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消费与心灵享受

鹰瞳的世界 2024-11-13 07:54:34

终于送走了一年一度的“双11”光棍节。

许多人在疯狂“剁手”之后,却发现自己其实是一时上头、冲动消费,买回来一堆并不需要的东西,不禁慨叹“世界上最远的路,不过是商家们的套路”。

一年一度的“双11”光棍节▲

近些年购物节从年初开始到年底林林总总目不暇接。

年初的元旦、春节、元宵节不用说了,紧接其后的情人节、妇女节、清明、五一、520、端午、618、七夕、重阳、中秋、国庆长假、双十一、双十二、最后还得来个圣诞之夜大圆满。这里还没有包括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

情人节▲

“以爱为名”是商家和平台惯常采用的推销话术。

他们会利用无孔不入的媒体广告和社交网络,不厌其烦地释放购物消费的欲望诱饵,将“爱自己”与“消费主义”高度绑定──“做精致人生的主角,就是要随时犒劳自己”。制造这些“标签”的核心目的,便是通过微妙的暗示激发消费者内心的不安全感,似乎不获得某个产品、不体验某种服务、不完成符合某种特定审美的形象塑造,就脱离了“完美生活”的统一标准,就会被已达成身份认同的群体所排斥,成为挫败感十足的社会边缘人。

于是乎,很多人便会在“要对自己好一点”、“你值得更好的生活”等等话术中失去了理性判断,随波逐流地按照刻板印象或单一审美来包装自己,巨大的消费需求就这样被凭空制造出来。“购物=快乐”、“买买买=爱自己”,正是在这种消费主义文化潜移默化的“驯化与引导”中,不少人沉迷于“何以解忧,唯有“购物”。

买买买,只是爱自己最肤浅的方式▲

一个社会价值观的更新,能清晰体现出它的进步和包容度。

比如今年的“光棍节”,早已成了自由人士犒劳自己的一场“狂欢”。我曾跟朋友达成过共识,能不能跟某个人吃到一块去,是二人可否在一起的底层逻辑,电光石火也好,鸡毛蒜皮也罢,敌不过一日三餐是铁律;同理,如果能在“吃”上不亏待自己,那无论众星拱月还是踽踽独行,就是至高无上的享受。要知道,在这个拥挤、忙碌,有时还需要妥协和忍耐的城市里,彻头彻尾的真实得来不易,不用挑选时间地点,也不必有任何顾忌的一人食,才是名副其实的顶配啊。

“520”节日▲

笔者爱一人食,一人食的烤肉才叫神魂颠倒。

从坐下那一刻起,眼前的火、炉、肉,就都拥有了独一无二的节奏。每一片都不被追赶,不经催促,在你的目光下静静舞蹈,也可以用力绽放。把猪五花烤到边缘焦脆,“招安”了所有纹理,铺在白米饭上嘎吱作响,齿间的油花猛地跳起,打出的都是三分球。牛胸肉可盐可甜,软嫩的时候能跟纤维融为一体,而带着“脾气”的,却也不失乐趣。犹记得当初让我爱上一人食的,就是那盘闪亮亮的牛肠,这是只属于我自己间秘密,可以屏蔽外界一切干扰,全力以赴跟它一起奔跑。脂肪不能抢戏,但也绝不要烤丢,翻面到每个角度都刚刚好,火上的香气钻到鼻腔最深处,眼里泪光闪闪,不禁叹一句,顶峰相见。

一人食的烤肉才叫神魂颠倒▲

联想一部十多年前东京电视台播出的热剧《孤独的美食家》。

这部由沟口宪司、宝来忠昭、井川尊史等执导,田口佳宏、板坂尚、儿玉赖子等担任编剧,松重丰主演的日剧里,五郎那句独白已成名言:“不被时间社会束缚,幸福地填饱肚子的时候,瞬间随心所欲;这种不被任何人打扰享受美食的孤高行为,是每个现代人都平等拥有的最好治癒。”虽然经典,但每每想起依旧感怀,仿佛呆在生活的臂弯里换个姿势,又找到了新的温暖安慰。

日剧《孤独的美食家》▲

形形色色的苦行主义大可不必。过度不必要的消费也不是我所想要的。

人活一世,生老病死,苦难够多的了,在能享受时凭什么不享受?享受实在是人生的天经地义。法国文艺复兴后期、十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家、作家、怀疑论者蒙田甚至把善于享受人生称作"至高至圣的美德",据他说,恺撒、亚历山大都是视享受生活乐趣为自己的正常活动,而把他们叱咤风云的战争生涯看作非正常活动的。

苦行主义者▲

以为消费的数量会和享受的质量成正比,实在是一种糊涂看法。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看遍雅典街头的货摊,惊叹道:"这里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呵!"每个稍有悟性的读者读到这个故事,都不禁要会心一笑。古罗马政治家、斯多葛派哲学家塞涅卡说得好:"许多东西,仅当我们没有它们也能对付时,我们才发现它们原来是多么不必要的东西。我们过去一直使用着它们,这并不是因为我们需要它们,而是因为我们拥有它们。"另一方面呢,正因为我们拥有了太多的花钱买来的东西,便忽略了不用花钱买的享受。"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可是每天夜晚守在电视机前的`我们哪里还想得起它们?"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在人人忙于赚钱和花钱的今天,这样的闲人更是到哪里去寻?

苏格拉底塑像▲

那么,难道不存在纯粹肉体的、物质的享受了吗?

殷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但他自己只有一只普通的胃。秦始皇筑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但他自己只有五尺之躯。多么热烈的美食家,他的朵颐之快也必须有间歇,否则会消化不良。多么勤奋的登徒子,他的床笫之乐也必须有节制,否则会肾虚。每一种生理欲望都是会餍足的,并且严格地遵循着过犹不足的法则。山珍海味,挥金如土,更多的是摆阔气。藏娇纳妾,美女如云,更多的是图虚荣。万贯家财带来的最大快乐并非直接的物质享受,而是守财奴清点财产时的那份欣喜,败家子挥霍财产时的那份痛快。凡此种种,都已经超出生理满足的范围了,但称它们为精神享受未免肉麻,它们至多只是一种心理满足罢了。

秦始皇筑阿房宫▲

当下,人们觉得自己还是不够快。

走路慢于是开车出行,开车还觉得不够快,于是坐飞机出行,朝发夕至,工作鸭梨山大,让人倍感身心疲惫。

在丽江,笔者和几位驴友被那里的自然风光和古朴的民风吸引,发现当地纳西族人的生活恍如世外桃源,人们每天总要等到太阳升得老高才起床,吃过早饭已接近正午时,才慢腾腾地挪出家门该干啥干啥,或做些活计,或干脆只为出来散散步。无论是做活还是散步,总是一副不急不忙的样子,让人觉得他们是在故意浪费时间。一位驴友便问一位纳西族老人:你们这种慢腾腾的生活方式就不能改改吗?若早起两个小时,会多做许多事情的!令他没想到的是,老人却用缓慢的声音回答说:我们纳西族人天生就是这样生活的,真不晓得你们这些外地人为何整天都要那么忙碌?其实,每个人从生下来的那天起,都是奔着同一个地方去,你们干吗非要忙着去赶死呢? 老人的话虽然有些尖刻,却让人茅塞顿开。是啊,成天忙忙碌碌,步履匆匆,却忘记了欣赏沿路的风景,令人不无遗憾。

丽江自然风光和古朴的民居▲

诗人海子说过: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我相信人必定是有灵魂的。而灵魂与感觉、思维、情绪、意志之类的心理现象必定属于不同的层次。奢侈的生活方式给人带来的至多是一种浅薄的优越感,也谈不上幸福感。

丽江人的“世外桃源”▲

当一个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幸运儿仍然为生活的空虚苦恼时,他听到的正是他的灵魂的叹息。

《春游湖》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

小舟撑出柳阴来。

0 阅读:0

鹰瞳的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