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想了十天十夜,都没想通1962年时印度为什么要打中国,最终只是基于中印当前的状况以及国际局势对印度方面的奇怪选择进行了推断。
他不会想到,在25年后,印度再次与我国之间发生军事冲突,并且这一次双方的参战兵力都远超1962年,那么你知道这一次中印军事冲突的结局如何吗?
87年中印再生军事冲突
被预言的中印军事冲突对于印度而言,1962年在边境的彻底失败,非常难以忘怀,这场武装斗争让印度国民直接陷入失败情绪中无法自拔,全国直接陷入一片混乱当中。
如果不是中国方面主动宣布停火,并撤退到了中印实际控制线后20公里的位置,印度所受到的冲击或许会更大。
只不过对于中国方面做出的让步,印度方面并不买账,印度国内的有些鹰派分子十分不服气,尽管在70年代末中印关系走向了正常化,但印度仍然有侵占中国领土的野心和想法。
时任印度总理的英迪拉·甘地
等进入80年代,时任印度总理的英迪拉·甘地批准了一份军事计划,该军事计划由印度陆军参谋长克里希纳·拉奥上将提交,主要内容是“尽快将军队部署到与中国接壤的实际控制线上”。
除此以外,印度还开始在国防基础设施建设上花费时间和资源。而印度方面的这一动向,充分证明了印度对藏南地区一直存有觊觎之心。
1986年2月,印度鹰派将领希纳斯瓦米·桑搭吉上将成为陆军参谋长,他促成了一个名为“棋盘行动”的大规模军事演习。
印军一直对1962年的惨败耿耿于怀
该军事演习的目的很简单:让位于阿萨姆平原的印军熟悉一下如何能快速部署到与中国接壤的实际控制线附近。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印军一直在频繁调动,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我军也迅速行动起来,出动兵力在实际控制线的多个岗哨上与印军面对面对峙。
希望媒体见状纷纷预言,中印边境战争或会在不久后爆发。并且如同1962年中印战争一样,西方媒体非常兴奋地围观着,想看看这一回是否有借口介入以牟利。
中印边境对峙
挽弓搭箭战斗一触即发这里暂且不提西方世界都有些什么花花肠子,但印度的表现似是铁了心要在中国身上“啃一口”。
为了洗去1962年惨败的耻辱,印度在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部署重兵,时不时就能看到在天空盘旋的米-26重型直升机,还有锡金东北部无法忽视的印军步兵战车以及装甲部队。
截至1987年4月,印军已经在与中国解放军对峙的边界地区集结了少说十万大军,且接下来印度还在不断增兵,这与1962年印军只出动2.2万余人的兵力规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印边界地区的印军
同年5月,印军突然袭击致使我军一名步兵营副营长牺牲,随后我军对印军实施了有限反击,期间毙伤俘印军21人,自身伤亡15人。
在形势似要愈发严峻时,山南军分区将山地53旅派往前线,同时据实向西藏军区汇报。
之后为了应对不断增兵的印度,13、21和54集团军奉命集结,开始备战,不多时,149师、160师、61师以及37师以第一批参战部队的身份,随时准备开赴中印边界地区。
中印边界地区的解放军
其中149师、37师以及几支参战部队的指挥员,甚至率先赶赴前线,勘察地形并制定作战方案。
在1962年时,我军仅出动了1.8万人对付印军,而在1987年,我军光定下的第一批参战部队规模就达到了4万余。
综合来讲,不管是中方还是印方,此次出兵的规模都远超1962年,如果真的开战,战争烈度以及战场规模或远超1962年。
解放军曾在中印边界严阵以待
令西方意外的结局由于中印边境局势非常紧张,印军方面又一副铁了心要发起战争并将其进行到底的架势,相当一部分国外媒体猜测中印此战不可避免。
事实上,在桑多洛河谷地带,印军都已经做好了攻击准备;在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杨尚昆访外期间,也明确表态:
“尽管中国要求和平解决问题,但如果印度坚持在边界沿线进行侵略性刺探,中国将不得不作出反应。”
杨尚昆旧照
可西方国家没有想到,这场一触即发的“第二次中印战争”,竟然最终以和平的方式落下帷幕——
原来,相较于国内鹰派的顽固,时任印度总理的拉吉夫·甘地并不认可战争手段,他认为鹰派分子挑起同中国的全面战争,无异于让整个印度受难。
毕竟不管是从地缘政治考虑,还是从后勤能力权衡,印度发展都会因为与中国开战而大受打击。在他的敦促下,印度非鹰派人员是有意与中国和平谈判的。
时任印度总理的拉吉夫·甘地
对于拉吉夫·甘地和印度非鹰派人员释放的信号,时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马毓真也承诺:
“如果印度从中印边境撤军,就可以使那里的紧张局势得以缓和。”
当年7月,拉吉夫·甘地在一次群众集会上严肃发声,称当下有关中印边界局势的错误言论,“是由某些西方大国蓄意传播的”,呼吁印度国民能冷静些,不要被煽动。
而在拉吉夫·甘地行动后,中国政府紧随其后,与印度方面一起逐渐减少部署在前沿地区的兵力,同时重新开启双边对话。
拉吉夫·甘地访问中国,与邓老握手
次年年底,拉吉夫·甘地访问中国,希望此行能实现印度与中国的真正和解。期间双方因为某些阻碍,相关协定一直拖到1993年才签订,但好在自1987年始的这次中印危机,得到了和平且妥善的化解。
参考资料:
[1]《揭秘1987年险些爆发的“第二次中印边境战争”》 中国军视网
[2]《1962年中印战争:中印战争的原因与始末》 中国网
一次收复失地的绝佳机遇丧失殆尽。
太可惜了,那一次要真打了,能不能拿下新德里?
中国内部只要一有点风吹草动,阿三必然会动手
开疆拓土机会丧失
只要中国国内动荡,印度必须出兵。
阿三不懂七擒孟获,不懂打倒还要打服的道理,收回中国的领土是早晚的事,就看没有历史的阿三有没有自知自明,被再次教训难以避免!
现在如里开打,50岁的退伍老兵能不能弃职从军,再晚体能就跟不上了!
无论结果如何,印度人敢于行动
其中149师、37师以及几支参战部队的指挥员,甚至率先赶赴前线,勘察地形并制定作战方案。这是文中一段话,就想问一句,早点干嘛呢?为什么不提前做好战斗准备?
八七年老山硝烟未散,你想让中国开僻第二战场吗。能和平共处是上上策
谁告诉你的,十天十夜,你亲眼看到的吗?
八七年三十八军一级战备
有些印度人不识字就算了,好在还有识字的知道死字怎写。
八八年136师战备值班。那时我们也是准备着去河南集训几个月。然后就上前线。说实话,好多新去的战友,是兴奋又有点紧张。如果说打仗不怕死的话,可能不是太真了。真上了战场,就是怕死,也要冲!不可能后退的。
不打对双方都是正确的选择,因为中国有句老话,鱼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渔翁就是美西
62年我们投入兵力只有1.8万?也就一个师?
应该说是中印实控线
60/70/80年代的兵,如果再去打仗,也很牛B。
错过了收复藏南的好机会
当时如果动手重拳出击就好了,就不会出现现在的局势。
不要乱编,1987年,中国跟西方关系很好。
千载难逢的良机丢了
八七年战争没打起来,那叫参战?那叫备战好吗?
印度瘪三
印度人怎么这么喜欢搞事的?
错失教训印度的良机,悔恨啊。
如果再出现一次军事冲突或战争,必须占领其领土,再进行谈判!
当时我在中印边防一线
看了你配图的文字说明,你是认真的吗?那张照片是62年的吧。
八国联军有印度参加过
88年乃堆拉山口打了一仗的。
唯唯诺诺得不到和平,要发现机遇、敢于打仗,打的对方心惊胆战
能打才能谈的拢
挺进新德里,废除种姓制度,彻底解放印度人民!
再打一次,把新德里平了!
可惜了!
87年我在读高中一年级,当时学校就疯传征兵打印度
印度人民应该团结反高种族打倒印度社会的不公平
那时候在和越南交战,国内不富裕避免两线作战这是最好的结果。
想办法让阿三处于分裂的路上
下次敢入侵就真的要打德里保卫战了。
为什么他要打就打,他要和就和!
为啥不灭了阿三?
苏联不解体,中越中印现在还在打仗!俄罗斯不亡,印度永远不会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