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谈判蒋介石为何不敢对毛泽东下黑手3大因素让蒋放弃

黑暗中的影子 2023-03-07 14:50:16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长期饱受战乱之苦,希望国内能够和平。可现实摆在眼前,当时全国既有国民党,又有共产党,且两党之间曾多次交手,算得上是“死对头”。

应全国人民对和平的期望,再加上重庆方面蒋介石的多次邀请,毛主席率领代表团奔赴重庆,双方进行和平谈判。对于毛主席以及整个中共代表团而言,此次外出重庆,无疑是一次冒险。

为什么说是冒险呢?老蒋为人不守信用,曾在自己的地盘上多次扣押反对他的人,如西安事变让老蒋难堪的张学良,与老蒋不和,关系闹僵的韩复榘,二人一个被扣押限制人身自由,一个直接被杀。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是国民政府的“陪都”,那里是老蒋的势力范围,毛主席仅仅带着代表团前往重庆,从某种程度来说,无疑是一次冒险的举动,再加上老蒋此前的所作所为,不得不让人觉得是一场鸿门宴。

老蒋得知毛主席来到重庆后,他本人也是大吃一惊,觉得主席不会来。既然我方和谈代表团来了,老蒋自然要做做样子,拿出一副“谈判”的样子。实际上,正如电视剧《大决战》所演的那样,重庆谈判期间,老蒋一度有对主席下黑手的想法,只是最终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不得不放弃了。

老蒋放弃对主席下黑手,他在顾虑什么呢?从整体来看,至少3大因素,让老蒋不得不放弃他的计划。

老蒋怕自己名声败坏‍

重庆和平谈判是由老蒋提出,邀请主席等人前去重庆,当时全国大环境是希望和平的,毕竟打了这么多年的战争,希望两党能够相互合作,保持和平的姿态。老蒋借着和平的名义,邀请主席来重庆,他没想到主席真的来了。

老蒋邀请主席来重庆是国际和国内都知道的事情,如果他敢公然对主席下黑手,自己的名声会受到极大的损害,对老蒋本人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当时国民党还是代表着中国政府,老蒋是反法西斯的领袖之一,又自称是国内的“唯一领袖”。

如果老蒋贸然扣留主席,那必然会遭到国内外人士的唾弃,他的信誉会受到极大的损害。综合一下当时的利弊关系,老蒋最终没有选择在重庆对主席动手。

主席已经准备后手,老蒋扣留他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主席前往重庆赴约时,已经在延安作了周密的部署,不仅让刘少奇代理了他的职务,而且还增补了陈云、彭真二人为候补书记,补足了因为自己和周副主席前往重庆后的空缺,继续保持着五大书记集体决策领导。

重庆谈判期间,老蒋也想好了扣留主席的借口:“蒋总统要经常咨询国事 ”,这点从他的日记中可以看出。后来为何没有动手,与上党战役我军胜利也有一定关系。

重庆谈判期间,老蒋让阎锡山在上党地区搞摩擦,制造一些事端,趁机占领这片土地。当时的上党是太行山的腹地,是我军解放区的一块富庶的地盘,自然是不会拱手让人。阎锡山得到老蒋的授意后,以一万八千人的兵力,直扑上党,企图占领该地区的同时,还要将我军两大军区分割开来。

敌人咄咄逼人,时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决定反击,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很快,在刘帅的指挥下,军区三万余人出战,一场战役打下来阎锡山被消灭了两万余人,不仅深入腹地的一万多人被消灭了,连同那些前来支援的军队被我军一网打尽。

上党战役我军取胜,政治影响力很大,我方在重庆的谈判桌上有了底气,老蒋也认为扣留主席不能解决军事问题,依旧会有其他人继续指挥打仗,无法使我军就范,起不到决定性作用。

苏联和美国的态度‍

毫无疑问,解放战争时期,美国成了老蒋的帮凶。可美国人不想参与中国的内战,他们希望老蒋与我军讲和,这样能符合他们美国在亚洲乃至中国的利益。再说,重庆和谈是美国方面代表赫尔利极力促成的事情,他对主席的安全作了保证。

赫尔利是美国人,老蒋自然不能明面得罪他,顾及他的面子,也不能对主席下黑手。从后来马歇尔来华调停来看,美国方面不希望中国内战,这并不符合他们在中国的利益。

除此之外,当时蒋军的主要力量在南方,抗日战争结束后,兵力尚且没有准备好,此时开战对自己也不利。为此,借着和谈的时机,老蒋拼命调兵北上,当然,我军未雨绸缪,调兵东北,与蒋军抢时间。

当然,苏联的态度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点。当时的苏联也不希望中国内战,这样同样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如果老蒋一旦惹怒了斯大林,又因为苏联的位置与我国东北接壤,后果会比较严重。

在日记中,老蒋甚至写了如果得罪苏联的后果:余以为最多新疆暂失,东北未复而已。意思就是说,得罪苏联有可能失去新疆和东北,丢失国土的代价太大,闹不好自己会成为罪人。

总的来说,重庆和谈期间,老蒋的确有机会对主席下手,但因为一些因素的限制,使他未能得逞。实际上,主席既然敢来重庆,必然也是做了准备的,算准了老蒋不会动他,如果这点能力都没有的话,三年多的解放战争主席怎么会打败老蒋呢?

31 阅读:1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