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种豌豆,培土特别重要,做好了,产量高还不烂根!

翠柳拂春风 2025-02-24 10:44:24

雨季种豌豆,培土特别重要,做好了,产量高还不烂根!

在农业生产中,不同季节种植作物有着不同的技巧和难点,而雨季种植豌豆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任务。豌豆,在许多地区都是备受喜爱的农作物,它既可以作为食材制作出各种美味佳肴,又能在农业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如果在雨季种植时没有把握好关键因素,那产量和品质都会大打折扣。其中,培土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就格外凸显。

想象一下,没有经过精心培土的雨季豌豆地。雨水如注,频繁地冲刷着土壤。由于雨水的巨大冲击力,松散的土壤很容易被冲走,把豌豆幼嫩的根系暴露在外。同时,土壤中的积水难以快速排出,就像一个个小小的“水牢”困住了豌豆的根。在这种环境下,根据农业研究数据,未进行合适培土的豌豆田,烂根率可能会高达30%甚至更多。而且因为根系无法很好地固定在土壤中,风一吹或者雨水稍大一点,豌豆苗就容易被吹倒或者歪斜,这又进一步影响根系的发育。据观测,未培土的豌豆苗平均生长高度可能只有30 - 40厘米,结荚数量少且小,亩产量可能只有1000 - 1200斤。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精心进行培土后的雨季豌豆田。培土就像是给豌豆的根系穿上了一层坚实的“铠甲”和“鞋子”。在种植之初,选择合适的土壤并进行预处理是关键的第一步。土壤的肥力、透气性和保水性都要经过仔细考量。一般来说,理想的土壤肥力氮磷钾比例应该在1:0.5:1左右。把经过腐熟的有机肥,如每亩2000 - 3000千克的农家肥混入土壤中,这不仅能增加土壤肥力,还能改善土壤结构。

当豌豆苗开始生长后,培土工作就要有条不紊地展开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豌豆的根系不断延伸生长。在雨季,土壤的水分含量处于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中。我们需要在不同的湿度阶段进行培土操作。例如,在土壤湿度较低时,培土可以稍微疏松一些,厚度以3 - 5厘米为宜。这时,松散的土壤能增加土壤的透气性,让根系更好地“呼吸”。如果在土壤湿度较高,也就是雨水较多的时候,培土就要做得厚实一些,厚度可达到5 - 8厘米,但要注意不能过于紧实,以免影响排水。

培土能够固定豌豆的根系。数据显示,在精细培土的田地里,豌豆根系能够稳定地扎根在土壤中,与土壤紧密结合的稳固程度比未培土的田地能提高约50%。这使得豌豆苗能够挺立生长,不易倒伏。因为根系稳固,它能够高效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氮元素的吸收率可以提高20 - 30%,磷元素吸收率提高15 - 20%,钾元素吸收率提高18 - 25%。充足且均衡的养分供应,让豌豆植株茁壮成长,平均生长高度能达到60 - 80厘米。

而且,培土还能有效防止烂根。雨水顺着培土的坡面流下,不易在根部积聚。即使在雨季最潮湿的时候,根部周围的土壤湿度也能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一般湿度能控制在70 - 80%。这大大降低了根系腐烂的风险,烂根率可以控制在10%以下。

在豌豆的生长过程中,还会遇到病虫害的威胁。培土后的豌豆植株,由于根系发达、生长健壮,自身的抵抗力也更强。据调查,未培土的豌豆田因病虫害导致的产量损失可能达到15 - 20%,而培土良好的田地,病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可以控制在5%以内。

在收获的季节,精心培土后的雨季豌豆田呈现出一片丰收的景象。每一株豌豆都挂满了饱满的豆荚,饱满程度比未培土的豌豆豆荚要高出30 - 40%。亩产量也能轻松达到1500 - 1800斤,甚至在一些管理更加精细的地区能达到2000斤以上。

雨季种豌豆,一定要重视培土。这是提高产量、保证品质、避免烂根等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做好了培土这一基础工作,才能让豌豆在雨季茁壮成长,收获满满的喜悦和财富。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