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院长单霁翔打卡的江南古镇,藏着700年活字印刷术和神仙走油肉

我爱长三角 2025-04-26 03:37:45

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的到访,让无锡荡口古镇再次成为文化焦点。这座被誉为“银荡口”“小苏州”的江南水乡,不仅承载着千年历史文脉,更以独特的烟火气和舌尖美味吸引着八方来客。跟随单霁翔的脚步,我们得以在青石板路与桨声灯影中,解码古镇的文化密码,品味舌尖上的江南记忆。

荡口古镇的文化魅力,源于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名人辈出的精神传承。单霁翔在此次探访中特别提到:“古镇的故事要‘活’,需讲人与土地的共生。”

北仓河两岸分布着钱穆旧居、华蘅芳故居、王莘故旧居等历史建筑。数学家华蘅芳曾在此设计中国第一艘蒸汽轮船“黄鹄号”,音乐家王莘在此谱写《歌唱祖国》,而钱伟长更在此度过童年,其“三钱”精神与荡口的书香底蕴密不可分。会通馆作为明代铜活字印刷的发源地,通过“汉字秘境”互动展览,将传统印刷术与数字技术结合,成为年轻人体验汉字文化的“情感大词典”;华氏义庄则以“江南第一义庄”之名,展现古代宗族慈善文化,成为探讨孝义精神的活态课堂。单霁翔泛舟北仓河时感慨:“古镇需有孩子的哭声、老人的笑声。”河道两岸保留的洗衣台阶、原住民店铺与水上婚礼场景,让历史与现代生活在此交融,形成独特的“枕水人家”风情。

荡口古镇的美食,既是味觉盛宴,更是文化符号。单霁翔在探访中打卡了多家老字号,其“700多个钥匙扣收藏”的趣味故事,亦与古镇美食的匠心传承相映成趣。

荡口走油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经水煮、油炸、蒸制,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这道源自清代《随园食单》的名菜,承载着江南饮食的精致哲学。

葛根酥:入口咸香、酥香回味,老人孕妇孩子都适合食用

德祥糕团:手工制作的青白团子,以麦青汁染色的青团裹豆沙,白团包鲜肉,既是节令点心,亦是孝亲文化的象征。

水金豆花:嫩滑的豆花配以虾皮、榨菜与秘制辣油,唤醒清晨的味蕾。

金家烧饼:梅干菜馅的烘烙烧饼,焦香酥脆,承载着夫妻档手作的温度。

无锡老酒:古法酿造的糯米酒,甘醇绵长,与酱汁肉、酱鸭等传统菜肴堪称绝配。

荡口古镇的魅力,在于它既是文人墨客的精神原乡,亦是市井百姓的生活画卷。单霁翔的探访,为这座千年古镇注入了新的文化动能。无论是泛舟北仓河感受“仁里义坊”的儒雅,还是漫步街巷品尝走油肉的醇厚,这里总能在历史与烟火的交织中,给予旅人一场身心的诗意栖居。

来荡口,让文化的力量浸润心灵,让美食的温度慰藉味蕾——这或许正是单霁翔所说的“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的生动诠释。

0 阅读:16

我爱长三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