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今日小雪,老人说“今年小雪有3怕”, 都是什么呢?早了解
当太阳位置到达黄经240度时,就迎来了小雪节气。小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的第2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小雪一到,注定接下来的天气会越来越冷。
今日小雪,老人说“今年小雪有三怕”,都是什么呢?早了解!
一、怕晴天
老话说“小雪见晴天,有雪到年边。”意思是,如果小雪这天是个晴天的话,那么就预示接下来的天气将以晴天为主,相对暖和一些,是个暖冬,要等到农历新年左右才能有降雪。
暖冬,对农业生产来说是有危害的。会使小麦等越冬作物在年前出现旺长,消耗过多的养分,降低了抗寒能力,等到来年突遇“倒春寒”就容易出苗黄尖和死苗的情况。
另外,冬天暖和,有利于病虫害越冬,等到来年春天就会大量繁殖,给作物带来病虫害。
所以,在过去人们是担心冬天暖和的,而小雪晴天,往往预示当年是个暖冬。因此,有了小雪怕晴天的说法。
二、怕不见雪
老话说“小雪大雪不见雪,大麦小麦粒要瘪”,大意思是说,如果在小雪和大雪这两个节气里没有下雪,那么小麦和大麦的粒可能会瘪,也就是不饱满。
按照民间的说法,冬季的天气不但要越冷越好,而且雪多才利于庄稼的生长。
这样的说法也是有道理的,如果越冬的庄稼得不到充沛的灌溉,很难生长好,冬季如果降水丰沛,来年就能获得丰收。不止是小雪节气,大雪节气来临之后,出现降雪也利于庄稼成长。像农谚“麦苗盖上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老人说就怕小雪不见雪。
三、怕小雪不冻地
老话说“小雪不冻地,惊蛰不开地”,这可是一个不好的现象,说明来了“倒春寒”的天气。
这句农谚比较容易理解,大意是说,如果没有出现低温,不论是土地还是河水,都没有出现封冻的情况,那么到来年的时候,寒冷的时间会很长。
这里的惊蛰不开地,所说的就是如果小雪节气没有封冻,那么很有可能在来年惊蛰之际,土地还会呈现封冻状态,没有消融开,所以叫做惊蛰不开地,这也从侧面说明出现了“倒春寒”极端天气。
“倒春寒”的危害是很大的,会导致冬小麦、油菜、棉花、果树、蔬菜等作物遭受霜冻害,甚至死苗,给农民带来很大的损失!
另外,出现“倒春寒”的天气,会造成播种育秧期水稻出现烂种烂秧,拔节孕穗期水稻幼穗分化受到影响,以及玉米“粉籽”等,如果降温伴随阴雨天气,危害则更大。
此外,“倒春寒”还会导致已经开花或者进入幼果期的果树受到冻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
所以,农民看到到了小雪节气时,地还没有冻,说明温度还比较高,也就是我们说的,气候还没到,节气先到了,这是一种反常现象,容易造成来年作物减产。
当然,农谚也是地域性和局限性,简单作为参考即可。并且,粮食能不能获得丰收,不止是天气一项,还有很多影响因素,不能一概而论!
今天就是小雪节气了,我们可以把上面这些农谚记录一下,看看还准不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