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关系是人永恒的话题,与父母、与朋友、与爱人,好的关系可以滋养心灵,而恶劣的、紧张的关系却会摧毁人、打击人、伤害人。
复旦研究生林森浩和黄洋就是这样一段不良关系的受害人。
林森浩
悲剧的发生
2011年8月初,复旦对研究生的寝室进行调整,黄洋搬进林森浩所在的寝室。
2013年4月16日,黄洋在医院去世。
黄洋的父母悲痛欲绝,无法接受本来身体健康的儿子去世的消息,据林森浩表示,黄洋在4月1日早上八点喝了寝室饮水机的水之后,就开始呕吐腹泻,可能是水质变坏,黄洋才在短短两周,不治身亡。
可是医院的专家描述,黄洋的肝功能有损伤,血小板的含量也下降到了不正常的水平。
警方判断,很有可能是有人投毒。
林森浩和黄洋的另一个室友葛俊琦说,林森浩曾经用二甲基硝胺做过实验,这种实验试剂对肝脏伤害很大。
警方的注意力转到林森浩身上,确定林森浩有重大作案嫌疑,在警方询问过程中,林森浩承认就是自己下的毒。
林森浩被审判
室友两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林森浩为什么要对黄洋下毒呢?
让我们追根溯源,从源头开始探查这一切的起因。
寒门贵子,自强不息
林森浩出身寒门,家境一般,但是却自强不息。
1986年10月17日,林森浩出生了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里。家境普通的他十分懂事,在记事起就开始分担父母身上的压力。
林森浩的父母一共生育了五个孩子,能够养活他们已经很不容易,所以林森浩的父母也没有格外给林森浩其他关照。在学习时,林森浩还要兼顾照看弟弟妹妹。
在学校,林森浩也接触到不少家境优越的学生,他们很多人都看不起林森浩,对他十分鄙夷,也会在一些小事欺负使唤林森浩。
在这样环境中成长,林森浩并没有放弃自己,相反,他勤学苦学,发誓要干出一番成绩,让瞧不起他的人都后悔。
功夫不负苦心人,可能是林森浩的努力有了回报,可能他就是读书的这块料。
在学校的好几次考试中,林森浩都名列前茅,慢慢的,老师开始把林森浩作为榜样,周围的邻居朋友也纷纷夸林森浩,林森浩在这样的氛围中,慢慢变得自信。
同时,林森浩也更加热爱学习了,优异的成绩让林森浩感受到了尊严。
在高考的时候,林森浩也已超过780分的成绩,考入了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作为中国顶尖大学之一,闪闪发光,无疑给林森浩的履历度上一道金光,只要没有差错,林森浩的前途一定是一片坦荡了。
他也将摆脱自己本来的阶层,有了向上跳跃的能力。
林森浩证件照
可是,中山大学虽然好,压力也更大,在本科期间,林森浩一点也不敢放松学习,保持着刻苦努力的作风,不敢懈怠。很多学生在本科期间已经放松了学习,林森浩这样努力的人可以说是很少了。他的努力依然取得了成绩,2010年,他被成功保送进入复旦大学读研。
高考,考研,林森浩一步一步改变着自己的命运。
在复旦攻读课程的时候,林森浩像是被打磨好的钻石,发出闪耀的光芒。他不仅在学业上一如既往的优秀,在兼任了学生会的副主席,在处理学生事务上也十分突出。
研究生阶段,他发表了8篇核心期刊级别的论文,其中有5篇的第一作者都是他。要知道,研究生毕业要求发布一篇核心期刊论文就可以了,很多研究生最后卡在了发论文这个阶段,还面临着重读复读。
而林森浩发布了整整八篇,可以看出,林森浩是真的醉心于学术,在学术上有天赋肯努力的一小部分人,绝不是来混日子的。
而作为学生会的副主席,在和人交往中,林森浩也是游刃有余,各种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可是,光明的一面是黑暗。
哪里有一个完美的人呢?
在林森浩完美的面具下,潜藏的是一颗敏感自卑的内心。童年那些阴暗的、隐蔽的、欠缺的感情,只需要一个引子,就一瞬间爆发了。
恶化的室友关系
林森浩虽然优秀,但是沉默寡言,和身边很多同龄人都谈不到一起去。
因为从小家境不好,林森浩没有去过其他地方旅游,穿衣打扮也比较朴素,吃饭也会比较简陋,甚至为了弟弟妹妹一些补贴,林森浩十分节俭。
能够考上复旦大学的人,本身就是佼佼者,很多人家庭条件都很不错。
大家平时商量的都是哪里的衣服更好看?放假去哪里旅游?
林森浩和他们聊不到一起去,只能把精力投身在科研上,深居简出,整个人更加孤僻了。
因为没有什么联系的朋友,林森浩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只能跟自己较劲,不断内耗。
2011年,黄洋搬进了林森浩所在的寝室,更加加重了林森浩内心的自卑。
黄洋照片
黄洋和林森浩同样出身普通,甚至黄洋还不如林森浩幸福,黄洋的父母是下岗工人,父亲原来是国企员工,后来在下岗潮中失业。母亲患有肝内胆管结石,年幼的黄洋总是听到母亲因为腹痛的悲鸣声。腹痛、高烧,这些病症折磨着黄洋母亲,因为不想看到母亲受折磨,黄洋毅然决定学医。
父母宠爱黄洋,作为独生子,黄洋的成长是幸福的,不匮乏的。
所以,黄洋性格张扬,也更强势一点,不喜欢吃亏,比较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太会在意别人的眼光。
据和他们同住的葛俊琦说,黄洋刚开始搬进来的时候,黄洋和林森浩经常发生争执,这个过程中,黄洋很不在意林森浩的感受,
不过黄洋的性格就是这样,没有针对林森浩的意思,葛俊琦还说,黄洋刚搬到他们寝室的时候,就嫌弃葛俊琦自己带的小冰箱太费电,让葛俊琦一个人承担着部分电费。葛俊琦自己家庭条件还可以,所以不在乎,因此和黄洋矛盾并不大。
而且,葛俊琦和黄洋还能玩到一起去,平时爱好也比较相同,在聊天的时候能够聊到一起去。而林森浩,更加侧重的是学术方面,葛俊琦和林森浩聊天大多涉及医学专业内容,比如技术的操作。
黄洋和林森浩属于完全相反的两种人,就像磁铁的正负两级,有些人可以在相反的属性中取长补短、完善自己,而有些人,无论如何就是合不来。关系愈演愈烈,学业上不断比较,生活上不断斗争。
人性是复杂的,人和人的关系是个永恒的难题,葛俊琦和黄洋、林森浩都相处的很好,可以黄洋、林森浩两个人就是合不来。
葛俊琦有时会从家里带来一些水果零食,林森浩遵循“要把钱花在刀刃上”,并不会购买这些东西。以前只有林森浩,葛俊琦也不是很在意这些,而黄洋来了之后,黄洋直言直语,对于林森浩从来不带东西到寝室分享颇有意见。
虽然每次黄洋都是以开玩笑的话,说林森浩家庭条件不好,来表示对林森浩的意见。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没有人说的时候,大家都不在意,或者闷在心里,事情过去了也就算了。一旦有人开口,就犹如开闸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
不同的消费观念、不同的经济水平,让室友们对林森浩生出一些异样的眼光。
室友的心态、林森浩的心态,都默默变化了。
黄洋对林森浩的情绪从内敛到外放,方式也从开玩笑变成直接提出意见,在谈论旅游的时候,黄洋甚至公开表示对林森浩的不满,对林森浩抠门行径的嫌弃。
对于林森浩来说,他的不满情绪也越来越多了,因为从小家庭环境一般,林森浩考上中山大学、保送复旦都是很不容易的,一方面,在他心里,他对自己是自卑的;另一方面,在他心里,他对自己的成就又是自豪的。
以前他的自豪超过了他的自卑,在同学的赞美中、导师的肯定下、父母的期待下,他能够比较好的伸展,现在的他不再是以前那个小孩,任人嫌弃了。可黄洋对他毫不掩饰的嫌弃,对他自尊的破坏,无疑让他回到了幼年的时候,精神上,林森浩丧失了优秀成绩带来的力量感。
他从优异的学习成绩中建立的尊严,在和黄洋这段时间的相处中破碎了。
自卑的恶果
表面上,林森浩是个自强不息的好学生,实际上,在多年的成长中,林森浩的心理早就出现了一些问题。
自卑和弱小一直潜藏在他的内心,对于一些人,他们能在和人性弱点斗争中发现自己,比如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他终身都在和自卑做斗争,写出了著名著作《自卑与超越》《理解人性》等,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而对于一些人,很容易在自卑中丧失自我,陷在黑暗的沼泽中,林森浩就是这样。
林森浩不满的情绪在2013年3月,达到了顶尖。3月30日的时候,黄洋、林森浩,还有另外两个同学在寝室玩游戏,黄洋中途说,明天就是愚人节,他想出了一个好方法,明天一定要整一整人。
黄洋这种不屑、高高在上的态度,让林森浩十分不舒服,长期以来,林森浩一直是忍耐的、沉默的,这一次,林森浩决定“整回去”。
刚开始,林森浩可能真的是想整回去,可是当他想起实验室的二甲基亚硝胺,他的心里产生了一个可怕的念头。
二甲基亚硝胺是一种毒性不小的药品,使用这种药品做实验,一定要十分小心,控制它的剂量。二甲基亚硝胺属于亚硝胺类,有强烈的致癌性,对食管、脑、鼻窦都有很大的伤害,甚至可以通过胎盘致癌。
对于林森浩来说,真是只是整一整吗?
这其中,又有多少人性的阴暗面呢?
林森浩整蛊黄洋的心十分急切,他很快偷取了实验室的药品,对于林森浩来说,手拿着这样的“武器”,怎么用就在他的一念之差了。
最开始,林森浩想把二甲基亚硝胺放在黄洋的杯子里,但是二甲基亚硝胺是一种淡黄色的油状液体,放在杯子里太明显了。
林森浩看了看寝室的饮水机,这个饮水机黄洋肯定要用,而另一个室友葛俊琦已经回了家,从3月30日晚上到4月1日,林森浩可以有充足的时间下毒,保证黄洋喝下带毒的水。
林森浩衣着朴素,面容坚毅,目光没有闪躲,任谁都没有想到,他会在室友喝的水里面下毒。
生命的代价
4月1日这天早上,林森浩和平时一样,躺在床上休息,黄洋接了水,喝了一口就觉得不对,猛的喷出了一部分。
黄洋没有想到水已经被下毒了,他只是觉得水有点变质了,很快他就感到身体不适,还呕吐了几次,但是并没有放在心上,很快就去图书馆自习了。
不过身体的不适让黄洋十分难受,他最终决定还是去中山医院做检查。但是检查结果并没有什么问题,所有人都没有怀疑到是二甲基亚硝胺身上,只是以为是肠胃和水质的问题。
如果这时林森浩能够幡然醒悟,告诉黄洋真相,说不定黄洋还能得到救治。
但是不知道原因,黄洋治疗的方向完全错误,医生认为他是肠胃原因,感冒问题,只让黄洋输了一瓶液。
可是输液之后的黄洋并没有好转,相反,他的身体越来越差,肝功能也出现了损伤,这个时候,二甲基亚硝胺的毒性已经深入到了黄洋的肺脏了,黄洋的血小板含量也下降迅速。
本来不放在心上的黄洋急了,不敢住在寝室休息了,开始住院观察。
可惜,覆水难收,二甲基亚硝胺对人体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医生不了解黄洋的病情,医治方法不对,黄洋的病情一发不可收拾,很快转到了重症监护室。
等黄洋父母赶到的时候,黄洋已经生命垂危,看到这样的儿子,黄洋父母十分难受,他们尽全力培养黄洋,把黄洋培养成社会栋梁, 谁能想到会变成这样。
4月16日,黄洋抢救无效去世。
真相的揭开
黄洋父母肯放弃对真相的追查,警察的专业办案,让真相揭开。
对于林森浩的行为,复旦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是痛心的。一部分人认为林森浩并非有意害人,最初只是想整一下黄洋,只是没有把握分寸,加上林森浩平时口碑很好,还是主动认罪,认为他罪不至死,177名师生联名为他求情。
可是对黄洋来说,对黄洋的父母来说,林森浩就应该杀人偿命。如果林森浩真的没有残害黄洋的心,从下毒到黄洋死亡,中间整整16天的时候,林森浩为什么不把真相说出来?知道了黄洋病症的由来,说不定能挽回黄洋一线生机。
林森浩毒害黄洋一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讨论,林森浩父亲揣着筹来的10万元,给黄洋母亲道歉,希望黄洋母亲能够原谅林森浩,也让林森浩能够给黄洋父母养老送终。
黄洋母亲拒不同意,她一定要让害她儿子的凶手得到应有的惩罚。
林森浩父亲心里也不好受,不过他们有错在先,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他只怪自己忽视了林森浩的情绪,没有给他一个健康有爱的成长环境。
对于林森浩来说,下毒时是冲动,隐瞒时是懦弱,认罪时是畏惧。生命是无价的,林森浩也将得到法律的严惩。
很多家庭只让孩子认真读书,却没有教会他们怎么面对自己的情绪,而人是离不开情绪和关系的,一旦不会处理,就会出现林森浩这样的极端例子,害人又害己。
两个正当青春的少年,未来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
留下来的两个家庭,只能陷在深深的苦恼中。
希望大家能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一点启发,正确梳理自己的负面情绪,教子女正确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