数以百万计的K口粮成了过剩物资。这些口粮大部分被作为援助送给了饥饿的欧洲和亚洲民众,还有一些被带到了朝鲜战场,从此就从美国陆军的伙食清单里消失了。现在想象一下,那些曾经对K口粮又爱又恨的士兵们,如今已经长大成人。他们在回忆起那段历史时,会不会忍俊不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