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京东收入亿万力压华为和阿里巴巴,中国电商巨头的逆袭传奇

文翔 2025-03-14 20:55:01

1998年,刘强东在北京中关村租下一个4平方米的柜台,创办了京东多媒体。那时的京东,只是一家卖光盘和电子设备的小店。谁也没想到,这个从线下起家的“草根”企业,会在20年后成为中国唯一能与华为、阿里巴巴比肩的科技巨头,甚至在某些年份的收益榜单上独占鳌头。

2004年,京东全面转型线上电商,刘强东力排众议关闭所有线下门店,押注互联网未来。

2007年:京东年收入突破5亿元,但相比阿里巴巴(淘宝已占据80%市场份额)和华为(年收入125亿美元),仍是“小角色”。

2010年:京东年收入首破百亿(102亿元),而同年华为营收达280亿美元,阿里巴巴营收55.6亿元(淘宝尚未拆分)。京东的“自营+物流”模式初显锋芒,但距离巨头仍有巨大差距。

2014年:京东在纳斯达克上市,年收入飙升至1150亿元,但仍不及华为的465亿美元和阿里巴巴的525亿元(仅电商部分)。

2016年:京东物流独立运营,自建仓储网络覆盖全国。这一年,京东总收入达2602亿元(约380亿美元),首次接近华为的751亿美元和阿里巴巴的1438亿元(全集团)。

2017年:京东以3623亿元(约535亿美元)的总收入,超越阿里巴巴的1582亿元(电商业务),但仍落后于华为的925亿美元。京东的“重资产”模式开始展现规模效应。

2018年:京东全年收入4620亿元(约680亿美元),首次超过阿里巴巴的3768亿元(全集团收入),但仍不敌华为的1090亿美元。

2020年:疫情催化电商爆发,京东年收入7458亿元(约1149亿美元),首次超越华为的8914亿元(约1367亿美元)?不!华为因制裁收入下滑,京东仍以微弱差距紧随其后。

2022年:京东总收入突破1.05万亿元(约1570亿美元),而华为因芯片断供收入降至6423亿元(约910亿美元),阿里巴巴集团收入8645亿元(约1280亿美元)。

这一刻,京东以全年收入登顶中国民营科技企业之首,媒体惊呼:“刘强东的物流赌局,赌赢了!”

但无论如何,京东用20年时间,从一个4平方米的柜台,成长为收入破万亿的超级巨头,这场逆袭本身已足够传奇。刘强东曾说:“京东的对手从来不是别人,而是如何超越自己。”或许,这才是中国商业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故事。

1 阅读:125

文翔

简介:开心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