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官到武将,从道教到佛教,中国财神竟然有这么多!

晓梦阁Ⅱ 2025-02-08 21:59:46

文/晓梦阁主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盛大的全民节日,其中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迎财神!

华夏神话底蕴深厚,财神数量也是惊人,今天就带大家一次认识华夏民间诸多财神!

文财神:比干、范蠡、李诡祖

文财神以文官打扮,头戴宰相纱帽,五髻长须,手捧如意,身着蟒袍,足蹬元宝。

比干是上古时期最早最有名的大忠臣,因为被挖了七窍玲珑心,以无心而自私,被民间奉为财神。

范蠡是春秋时期越国人,足智多谋,帮助越王成就霸业后就归隐了。传说他去了齐国经商,家财万贯,却散尽其财,分与乡党。后在陶邑定居,自号“陶朱公”。因其经商之道,致富又散财,成为人们心中的偶像,民间故将其视为财神。

李诡祖,三国时期魏国山东人。魏孝文帝时任曲梁县令,清廉爱民,善降水妖。唐武德二年(619年)被唐高宗赐封“财帛星君”,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被赐封“神君增福相公”,元代(1295-1307)被赐封“福善平施公”。

从册封的过程来看,李诡祖在民间的地位极高,在三个文财神中,李诡祖最具神性。他样子和祥,有求必应,最乐于帮助善男信女。是唯一个被收录到中国道教神话体系里的文财神,可见于《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财帛星君李诡祖的画像是一位身着锦衣,腰扎玉带,左手捧着一只金元宝,右手拿着写有招财进宝的卷轴,一副当官的模样。

参考:《京华春梦录》《吴越春秋》《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武财神:赵公明、关羽

赵公明为道教神明,被封为“正一玄坛赵元帅”,他的身份有好几个,有瘟神、鬼帅之称。在《封神演义》中助纣为虐,死后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手下有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神,专司“迎祥纳福”。民间所供赵公明的财神形象为顶盔披甲,着战袍,执金鞭,黑面浓须,跨黑虎。周围有聚宝盆、元宝、宝珠、珊瑚之类。赵财神有求必应,被奉为华夏正财神!其他财神皆为偏财神。

关羽,关二爷是一位跨“三教”(道教: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佛教:伽蓝菩萨;儒教:武圣)与民间的“全能”神明,集护法神、武财神、正义之神等多重职能于一身。因为关羽义薄云天,被誉为“千古忠义第一人”。人们敬佩关公的忠诚和信义,希望以诚信原则进行交易,于是二爷就成了民间的武财神。

参考:《列仙全传》《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封神演义》

利市仙官:姚少司

利市仙官是民间流传的一位小财神,相传他是赵公明的徒弟,叫姚少司。所谓“利市”就是走运、吉利之意,又指做买卖所得利润。古人说“利市三倍”,就是形容买卖获得的厚利。所以,他备受商贾的欢迎,古人会把利市仙官的像贴在门店大门上。

参考:《虞裕谈撰》

五路财神

五路财神,有好几种说法。其中认同最多的是以赵公明为首,招宝、纳珍、招财、利市五神为五路财神。赵元帅的4个部下即:

招宝天尊萧升

纳珍天尊曹宝

招财使者陈九公

利市仙官姚少司

其他的说法,比如五路财神即“五祀”——户神、灶神、上神、门神、行神。五路即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但五路财神,并不是五显神、五通神,后面二者为阴神、野神非正神,还是有区别的。

参考:《封神演义》《礼记·曲礼下》

刘海

刘海,五代时期的人,本名刘操,号海蟾子。他是吕洞宾的亲传弟子,全真派北五祖之一。十六岁登科,官至上相。但他仍然“退官纳银弃荣华,慷慨身心求出路”。民间人们崇拜他,认为他是一位吉神,求财得财。民间通常张贴“刘海戏蟾”或“刘海洒钱”图。而蟾蜍又被视为金蟾,誉为招财。

参考:《金莲正宗仙源像传·海蟾子》《列仙全传》

小财神:

招财童子、进宝童子、和合二仙

地方财神:

沈万三、金元总官

五方财神:

东方——比干

南方——范蠡

西方——关羽

北方——赵公明

中斌财神——王亥

四面财神

西南面——端木赐

东北面——李诡祖

东南面——管仲

西北面——白圭

佛教里的财神:

北方多闻天王

善财童子

龙五爷

弥勒佛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