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沈阳奥体中心涌入4.8万名球迷,但国足主场0-2不敌澳大利亚的结局令现场陷入沉寂。开场仅11分钟,澳大利亚前锋杜克利用王大雷出击失误推射破门;第39分钟,赫鲁斯蒂奇禁区外远射直挂死角。据Opta统计,国足全场控球率仅38%,射正次数0-7遭碾压[23]。此役后,国足8轮积6分小组垫底,即便最后两轮全胜,晋级概率也低于12%。
3月28日武汉体育中心,浙江队18岁小将王钰栋彻底点燃赛场。第25分钟,他在右路连续变向突破任航,迫使后者将球撞入自家球门;补时阶段,他中线抢断后狂奔40米,用“钟摆过人”晃倒门将推射空门。据Opta统计,王钰栋此役冲刺速度达32.1km/h,超过本赛季中超平均前锋峰值(30.5km/h)[34]。他以18岁125天打破浙江队史最年轻进球纪录,原纪录保持者程谋义(2003年,19岁98天)在社交媒体送上祝福:“未来属于敢于突破的年轻人。”[31]
王钰栋的横空出世重新点燃关于国足建队思路的讨论。数据显示,本届世预赛国足首发平均年龄28.9岁,在所有参赛队中排名第4高;而日本、韩国U23球员出场占比分别达37%和29%,远超国足的6%[2]。与澳大利亚一役,当王钰栋替补登场后,他与塞尔吉尼奥联手创造3次威胁进攻,其中第87分钟两人撞墙配合后突入禁区,被裁判吹罚越位在先——这一幕被《体坛周报》称为“迟到的化学反应”[65]。
当18岁的王钰栋承载着国足最后的出线希望,我们必须清醒认知:近十年中国足球青训投入超85亿元(数据来源:《中国足球青训白皮书2024》),但成年国家队国际排名却从2015年的79位滑落至现在的88位[2]。王钰栋的爆发究竟是体系成熟的必然成果,还是个体天赋的偶然闪光?6月与印尼的生死战,若伊万科维奇迫于压力将其推上首发,是否可能重演董方卓、陈涛等“伤仲永”悲剧?这些问题,或许比世预赛结局更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