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工伤后,单位同事帮我申请工伤认定时了解到工伤早期康复有关政策,我在工伤康复机构得到了及时的康复训练,现在恢复得比预期好,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很多。”青岛一家电商公司员工李先生说。
2024年,青岛市入选全国首批工伤康复重点联系城市。为充分发挥工伤保险制度优越性,加快推进工伤康复工作提质增效,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青岛市民政局、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6部门印发了《青岛市推进工伤康复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探索构建“医疗康复为基础、职业康复为核心、社会康复为纽带、再就业扶持为延伸”的新型工伤康复体系,有效提升工伤康复成效和服务水平,助力工伤职工尽早回归社会、家庭和岗位。
近年来,青岛市以“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有特色”为标准,努力搭建工伤康复服务平台,合理布局工伤康复机构,持续扩大工伤职工康复受益面,让职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便捷的工伤康复服务。目前,全市工伤人员已累计达20.3万人,其中近30%的人员存在工伤康复需求。鉴于工伤康复需求量的加大、原有工伤康复资源布局不够充足的情况,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严格按照工伤康复协议机构评估准入制度,将10家具有康复技术特色优势、功能完备的区(市)级医疗机构纳入工伤康复协议机构,进一步拓展工伤康复机构覆盖范围,为工伤职工提供集医疗康复、职业康复与社会康复相结合的全方位服务。截至目前,青岛市工伤康复协议机构已达到19家,覆盖至各区(市),逐步构建起公立医院、专科医院、伤养机构衔接顺畅、功能互补、层级分工明确的工伤康复服务体系。
依托工伤康复协议机构,青岛市积极推进工伤康复早期介入,抓住工伤康复最佳“黄金期”,全力打造工伤康复“3+3”模式,即以优越的医疗环境、先进的设施设备、专业的技术团队,为工伤职工提供优质的伤情评估、康复训练和职业培训服务,更好地提升职工生活自理能力、职业劳动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帮助其尽快回归工作岗位,提升生活质量。
下一步,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以全国工伤康复联系点城市为契机,加强部门协同,积极探索多元化工伤康复服务模式,推出更多工伤康复配套措施,让广大工伤职工享受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康复服务。
青岛市工伤康复协议机构名单序号
协议机构
联系电话
地址
1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82911856
市南区江苏路16号
2
青岛市湛海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
51829680
市南区湛山街道太平角六路1号
3
青岛市市立医院
82789179
市北区胶州路1号
4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66850912
市北区合肥路758号
5
青岛心血管病医院
82989871
市北区南京路201号
6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
83777028
市北区人民路4号
7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
87627196
李沧区峰山路84号
8
青岛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
86114878
黄岛区灵山湾路2877号
9
青岛市黄岛区中心医院
86977122
黄岛区黄浦江路9号
10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
58000099
城阳区长城路600号
11
青岛新万增中医医院
68002685
城阳区黑龙江中路773号
12
青岛圣林源老年病医院
83659999
城阳区艳阳路98号
13
即墨区人民医院
88513251
即墨区健民街4号
14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
57700080
胶州市站前大道89号
15
胶州市中医院
82237560
胶州市徐州路29号
16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平度院区
82918663
平度市上海路369号
17
平度市人民医院
58962036
平度市扬州路112号
18
莱西市人民医院
81879222
莱西市烟台路69号
19
莱西市第三人民医院
86430936
莱西市夏格庄镇烟青路158号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昌威 通讯员 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