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一首回望诗,道尽悲绝,人生失去怎么才能可以重来?

桂临塞上聊历史 2024-11-23 23:40:10

读书,品诗,看电影

悟人生

我是威评书影史

01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南唐·李煜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人生最绝望的,莫过于是看着曾经的美好,却亲眼看着它幻灭。

那一刻,心如秋叶,片片凋零,往昔的欢笑与温暖仿佛一夜之间被寒风卷走,只留下一地狼藉和无尽的苍凉。曾经以为坚不可摧的情感,原来也是这般脆弱,经不起岁月的蹉跎与人心的变迁。

不过,在这绝望中,往往也孕育着新生的希望。当泪水洗净了脸庞,当心痛逐渐麻木,人们开始学会在废墟之上重建自我。那些曾经的美好,虽然已成过往,却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前行的方向,提醒着自己,即便世界再冷漠,也总有值得追寻的光芒。

很多人学会了放下,学会了释怀,更学会了珍惜。珍惜眼前人,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温暖,不再让过去的阴影笼罩未来的天空。每一次跌倒,都是为了更坚强地站起;每一次失去,都是为了更深刻地懂得拥有的意义。

在绝望与希望的交织中,很多人学会了成长。那些曾经的伤痛,渐渐化作了内心的坚韧与力量,在面对生活的风雨时,能够更加从容不迫。也开始懂得,人生不仅仅是一场关于美好的盛宴,更是一次次从绝望中寻找光明的旅程。

站在时间的彼岸,回望那段曾经绝望的日子,会发现,正是那些经历,塑造了今天的自己,让自己学会了爱,学会了坚强,更学会了如何在风雨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可是,不是什么都可以重来的,比如说人生!

南唐诗人李煜,就经历了这样一场绝望。

02

在古代帝王中,似乎文学修养极高的,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把心思放在治理国家之上,而是放在了陶冶情操上了吧?比如说北宋徽宗、南唐李煜都是如此。

当然了,这也不是绝对,那些既能文治武功,又深谙文学之美的君主,同样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像唐太宗李世民便是其中翘楚,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开创了贞观之治,让大唐盛世成为后世仰望的标杆,更是一位热爱文学、擅长诗词的君主。他的《帝京篇》等诗作,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底蕴,更透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与治理国家的智慧。

再如清朝的乾隆帝,虽然晚年有些好大喜功、宠信和珅之弊,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位期间,国家繁荣昌盛,文化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乾隆本人也是个文学爱好者,经常与大臣们吟诗作对,推动了清代文学的繁荣,尤其是《四库全书》的编纂,更是为中华文化宝库增添了璀璨的一笔。

由此可见,文学修养与国家治理并非水火不容,关键在于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真正的明君,应当是既能运筹帷幄、指点江山,又能以诗酒风雅,滋养心灵,让文化与政治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国家走向繁荣。

历史的教训告诉人们,只有心怀天下,笔耕不辍,方能成就一番既文治又武功的伟业。

03

南唐李煜,这位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帝王,他的命运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凡与悲剧。他才华横溢,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尤其是词作,更是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被誉为“千古词帝”。然而,这般的才情却未能挽救他作为君王的失败,更无法抵挡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在李煜的后期,南唐国势日衰,面对强大的北宋,他虽有心振作,却无力回天。亡国之痛,如刀割心,他被迫离开金陵,北上汴京,开始了屈辱的囚徒生活。在这段暗无天日的岁月里,李煜的词风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从昔日的温婉缠绵转为深沉哀婉,字字含泪,句句断肠。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虞美人》便是他亡国后的代表作,道尽了他无尽的哀愁与无奈。他用自己的笔,书写着对故国的思念,对往昔的追忆,以及对命运的控诉。在汴京的囚禁生活中,李煜的词作成了他心灵的慰藉,也成了后世传颂的经典。

然而,才华横溢的他终究未能逃脱命运的捉弄,一杯毒酒,结束了这位千古词帝的生命,也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与叹息。

李煜的一生,是才情与悲剧的交织,是帝王与词人的双重身份下的无奈与挣扎。他的故事,如同一首凄美的长诗,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供后人凭吊与思索。

04

而这首《渡中江望石城泣下》,就是在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所写。

此时,金陵城被宋军攻陷,南唐灭亡。李煜三十九岁,成了宋朝的俘虏、降王。

他冒雨登舟离岸至江心时,回头凝视了他生活了将近四十年的古城金陵,禁不住流下了眼泪,并写下了这首诗。

从这个方面来说,命运对于李煜是残忍的,他凝视着这个曾经给予自己欢笑的国家,如今,却不再属于自己,伴随着屈辱和悔恨,他也无能为力。

这首诗抒发了词人对故国江南的深切怀念与无尽哀愁。昔日繁华的吴苑宫闱,如今已是一片冷落,广陵的台殿也早已荒凉不堪,这些景象如同历史的尘埃,静静地诉说着王朝的兴衰更迭。

词人望着远处被云雾笼罩的山峦,那层层叠叠的云雾仿佛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愁绪,每一片都承载着他对故国的深深眷恋。而此刻,雨点纷纷扬扬地打在归舟之上,那淅淅沥沥的雨声,更像是他心中流淌的泪水,一行行、一滴滴,诉说着无尽的悲伤与无奈。

回想起自己家族曾经的辉煌,兄弟四人,家族三百余口,如今却散落天涯,各自飘零。词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与感慨。他闲坐下来,却不敢细思量过往的种种,因为每一次回想,都是对心灵的一次重击,让他无法自拔于这深深的哀痛之中。

然而,尽管现实如此残酷,词人却仍然无法割舍对故国的深情厚谊。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与挣扎,既渴望能够回到那片曾经养育他的土地,又深知这一切已成过往,再也无法重来。这份复杂的情感,化作了他笔下这首感人至深的诗词,流传千古,让后人感受到了他那份深沉的家国情怀与无尽的哀思。

05

李煜这首《渡中江望石城泣下》回望诗,透尽悲绝,人生中失去了,怎么才能可以重来?

回望之间,悲绝之情溢于言表,仿佛历史的尘埃中,还回响着他那无尽的哀叹。人生中失去了的,如同东流之水,一去不复返,怎能轻易言及重来?然而,在这份深沉的哀伤背后,却也藏着对过往岁月的无尽眷恋与反思。

或许,人生本就是一场无法预知的旅程,在其中跌跌撞撞,失去了许多,也得到了许多。失去的,或许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或许是一份难以割舍的亲情,又或许是一个曾经满怀梦想的自己。但正是这些失去,让自己学会了珍惜,学会了在风雨中更加坚韧地前行。

重来,或许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但在现实中,却可以选择,在失去之后,如何重新找回自己,如何以更加成熟和豁达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生活。可以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从痛苦中提炼智慧,让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和从容。

李煜的悲歌,是对过往的悼念,也是对未来的期许。它告诉人们,即使人生充满了遗憾和失落,也要勇敢地面对,因为每一次的失去,都是一次成长的契机。

在回望中汲取力量,在前行中拥抱希望,用一颗不屈不挠的心,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如此,即使无法重来,也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满足。

-作者-

威评书影史,自评自说自开怀,更多诗评、书评、影评,给您不一样的感觉。

3 阅读: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