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河南农村老人吃的饭,馒头蘸蒜汁,河南人太苦了,天天吃这个!
这是我刚才看到一位条友的作品,说河南农村老人太苦了,一个月只有一百多块养老金,养的鸡和鸡蛋还舍不得吃,要送给城市的儿女,自己却吃这种馒头蘸蒜汁。

其实我不知道这个作者是故意还是不懂,第一,河南人并不是顿顿吃这个,第二,河南人吃这个并不是穷,而是一种爱好。
就像作品评论区下面读者说的那样:蒸馍蘸蒜,大肉不换,意思是这样吃太美味了。
我自己小时候也吃过馒头蘸蒜汁,如果蒜汁里加入小磨油或者芝麻酱,新出锅的热馒头,蘸一下蒜汁吃一口馍,蒜香、馍香和油香混合在一起,直冲味蕾,确实是越吃越好吃。

我们村有一个人,从小去了美国,后来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在美国扎下了根,但是每次回老家,总是急不可待地要吃老家的手擀面汤面条,而且点名要放芝麻叶。
这个芝麻叶,是把芝麻的新鲜叶子采下来用开水煮过,然后晒在土路上晒干,收起来就成了喝汤面条的配菜。

说实话,也许是小时候吃的芝麻叶太多了,这个菜我从小就讨厌,到现在也不喜欢吃,总感觉它有一股苦涩的味道,小时候总想吃白菜或者菠菜放在面条里,可是那时候才真的是穷得叮当响,哪有那么多新鲜蔬菜给你吃?
所以,我不知道这个美籍华人是不是真的喜欢芝麻叶面条,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在吃这个的时候,吃的就是一种情怀,一种乡愁,一种儿时的记忆。
我岳母,今年七十多岁了,总喜欢吃一些现代人想不到的东西,比如刚才说的芝麻叶,很不容易弄到了,但是她自己种一片芝麻,主要就是为了吃芝麻叶;
还有红薯干,吃起来硬硬的,根本没有红薯好吃,但是岳母经常弄一些红薯干煮汤,吃得津津有味;

还有每到春天她就会弄一些榆钱、泡桐花或者野生水芹菜,拌上面在锅里蒸着吃,说好吃得很。
岳母还时不时把泡好的黄豆打碎,然后拌一些老蔬菜在锅里煮熟,然后加入油盐调料,名字叫“懒豆腐”,名副其实,省时省力,连豆腐渣一起吃掉,最大程度利用资源,以前我娘也喜欢这样吃。

我怀疑岳母她们,不一定有多喜欢那些食物的味道,更多的是喜欢体验一下从前的感觉,重温一下旧梦罢了。
所以,不要动不动就说河南人穷,河南人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是顿顿吃个新鲜蔬菜,天天吃一点肉和蛋还是有这个条件的,许多老人之所以吃那些看起来“很穷”的饭菜,主要是一种习惯,习惯成自然,改不掉了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