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成语叫“人尽可夫”,意思是说一个女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其丈夫。这当然是夸张了,是着急了骂人的话,用来说一个人在婚姻上没有操守。但这个成语本来不是这个意思。今天呢,我们就回到历史的现场,来看看这个成语是怎么诞生的,以及它本来的意思是什么。
君权与相权之间,自古以来就充满了矛盾中国的历朝历代,都存在着君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比较显而易见的有秦二世和李斯、汉献帝和曹操……但这个事情吧,其实早就有了。我们今天来到春秋时期,来看看当时的君权和相权之间的尖锐对立。
春秋时期有个叫郑国的国家。看到这个国名,我们会想到什么呢?在大脑里搜索一下,好像没有什么关于这个国家的事迹和故事。但郑国却是春秋时期的强国之一,还为我们留下了“郑人买履”等成语。今天河南的新郑市,就是历史上郑国的都城。
郑国有一个名叫祭仲的大臣,又被称为祭足。在这里,“祭”的音同“寨”。这位祭仲先后辅佐了郑国的五位国君(有的说法是六位),从政时间达半个多世纪之久,可谓是春秋时期的第一权臣。
关于洗脚行业的祖师爷是谁,有好几种说法。其中的一种说法是,祭仲爱好洗脚,他的另一个名字“祭足”就是这么来的,他也因此被传为洗脚行业的祖师爷。
祭仲
继续来说我们今天的故事。郑厉公是祭仲辅佐的第三位国君,厉公当政的时候,祭仲早已是权倾朝野。面对这种情况,郑厉公就很郁闷:国君可是我啊,但为什么很多的事情都需要听祭仲的呢?这没道理啊,这不科学。
祭仲成为权臣,是他多年来在政坛耕耘的结果,倒也不是说他就一定目无君上。但事实就是,他的权力太大了,国君郑厉公觉得不放心、不安心。
权力是在时间中形成和生长的,郑厉公的权力也不可能一朝一夕形成,哪怕他已经成为了国君。同样,祭仲的权力也不可能说没就没,即使是他死了,他的影响力也还是会存续一段时间。
可我们的郑厉公没有想明白,太急功近利了。他居然动了杀心,想着要把祭仲杀了,觉得这是最干脆的。
光想一想那肯定是不行的,具体要怎样实施呢?郑厉公想:那肯定要找祭仲身边的人来做,但这个人也必须对祭仲不满才行。
郑厉公想了半天,想到了一个人,祭仲的女婿——雍纠。雍纠答应了郑厉公,为他筹谋这件事。郑厉公也答应雍纠,除掉祭仲以后,他的权力都归你。
《东周列国志》也记载了这个故事
雍纠的心事,很快被妻子察觉了,他也就把这些事情告诉了妻子,还希望能得到她的帮助。他的妻子就是祭仲的女儿,因嫁给了雍纠,被称为雍姬。
雍姬很为难,一边是自己的丈夫,一边是自己的父亲。他要把丈夫的阴谋告诉父亲吗?这样一来,父亲肯定会先下手为强,来杀害丈夫的。可是,应该帮助自己的丈夫吗?那这样一来,自己又会失去父亲。两不相帮呢?其实也是在帮。如果这时自己不闻不问,任凭丈夫的计谋实施,自己就是在对父亲见死不救。
雍姬:丈夫和父亲同时落水里,我选择救父亲雍姬在两难之间,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她回家来见母亲,母女二人敞开了聊天。这次的聊天,为我们贡献了“人尽可夫”这个成语。
漫画,雍姬和母亲对话示意图
雍姬带着自己心里的问题来问母亲说:丈夫和父亲相比,哪一个更亲呢?
母亲回答说: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意思是说:丈夫嘛,人人都可以来做的;但父亲呢,那可是只有一个,两者怎么能相比呢?
这就是成语“人尽可夫”的渊源。“人尽夫也”在流传的过程中,慢慢地演变成了“人尽可夫”,意思也完全发生了变化。
不愧是知女莫如母,一句话就帮雍姬做出了决定。于是,雍姬便把丈夫的阴谋告诉了父亲。父亲知道以后,先下手为强,把雍姬的丈夫给杀了。
为自己效力和卖命的人死了,郑厉公却没有说句安慰的话,反倒这样说——
国家大事,谋及妇人,其死宜矣!
意思是说:雍纠这个人啊,怎么能把国家大事说给自己的妻子呢?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让自己的妻子帮着来出谋划策呢?活该他死了呀!说完这番话后,我们的郑厉公撒腿跑了,离开了京城,来了个漫长的休假。这一休假,一休就是十七年。十七年后,郑厉公梅开二度,归复君位。
有人说,雍纠没有把除灭祭仲的计划告诉妻子。但从郑厉公的这番话来看,雍纠应该是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这个叫雍纠的男人,应该是很爱他的妻子,很信任他的妻子吧。但他没想到的是,妻子选择了牺牲丈夫,来救父亲。
以上的事情记载于《左传·桓公十五年》。这个故事里的人物,雍纠死了,郑厉公后来复位了;在《史记》中也记载了祭仲的去世。唯独雍姬和她的母亲,就这样闪现了一下,结局如何,史书再没有记载。
她们好像工具人一样,完成了贡献成语“人尽可夫”的任务以后,就消失了。在戏剧《雍姬怨》中,给了雍姬这样一个虚构的结局:她代替父亲喝下了毒酒,救了父亲,也没有牺牲了丈夫,而是舍了自己的性命。
郑国版的“我要的是葫芦”:困在权力里的人在雍姬的这个故事里,体现了古人的一种思维,必须要二选一。这种思维最著名的表达出自《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这就是大家很熟悉的“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典故。与雍姬“丈夫和父亲,哪个更亲”的问题,本质上是一样的。
孟母三迁,孟子和他的母亲
现代人通常不是这样想的,我们的思维是“既要……又要……”,这方面出名的表达有很多,如“爱江山更爱美人”,如“多快好省”,如“物美价廉”。
以现代人的视角来看,就会觉得古人迂腐,干嘛非得要二选一啊?但我们在实际的生活中也会发现,很多情况下是必须要二选一的。比如,很多时候,你选择了“物美”,就意味着肯定没有了“价廉”;反过来,“价廉”了,通常就无法“物美”了。
回到雍姬的这个故事来看,二选一肯定不是上策。但如《雍姬怨》所设想的那样,丈夫和父亲都被保全了,自己却牺牲了,肯定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我们也是不能接受的。
如果我们是雍姬的话,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我们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呢?我们不妨来想一下。
我们所想的更好的选择,是雍姬的丈夫和父亲都好好的,她自己也不用牺牲。那有没有这种可能呢?
雍姬把丈夫的计谋告诉了父亲,父亲知道后,也不想让女儿作难,就向国君主动提出了辞官,交出了权力。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所设想的就是有可能的。
可惜的是,故事里的三个男人,都选择了权力。他们好像也是没得选,不约而同地都选了权力。
如果郑厉公不选择权力,而是可以安心于现在的权力结构和秩序,那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了。可他选择了权力。
如果雍纠不贪功冒进,不想着在国君面前立功和得到更多的权力,雍姬也不会陷在两难里。
如果祭仲能看懂君主的担心,意识到自己的功高震主和权倾朝野,主动地急流勇退,雍姬的丈夫也不会死。
三个男人都选择了权力,决绝地永不回头,也使得雍姬和她的母亲没得选了,大家都成了困在权力里的人。
东周时期,激烈的权力与军事斗争
把雍姬当成一个孝女来看待当然可以,但我们也可以从权力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时,在丈夫和父亲之间,父亲已经是权力的既得者了,而丈夫呢,权力的进一步扩充还只是一个可能性,要等到他除灭了父亲才能实现。雍姬要怎么选?会选那个可能性吗?还是选那个真实的权力呢?哪一个更可靠呢?答案不言自明。
雍姬的母亲又该怎么选呢?女儿的父亲正是自己的丈夫。要注意这个语境,她对女儿说:父亲比丈夫重要。但这话要用到她身上,那就自相矛盾了。所以,母亲的话是专门对女儿说的,并不一定适用于其他人。雍姬的母亲也选择了明显占有权力优势的这边,也就是站在了自己的丈夫一边。
但可悲的是,这个故事并没有赢家。失败了的郑厉公和雍纠自不待言,看似胜利了的祭仲,至少要面对女儿失去了丈夫的情况,也要面对雍纠势力对他的记恨。权力看似稳固了,但其实要提防的人更多了。他的妻子也要和他一起面对这些。
至于他们的女儿——雍姬,面临的选择都谈不上什么好吧:要么改嫁,要么守寡。
这是一出权力的游戏,大家要么推波助澜,要么被裹挟其中,但最后却都没有赢得什么。
就是这样的故事,在接下来的历史中,却不断上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