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长相相似的两个女演员,命运竟会如此不同?
王珞丹和白百何,这两个名字从出道起就紧紧捆绑在一起,仿佛命运的捉弄让她们始终无法摆脱彼此的影子。
2004年,王珞丹凭借《蝴蝶飞飞》中的麦乐乐一角崭露头角,那时的她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
,命运很快给了她一个机会——2007年,她出演了赵宝刚导演的《奋斗》中的米莱,一炮而红。
不仅被提名为金鹰奖最佳女主角,还和刘亦菲、杨幂、黄圣依一起被媒体评为“内地四小花旦”,甚至成为了新一任的金鹰女神。
那时的王珞丹,风光无限,前途一片光明。
,命运的转折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2009年,王珞丹和白百何一同出演了赵宝刚的《我的青春谁做主》。
剧中,王珞丹饰演敢爱敢恨的女二号钱小样,而白百何则饰演了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雷蕾。
表面上,王珞丹依旧占据上风,但赵宝刚却敏锐地察觉到,白百何对王珞丹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果然,两人的竞争从那时起便悄然拉开了序幕。
长相相似、戏路相近,两人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火药味。
记者们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话题”,纷纷在两人面前挑事。
面对“长得像”这个问题,白百何直言不讳:“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像谁,也没有导演说过我像谁。”
而王珞丹则毫不示弱地宣誓自己的地位:“就算我们长得像,那也是她像我,毕竟我出道比她早,是她的前辈。”
两人的言语中,满是明争暗斗的味道。
,白百何并未就此罢休。
她直接挑明,当初《奋斗》中的米莱一角,原本是赵宝刚让她出演的,只是她最终没有接,才轮到了王珞丹。
言下之意,王珞丹不过是捡了她不要的角色。
更让人意外的是,赵宝刚在采访中也证实了这一点,表示米莱这个角色最初并不是为王珞丹量身打造的。
这番话,无疑成了王珞丹事业下滑的开端。
从2011年开始,王珞丹的人气逐渐下滑,而白百何却迎来了事业的巅峰。
她主演的电影《失恋33天》不仅斩获了百花奖最佳女主角,还提名了金马奖和华表奖。
紧接着,她与冯小刚合作的《私人订制》也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
而《捉妖记》的上映,更是让她的全球累计票房高达3.43亿美元。
白百何的演艺事业,如日中天。
反观王珞丹,几乎在娱乐圈中“查无此人”。
她曾试图通过饰演卫子夫这一角色翻红,却不仅未能成功,反而招来了不少嘲笑。
更讽刺的是,早年她在采访中曾表示:“我不会跟长得美的人比长相,这是一种自取其辱的行为。”
,多年后,她却出演了卫子夫这一角色,这种反差让她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2017年,白百何因“一指禅”事件陷入舆论漩涡,事业遭受重创。
王珞丹得知后,在朋友圈发文“春天来了”,甚至被卓伟调侃“整个西三环都能听到王珞丹的笑声”。
,白百何并未因此一蹶不振。
她很快调整状态,重新回到正轨。
最近,她主演的《清明上河图密码》播出后,气质变得更加温婉,事业也逐渐回暖。
而王珞丹呢?
多年过去,她的性格依旧如年轻时那般酷飒利落。
在新一季的《浪姐》中,她的穿着打扮依旧充满自信,似乎对翻红充满了期待。
,能否真正翻红,最终还是取决于观众的选择。
毕竟,娱乐圈的竞争从来都不是靠长相相似就能决定的。
王珞丹和白百何的故事,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两人从出道起便因长相相似而被捆绑在一起,但命运却让她们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白百何经历了巅峰与低谷,最终重新站起;而王珞丹则在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春天”。
或许,正如那句老话所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她们的故事,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