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些专家将目前国内正在流行的奥密克戎感染潮称为“疫情海啸”。
在官方决定对疫情进行放开控制之前,官方就已经预料到了这种情况。根据国外的情况来看,第一次的流感高峰将会持续七到十个星期,其他地广人稀地区的情况可能会比较短暂。
目前相关数据表明,很多地方爆发了大规模的感染高峰。以青岛为例,一天内新增五十万人左右,往南的浙江地区一天就有100多万人。
与此相比,四川的情况要好一些,但也很严重,感染的比例高达百分之63.52。整个区域共有一百八十三个县,二十四个县的感染率目前已经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各大省市的研究机构都在预测着疫情的发展和扩散。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形势的发展根本难以预计,形势比预计的要严重得多。
但对于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可能疫情高峰会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且情况会更加严重,所以用“疫情海啸”来描述目前的情况更加恰当。
而现在,各地的数据都是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的,而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调查,主观因素影响太大,肯定会有一些误差。
在这段时间里,网上和现实生活里都有很多传言,但都是经不起深入探究的,相关部门也一一否认。不过,即使如此,疫情发展的前景依然不明朗。
其实,这种高峰的出现并不是放开之后才有的。去年十一月份的时候,北京的感染病人都要住方舱医院,但因为感染人数不断增加,所以这几家医院都被挤得水泄不通,随后又有感染者被送到了指定的医院进行救治。没过多久,那些定点医院就因为感染者的数量而束手无策。
为扭转当时的困境,去年十二月上旬,北京的定点医院扩大了规模。但这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在十二月中旬的时候,普通的医院就开始接收病人,为新冠病人进行治疗。
从那以后,感染的人就更多了起来,每天都有发热门诊和呼吸科的病人来问诊和接受治疗。受到奥密克戎感染的人,都会出现不同的难受症状,但是最难受需要入院治疗的还是来年人居多。在很多医院,大多数呼吸科病人都是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
因为这些人的体质比较弱,很有可能会出现更加严重的症状危及生命,大部分人在被送到医院的时候,都会需要吸入氧气。有些身体素质差,抵抗力弱的人根本撑不住,能被送到医院去换气已经是万幸了。
这突如其来的人流让医院的医生们都感到头大。尽管医院的病床数量一直在增加,但病床数量相对于涌入的病患来说还是远远不够。同时,呼吸机和备用氧也无法满足目前的需求。而且,让医院头痛的是,医务工作者的感染率一直很高。
尽管他们做了防护措施,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面罩、口罩,可是面对这种无处不在的病毒,他们还是没有任何的抵抗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的身体一有好转,马上就会返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医院内人满为患,医院外没有抢到医院床位的人更是惊慌失措,他们四处购买药品,比如退烧药、感冒药、咳嗽药,甚至有人病急乱投医,连治疗哮喘的药都要抢购。
人们被感染的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症状,其中可怕的就是心肌炎、沉默性低氧,然后最严重的就是白肺。白肺又叫“急性呼吸困难症候群”,这个名字看起来就让人呼吸一紧。
患者就医后,拍摄的CT显示,病人的肺是一大片的白色,这也是为什么叫白肺的由来。而白肺和沉默缺氧都与呼吸有关,所以才会产生商机。氧气和血氧仪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血氧仪因为价格比较低,最先被抢购一空。
虽然氧气设备的价格很高,但这并不能稳定大家的紧张情绪,各大电商平台的呼吸类产品都被抢购一空,哪怕价格翻了一倍,也是供不应求。
除此之外,殡仪馆也是进入了需求高峰。老人去世之后,要去殡仪馆办理火化才能办理后事,但是火化坑位供不应求,甚至需要送钱找人帮忙“加塞”才能让家里老人入土为安。
这种状况使得很多丧葬行业的股票都出现了暴涨,创下了三年来的新高。很多一线医生都觉得,奥密克戎的蔓延速度太快了,是因为他们太乐观了,低估了这种病毒。
结语
因为受感染的人太多,所以得肺炎的人越来越多。目前农村地区的药品短缺很严重,到了过年的时候,农村的医疗资源将会更加紧张,甚至比城市还要紧张,大家要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