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政43年,官至副国级拒绝无数专访,哥哥开小卖铺儿子货车司机

史韵往事 2024-12-15 13:54:44

他一生从政43年,历经风雨却不改初心,在政海浮沉中始终保持一份难得的质朴与坦然。

钱运录,这位曾经担任贵州省委书记、黑龙江省委书记,直至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副国级领导人,便是其中一位。

而他的故事,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或许不是他扶持经济、发展民生的显赫政绩,而是他身边平凡到近乎普通的家庭成员。

这个站在权力巅峰的人,没有为自己的亲人铺设金光大道。

他的哥哥至今依旧经营着一间不起眼的小卖铺,守着柴米油盐的日子;他的儿子也只是个货车司机,每天迎着朝阳出车,伴着暮色归家。

在许多人看来,这样的家庭背景似乎与他的身份不符。

正是这种“格格不入”,让人们对这位不一样的官员倍感好奇——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在浮华中保持本心?

副国级官员的平凡家庭

在众人眼中,副国级官员意味着权力和地位的顶峰,与高官厚禄和豪奢生活似乎天然关联。

钱运录的家庭却是一幅完全不同的画面:他的哥哥只是一个小山村里的小卖铺老板,生活朴素简单;他的儿子更是选择了货车司机这样一份普通职业,每天风餐露宿、奔波在外。

这种对比让人既惊讶又敬佩。

哥哥:老家的小卖铺店主

在湖北省大悟县的钱家村,乡亲们至今还能看到一间简陋的小卖铺。

这家店并不起眼,没有现代超市的装修,也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但它却经营了几十年,是村里人日常生活的便利之处。

这个小卖铺的老板,正是钱运录的哥哥。

在许多人眼里,身为副国级领导的钱运录,完全可以让家人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他却一直坚守“廉洁家风”的信条,从不利用职权为家人谋取任何私利。

哥哥开小卖铺,靠微薄的利润养家糊口,生活虽不富裕,却过得踏实而安心。

钱运录的哥哥曾说:“我们兄弟几个从小就知道他有出息,但他从来不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别看他现在是大领导,每次回来见我们,还是像小时候那样,爱唠嗑,爱说家里的事。”

钱运录回乡探亲时,常到小卖铺坐坐,拉着哥哥聊聊村里的变化。

买一包烟,或者拿一瓶汽水,总是主动付钱,从不因为自己是“领导”而搞特殊化。

有人曾问过钱运录的哥哥:“你弟弟这么大的官,为啥你还守着这小店?”他笑着回答:“开个小卖铺,不偷不抢,干干净净地养家糊口,这样挺好。

咱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他也过他的大日子,井水不犯河水。”这朴实的话语,流露出的是兄弟间的坦荡与互尊。

儿子:风雨中的货车司机

如果说哥哥的生活让人觉得质朴,那么钱运录的儿子钱进的选择则更令人意外。

很多人以为,一个身为副国级官员的子女,至少会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或在某机关单位任职,或在商界叱咤风云。

钱进却选择了开货车这份平凡的职业。货车司机的工作并不轻松。

每天凌晨四五点钟,他便要起床装车,然后长途奔波在公路上。

有时为赶一个运输订单,连续开十几个小时的车是常事;遇到下雪或雨天,道路湿滑,他也要硬着头皮上路。

归家时,身上常带着一股油污和烟尘的味道。

有人曾对钱运录说:“以您的身份,给孩子找份轻松的好工作,还不是一句话的事?”钱运录却严肃地答道:“孩子的路要自己走,我不会也不该给他铺路。”

在他的教育观念中,“靠自己的本事吃饭”比“享受父辈余荫”更为重要。

因此,钱进从未因为父亲的地位而得到特殊优待,他走的是一条完全凭自己能力闯荡的道路。

钱运录对儿子的职业不仅没有怨言,反而以此为荣。

在他眼中,儿子虽然工作普通,但正是这些劳动者的辛勤付出,才撑起了社会的正常运转。

他曾向身边的同事说道:“当一个好司机,踏实努力养家糊口,这不比坐办公室的人差。儿子能靠自己过日子,我很放心。”

清廉家风:影响深远的价值观

钱运录的家人,无论是哥哥还是儿子,都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展现出一种鲜少与官场腐败挂钩的清正气息。

他们的生活方式,既源于个人的选择,更源于钱运录的严格要求。

为了杜绝亲属利用权力谋取私利,他立下了明确的家规:不允许家人参与任何以他的职权为背景的活动;家庭聚会也不允许出现涉及权钱交易的话题。

钱运录的妻子也曾提到:“他总说,官做到这个份上,绝不能带坏家人,不能对不起手里的权力。”

正是这种家风,让钱运录不仅赢得了同僚的尊重,也收获了老百姓的信任。

有人评价他:“钱运录一身清风,连家人都没‘沾光’。”正是这样的态度,让他从政多年,却始终能守住廉洁底线,为政坛注入了一股清流。

哥哥守着小卖铺,儿子开着货车,钱运录却并未因此感到愧疚或自责。

相反,他为家人的独立和坚守感到自豪。

在他看来,官员的家庭不应该是享受权力红利的场所,而应该是廉洁和正直的表率。

他用行动证明了:“权力越大,责任越重;而家庭,是清廉从政的第一道关卡。”

大别山走出的少年

1944年,钱老出生在湖北大悟县的大别山脚下,那个年代的大别山是一片革命热土,但山地偏僻,经济落后,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村里人靠着天吃饭,辛苦一整年也不过能填饱肚子罢了。

钱运录家里同样不富裕,甚至可以说是清贫至极。

但在这样困窘的环境中,父亲却始终坚信一件事:知识能够改变命运。

钱运录从小耳濡目染,父亲常常教导他:“山再高,书读得多了,总能翻过去。”于是,在物质贫乏的大别山里,这个瘦小的少年却早早在心中埋下了走出大山的梦想。

他相信,自己不该一辈子困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他要用自己的努力为家人争取一个新天地。

钱运录不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少年,更是一个热心肠的伙伴。

在那个缺少娱乐的年代,他常常带着小伙伴们画画、唱歌,用最简单的方式让他们的生活多一点色彩。

因为他的聪明和善良,大家都愿意和他做朋友,甚至有人私下里打趣说:“运录长大了,一定有出息,说不定还能给咱大悟村争口气!”

命运却悄悄为他安排了另一条道路。高中毕业那年,他原本打算报考军校,却因一次偶然的机会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录取。

手里捧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时,钱运录一时有些茫然。

上大学意味着他无法穿上梦想中的军装,而不去上大学,则可能失去改变命运的机会。

他在父亲和老师的劝说下,做出了选择:“当兵是为了报效祖国,读书也是。换一条路,我也能为国家做贡献。”

基层淬炼,脚踏实地

大学毕业后,钱运录的人生迎来了关键的转折点。

他并没有选择留在城市追求稳定的工作,而是主动申请回到家乡,从湖北省大悟县的三里公社开始了他在基层的锻炼生涯。

这一选择,注定了他未来在政坛的成长之路,也成就了他扎根于民、心系百姓的赤子情怀。

初到三里公社时,钱运录面对的是一片贫瘠的土地和穷苦的百姓。

彼时的农村交通闭塞,生产方式原始,村民大多面朝黄土背朝天,勉强维持温饱。

生活条件的艰苦并没有让钱运录退缩,相反,他怀揣着一份改变家乡的坚定信念,迅速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

他不住机关宿舍,而是选择和村民同吃同住,在简陋的土坯房里,点着昏黄的煤油灯研究农村问题。

他与村民一同下地劳作,亲手种田、挑水、修路,用汗水换取对基层真实生活的了解。

在劳作的间隙,钱运录主动教村民如何科学种植,提高产量;教年轻人识字、学文化;甚至为村里的孩子讲课,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

他明白,农村的真正发展,离不开知识和技术。

他组织了农民学习会,请农业专家来讲解改良作物的技术,让村里的稻田开始用上新的耕种方式。

第一次推广时,不少人因不相信而观望,但他坚持亲自示范,把自己的试验田种得郁郁葱葱,最终打消了大家的顾虑。

除了农业生产,他还积极参与修路工程。通往村外的那条土路逢雨必烂,村民进出异常艰难。

钱运录召集乡亲们集资集力,他自己卷起裤腿挖泥挑土,和大家一起埋头苦干。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这条泥泞的小路终于变成了一条硬质砂石路,村民们从此摆脱了交通不便的束缚。

在这些具体的事务中,钱运录不仅展现了极强的执行力,更赢得了百姓的信任。

许多乡亲都感叹:“小钱是个实在人,是真心为咱老百姓做事的。”这种信任和情谊为他后来在仕途上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随着工作表现受到认可,钱运录从一名普通的公社干部开始,逐步升任县委宣传部干事、县委办公室秘书等职务。

在这些岗位上,他一如既往保持对基层的关注和热情。

上世纪70年代,他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农村发展的建议,强调基层党组织要扎扎实实做好调研,避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他的建议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重视,不少改革试点政策得以实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事业上的顺风顺水并没有让他忘记初心。

在一次返乡探亲时,他发现村里的路依然坑洼不平,乡亲们的生活条件仍未有实质性的改善。

站在熟悉的村口,他感到既心酸又无力。

他深知,仅仅依靠基层的改变,难以从根本上让这些地区摆脱贫困。

他心中升起了更大的抱负:要通过更高层面的规划和行动,为家乡以及更多偏远地区创造改变的机会。

正是这段在基层的磨砺岁月,让钱运录锻炼出坚实的脚力和细致的观察力。

他不仅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更学会了如何团结百姓、集聚资源、推动解决问题。

这种实事求是的作风,伴随着他一路走向更高的政治舞台。

他从农村起步,一步步成长为一个对基层情况了如指掌、对百姓疾苦感同身受的领导者。

而他的“泥腿子”精神,也成为他政治生涯中最鲜明的个人标签之一。

两袖清风的扶贫书记

1998年,钱运录从湖北调任贵州,担任省委副书记兼代省长。

初到贵州,他就被这里的现状深深震撼:交通闭塞,经济停滞,300多万贫困人口的生活还徘徊在温饱线上,许多村落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难以保障。

上任初期,钱运录就提出一个响亮的目标——在任期内,让300万贫困人口摆脱困境。

这个目标不是口号,而是他下定决心要实现的承诺。

为了摸清问题的根源,他带头深入调研,用自己的脚步丈量贵州的山山水水。

凌晨五点,当许多人还在睡梦中时,钱运录就已经在简陋的村道上踏上了新的调研之路。

他穿着普通的布鞋,带着一本随身记录的笔记本,走访一个又一个村落。

调研中,他从不走形式,而是与村民促膝长谈,听他们讲述最真实的困苦和需求。

有一次,他来到一个偏远的山村,村里一户人家住在摇摇欲坠的土房里,家徒四壁,锅灶是唯一的家具。

孩子们穿着破旧的衣服,连一顿饱饭都成问题。

钱运录与他们一起坐在破旧的木凳上,聊了整整两个小时,详细记录下村民的需求和困难。

回到贵阳后,他立刻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帮扶政策。

面对如此严峻的贫困问题,钱运录没有急功近利,而是提出“稳中求进”的发展策略。

“稳”意味着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民生水平要循序渐进;“进”则是通过特色产业和经济转型,为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为解决交通闭塞的问题,他主导了“村村通公路”工程。

这项工程将交通建设作为脱贫的关键突破口,力求让每个村子都能修通平整的公路。

在这个过程中,钱运录不仅关注施工进度,还特别强调工程质量。

他多次亲临工地,要求工人们一定要修“百姓用得住的路”。

正是在他的推动下,贵州历史性地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为物流、贸易和经济发展打开了通道。

除了交通,他还根据贵州的地理和资源优势,鼓励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他亲自推动发展茶叶、药材等种植业,并组织专家指导农民科学种植、提高产量。

他强调“造血式扶贫”,主张通过产业带动,改变地方贫困面貌。

与此同时,他对生态保护高度重视。

在一次会议上,有人提出大规模开发某矿产资源以快速提升经济,但钱运录果断否决。

他提出,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

这一坚持不仅为贵州保住了珍贵的自然环境,还为贵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钱运录的主导下,贵州的扶贫工作驶上了快车道。

他提出并落实了一系列扶贫举措,如易地搬迁、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

从最基础的温饱到长远的就业和教育,每一项政策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风格。

在他的领导下,贵州的贫困发生率从20%下降到5%以下,80万人摆脱了贫困。

在村民的眼里,钱运录不是高高在上的官员,而是一个接地气的贴心人。

他总是步履匆匆地出现在田间地头,与村民一起商量如何养鸡种茶;他还常常指导干部们,不要只看数据和指标,要看到老百姓脸上的笑容。

正是在他的坚持下,许多“穷山恶水”的地方焕发了生机。尽管取得了显著成绩,钱运录始终保持低调。

他不喜欢媒体聚焦自己的个人成就,而是希望大家关注政策和百姓的改变。

有人想为他写传记,他婉拒了;有人邀请他参加个人专访,他一概推辞。

他认为,自己的成绩是全体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功劳应该属于大家,而不是某一个人。

七年时间,贵州在他的治理下不仅甩掉了贫困的帽子,还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离开贵州时,他带走的不是一片片赞誉,而是百姓发自内心的敬爱。

正是这种低调务实、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让钱运录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两袖清风”的扶贫书记。

结语:

钱运录的一生,可以用朴实无华却极具震撼力来形容。他的传奇不在于声名远扬,而在于平凡中的伟大。

作为一个从大别山深处走出来的普通少年,他曾穿梭于贫瘠的田野间,顶着朝露和晚霞,靠着一腔热血和不懈努力,一步步走上政坛的高位。

在这条荆棘满布的路上,他没有依靠显赫的家庭背景,没有仰仗权力的荫庇,而是以扎实的脚步和实干的精神,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和上级的认可。

他的初心,始终镌刻在生他养他的土地上。

无论是在贵州的深山,还是在黑龙江的工业基地,他的目光都聚焦于最基层的百姓。

他明白,领导干部不是光鲜亮丽的高位,而是责任与担当的代名词。

他深入乡间,走访村庄,记录下百姓最真实的需求;他在会议桌前一再强调,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他在扶贫工作中夜以继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无数贫困家庭点亮了新的希望。

他以赤诚之心,塑造了一位“人民公仆”应有的模样。真正让人动容的,是他的清廉。

他的哥哥,仍然守着老家的一间小卖铺,靠着自己的双手供养一家人;他的儿子,只是一名普通的货车司机,过着与众人无异的日子。

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这样的生活选择显得格外珍贵。

即便他贵为副国级官员,他也从未以权谋私、徇私枉法。

他不仅让亲人保持清白,更以自己的行为向全社会传递了廉洁从政的重要意义。

“官德为人德之本。”在钱运录看来,廉洁不仅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是对百姓、对国家的庄严承诺。

从三里公社的小干部到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始终保持低调,从不让媒体聚焦个人,而是将镜头引向政策落实、引向百姓的变化。他拒绝了无数次专访,只用行动证明自己。

他的所作所为,不仅让他成为了一个被百姓信任的好官,也让他成为无数党员干部心中的榜样。

钱运录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他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好官,不需要多么轰轰烈烈的举动,也无需响彻云霄的名声,关键在于用实际行动去改变百姓的生活,用一颗清正之心去践行党员的使命。

他不只是一个人、一段历史,他是一面旗帜,是一个时代留给后人的精神丰碑。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喜欢您就点个关注!感谢您的阅读!

3 阅读:2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