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山本五十六】“玉碎行动”:四架P-38,撕开太平洋的死亡之门!

快乐宝贝分享官 2025-04-11 13:21:06

1943年4月18日,太平洋上空,太阳炽烈,风声如刀。四架P-38闪电战斗机贴着海面疾驰而来,像四根冷峻的长矛,直指战场深处。

坐在其中一架战机上的,是美国陆军航空队的年轻中尉——雷克斯·巴伯。汗水浸透飞行服,机舱内热浪翻滚,但他的目光冷静如冰,手紧握操纵杆——今天,他们有一个目标:

刺杀大日本帝国海军的灵魂人物,珍珠港袭击的总导演——山本五十六!

一场被“神”预定的刺杀

美军破译了日军密电,准确得离谱——山本将于当日上午搭乘“贝蒂”轰炸机视察布干维尔岛,护航为两组三架零式战斗机。这意味着:他要飞越美军能掌控的区域!

这不是一次侦察,不是一次战斗,这是一次“刺杀”。

为了这场天罗地网般的伏击,美军制定了一项计划——代号“复仇行动”(Operation Vengeance)。

18架P-38战机起飞,其中12架高空拦截掩护,4架编成“死亡小队”,专职刺杀目标。

雷克斯·巴伯就在这“死亡四人组”之中。

计划刚开始,就崩了

正当战机接近布干维尔海岸,电台一声惊呼:“十一点方向,高空来敌!”

6架零式战机从云层中冲出——比预期多了一架贝蒂轰炸机,一切打乱!

“哪个才是山本?”

“管他哪个,全打下来!”

P-38猛地推杆,全速压低高度,像野兽一般扑向目标。然而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

飞行员霍姆斯的副油箱卡住了,不能释放。他被迫脱离编队,另一名飞行员海因紧随其后掩护。顷刻之间,“死亡四人组”只剩两人。

两人,对抗六架零式,两架贝蒂。

这不是猎杀,这是自杀。

但巴伯没有犹豫,他咬牙向目标冲去。

铁血追杀,一架贝蒂的陨落

面对分头逃窜的两架贝蒂,巴伯必须做选择。他挑了其中一架,一头扎进火海。

刚刚靠近,机舱前便划过一道道致命的曳光弹,一架零式追杀而至,子弹密集如雨。他的座机已经中弹,但他没有偏移航道,咬牙扣下扳机!

重机枪与机炮的火舌呼啸而出,打在贝蒂的引擎和油箱上,碎片飞溅、黑烟喷出!

他死咬目标,疯狂输出,直到敌机喷着火油坠入密林,炸成火球。空中,滚滚黑烟,仿佛死神的勋章。

第二架贝蒂,最后一击!

霍姆斯与海因终于赶到,三人合力扑向第二架逃跑中的贝蒂。敌机贴海飞行,霍姆斯率先开火,火力猛烈,却无法致命。

“他怎么还不爆炸?!”

就在此时,巴伯补刀出击,一轮精准打击击中油箱——剧烈爆炸撕裂了敌机,火海中,巴伯的P-38穿越火焰冲天而出,宛如死神归来!

这一次,他确定了——山本五十六就在那第一架贝蒂上!

他的尸体后来在丛林中被发现,穿着军服、手握军刀,身体整洁,未曾烧毁——但早已被机枪射杀。

战后余波:幸存者与殉国者

山本之死,震惊日本全国,士气一度崩塌。东京为其举行国葬,国民哀悼如潮。

而另一名重要人物——参谋长宇垣缠侥幸生还。

但这个男人,却活在山本的阴影中,写下悲愤日记、终日痛悔。他始终认为自己“不该活下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当晚,宇垣换上军服,佩戴山本赠送的军刀,登上神风特攻机,带着11名部下,向南太平洋起飞——这是战争中最后一场“玉碎攻击”。

从未归来。

英雄终章:雷克斯·巴伯的告别

山本的死亡,是战略上的重击,是心理上的震撼。而参与“复仇行动”的所有飞行员,均获颁“海军十字勋章”。

然而,这场行动也付出了代价——护航飞行员雷蒙德·海因,在返航途中机损失联,最终失踪,至今未归。

雷克斯·巴伯则活到了2001年。

在他晚年的采访中,记者问他:“那天,你在想什么?”

他答:“没有时间想。那是一次送命的任务,只能成功。否则,我们就得和山本一起坠下去。”

1 阅读:112
评论列表
  • 2025-04-13 14:02

    六架零式已经被那十几架p38给吸引去了,哪有两架对六架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