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日本军队大举进攻中国,他们急着想让蒋介石举手投降,所以很快就打下了南京。蒋介石一看这形势,立马把重庆当成了临时首都,继续跟日本鬼子干到底。日军为了赶紧让蒋介石认输,就不断轰炸重庆,心里还盘算着早点把重庆也给占了。
日军想要攻下重庆可没那么简单,不光是隔着条长江天险,周围还都是崇山峻岭,易守难攻。到了抗战快结束的时候,日军急着想早点打完仗,就特别想拿下重庆,于是他们豁出去了,调动了十多万的兵力来猛攻。
冬天的时候,1940年,在长江边上的石牌要塞,中日两边打了一场硬仗。日军那时候已经占了宜昌,眼看就要打到石牌要塞了,就隔了一条江。守在那里的是第18军,特别是他们下面的第11师,那可是石牌要塞最关键的防线。
第11师的领头人是胡琏,这家伙以机灵出名。那时候,日军兵力强大,步步紧逼,第18军不得不重新安排防线。他们在长阳和宜昌的中间地带,划了一条防线,重点防守稻草坪、高家堰、余家坝、曹家畈还有石牌这些地方。胡琏呢,他就带着11师,专门守在了石牌。
石牌这个地方是个关键防守点,蒋介石心里头一直七上八下的,就怕日军把它给攻下来。要是石牌一失守,那可就全完了,防线会直接垮掉,重庆也就危险了,想想都让人后怕。所以,蒋介石干脆就说了,石牌就是咱们中国的“小斯大林格勒”,得死守住。
那时候,蒋介石直接给第11师的师长胡琏打了电话,问他能不能有信心守住那块地方。胡琏就简单地回了句话,只有十个字:“胜利不敢说,但拼命我豁出去了。”后来的仗一打起来,胡琏真的就拿命去拼,他说的每个字都像是用自己的血和肉刻出来的。
胡琏将军把师部安扎在离前线超近的位置,这样能更方便地指挥战斗。接着,他们在山路沿途布置了好多阻击的点,打算一步步地跟日军干架,所有安排都做好了,就等着日军上钩。到了5月28号,日军的第3师团和第39师团开始往石牌那边靠近,并且在那一天就跟我们的第一道防线交上了火。
石牌战斗拉开了序幕,首要冲击点南林坡成了日军的重点攻击对象。防守的是第11师31团3营的兄弟们,他们一次次地把日军的冲锋给顶了回去,总共五次。虽然南林坡两侧的阵地被日军给占了,但主要阵地还是稳如泰山,日军为此付出了好几百人的伤亡。
7连在主战场上硬扛了整整4天4夜,最后只剩下70名战士,但他们愣是没让日军踏进阵地半步。另一边呢,日军的第39师团又向余家坝、朱家坪发起了猛攻。好在守军迅速在牛场坡摆开架势,跟日军干了一仗。这一仗打得惨烈,守军一个连的兵力折损了大半,才不得不撤退。
日军压根儿不把伤亡人数放在眼里,他们眼里只有阵地。一线和二线阵地很快就被日军占领了,只剩下这儿那儿的一点儿反抗。一直打到5月30号,日军开始猛攻石牌,那场战斗打得那叫一个惨烈,可以说是二战里规模最大的一次拼刺刀大战。
日军攻打三角岩和四方湾时,用了让人流泪的气体武器。守在那儿的中国军队和日本兵直接拼刺刀,最后干掉了3000多名日军,他们的尸体堆得跟小山似的。有些中国士兵,年纪才十六七岁,个子还没步枪上的刺刀高,也英勇牺牲了。
胡琏事先写好了两封遗书,一封留给老婆,一封留给老爹。但在那场残酷的战斗中,他们用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防线,硬是把七千多名日军给干掉了,把日军的阴谋给粉碎了。就因为这场战斗,胡琏一下子出了名,成了历史上的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