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浙江女子给一个小乞丐10元,20年后他携百万支票上门报恩

无情的悦读 2024-12-04 02:52:36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这年头儿谁还相信"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种老掉牙的故事?

可2015年发生在浙江仙居县的这一幕,着实让人惊掉了下巴。

一位普通农村妇女戴杏芬,收到了一张价值百万的支票,而送支票的竟是20年前她随手帮助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乞丐!

这位"锦鲤附体"的妇女当年只不过给了对方10块钱,没想到20年后竟收获了如此重磅报恩。

但是这位妇女的反应却出人意料,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995年那个闷热的夏天。

那天的太阳火辣辣的,连知了都懒得叫唤,整条街上安静得只能听见蝉鸣声。

戴杏芬刚结束了忙碌的工作,正沿着熟悉的国道往家走。

突然间她发现身后多了三个"小尾巴"。

这仨孩子浑身脏兮兮的,衣服也是破破烂烂,看起来都快散架了。

平日里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人估计都会加快脚步躲开。

但戴杏芬却从这些孩子怯生生的眼神中,看出了求助的意味。

她停下脚步转身问道:"你们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最小的那个男孩鼓起勇气开口:"姐姐,我们从重庆来的,想去天津打工可是钱都用完了......"

这一刻戴杏芬的心都要被他们闪烁的泪光给融化了。

"走跟姐姐回家!"她想都没想就做出了决定。

虽说家里正在装修,可厨房里恰好有现成的饭菜。

看着三个孩子狼吞虎咽的样子,戴杏芬的眼眶有点湿润。

其中年纪最小的孩子叫何荣锋,吃着吃着就哭了。

这孩子看起来也就十七八岁的样子,正是爱吃爱闹的年纪,怎么就沦落到这种地步呢?

第二天戴杏芬一大早就出门了,挨家挨户地帮这些孩子找工作。

从早到晚她把能想到的地方都跑遍了,累得满头大汗。

可惜这年头工作不好找,一天下来愣是没有合适的机会。

但她并没有放弃,而是从自己不宽裕的生活费中掏出了30块钱。

"这钱你们平分了,7块钱买车票去黄岩,剩下的买点吃的。"

临走时她还特意包了些红糖烤馍片,又买了一串香蕉。

"路上饿了就吃点,别委屈自己。"她像个操心的大姐姐一样叮嘱着。

当时的她根本没想过这个善举会在20年后收获如此感人的回报。

这个小插曲在她平凡的生活中也许只是沧海一粟。

谁能想到这一举手之劳的帮助,却在何荣锋的心里深深扎下了根。

其实何荣锋背后的故事,比三个孩子吃面包的画面要心酸得多。

要说这事儿得从1985年说起。

那年的何荣锋才17岁,正是青葱少年对未来满怀憧憬。

他爸爸在重庆酉阳县当屠夫,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除了做屠夫的本职工作,他爸还做起了"中间商"。

帮十几户村民收购土猪,再拉到城里卖赚个差价。

这买卖看起来挺不错,一来二去手里就攒了几千块钱。

要知道那会儿几千块可不是小数目,够普通人家大半年的开销了。

谁料天有不测风云,他爸爸在回家路上一个疏忽,钱就这么丢了。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十几户村民的血汗钱就这么打了水漂。

第二天一大早债主们就上门讨债了。

你说这事儿闹得,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他爸爸是个要面子的人,实在扛不住这个压力。

最后只能选择了一个最窝囊的办法——跑路。

临走前他爸爸把何荣锋叫到跟前。

"儿啊你还小别卷进这些是非里。"

"要不你也出去闯闯?躲个风头也好。"

就这样17岁的何荣锋被迫踏上了逃难般的出走之路。

好在老天爷还算开眼,让他遇到了两个同样要出门打工的邻村哥哥。

三个人一合计决定去天津碰碰运气。

可惜好运气来得不太凑巧,路上钱花光不说。

更倒霉的是他们在火车上睡过了头。

等醒来的时候列车已经开到了沈阳站。

这下可好不仅钱没了,连目的地都变了。

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候看似是个坑,没准儿还真是个转机。

误打误撞到了沈阳,何荣锋反而找到了人生的新起点。

刚到沈阳的时候,他啥活儿都干。

最后在一家家具厂找到了个学徒工的活计。

虽说工资不高但他省吃俭用,把每个月的工资都攒下来。

看着存折里的数字一点点增加,他心里那块大石头也在慢慢放下。

终于在几年后他把父亲欠下的债都还清了。

这一仗打出了他的志气,也让他看到了自己的能力。

正好那会儿沈阳的建筑行业如火如荼。

何荣锋敏锐地发现了这个机会,毅然决然地跳了进去。

从小工程做起他靠着诚信和勤奋打出了口碑。

渐渐地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团队也越来越壮大。

但成功并没有让他忘记当年的那份恩情。

这些年他写了几十封信,托了无数人打听戴杏芬的消息。

可是天不遂人愿,他把人家名字记成了"代信芬"。

这一个字的差错,害得所有的信都被退了回来。

为了找到恩人他几乎问遍了遇到的每一个浙江人。

生意场上都说他是个雷厉风行的老板。

可一提到找寻恩人这事儿,他就像个执着的孩子。

"这辈子要是找不到她,我这心里就永远都有个坎儿。"他常常这样说。

20年的时间何荣锋从当年的小乞丐变成了响当当的亿万富豪。

他走南闯北见过形形色色的人。

却始终忘不了那个夏天,那碗热腾腾的饭菜,和那10块钱的温暖。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后通过老地址,终于打听到了戴杏芬的消息。

当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时,他激动得差点说不出话来。

2015年的这次重逢,注定要载入两个人的人生史册。

何荣锋二话不说就掏出了一张百万支票,要报答当年的恩情。

不料戴杏芬却直接把支票推了回来:"这恩情,不值这么多钱。"

何荣锋急了又赶紧拿出准备好的重礼。

价值五万的大鹿茸,三万块钱的长白山人参,还有一套精致的银质酒具。

这一套下来总价值也得十五万。

没想到戴杏芬更干脆,直接买了张车票去了沈阳。

"弟啊这些东西太贵重了,姐姐用不上。"

"要补身体煮碗鸡汤就够了,这些都带回去吧。"

后来听说戴家要翻修老房子。

何荣锋赶紧汇了五万块钱过去,心想这下她总该收下了吧。

结果戴杏芬还是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

还附了一张纸条,就八个字:"初心未改,永远为姐弟。"

这八个字说得何荣锋热泪盈眶。

他深深明白了最珍贵的不是物质的回报。

而是这份跨越二十年的亲情和感动。

于是他专门定制了一块牌匾,上面刻着"恩重如山"四个大字。

这块牌匾不仅是对戴杏芬的感恩。

更是对这个世界善意的最好诠释。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有人说"清官难断家务事"。

也有人说"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但戴杏芬用行动告诉我们:真情比金钱更有价值。

而何荣锋用二十年的坚持证明:感恩的心永远不会过期。

这或许就是这个故事最动人的地方。

它不是童话却胜似童话。

它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最纯粹的善意。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 阅读:0

无情的悦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