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蜀的张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小人防不胜防,但绝对不可以重用

采蓝说历史 2023-09-16 03:58:09

汉末,袁绍、曹操、袁术等富二代、官二代是开在水中娇艳的水仙花,而一直流落江湖的刘备无疑是山谷里的野百合,但是大家不要忘了,野百合也有春天。公元211年,刘备的春天来了,因为刘璋邀请他入川了。

益州,是诸葛亮为刘备做的战略规划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甚至可以说,刘备要想真正在汉末乱世有所作为的话,益州是他势在必得的,因为留给他的发展空间已经不多了。怎么样才能事半功倍地拿下益州?这个问题一直是刘备方面重点思考的问题,但人的运气来了,一旦想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了,益州之主刘璋居然以联合抗曹的名义主动邀请他入川了。

说到刘备入川,有一个人是不得不提的。这个人在浩瀚的历史之中,或许只是一个小人物,但在刘备入川这件具体的历史事件之中却是一个相当关键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张松。那么,张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为什么要推动刘备入川这件事呢?他的行为逻辑和意图目的是什么呢?

张松卖蜀的大致过程

张松,字子乔。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 。这样一句简短的话,其实是可以看出很多信息的。首先张松是益州本土士族无疑,不是士族,是没有什么字不字的,有个正经的名字就不错了;其次,作为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他和他们家大抵不是刘璋父子的嫡系,和刘璋之间存在相互妥协的政治关系。

张松这个人,当时世人对他的通常评价是“为人短小,放荡不治节操,有才干”。啥意思呢?就是这个人在长相上比较向后世的武大郎同志靠拢,且性格放荡不羁,无节操无下限,喜欢任性而为,但有一定的才干能力。

大家是不是觉得张松是一个真性情的人,挺好?好不好咱暂且不提,耐着性子往下看吧。

张松在刘璋当上益州老大之后,一边在刘璋手下混饭吃,一边经常传达消极信息,他认为他的老大刘璋没啥能力也没啥魄力,当然主要是觉得刘璋没有给他太多的机会,明明自己有经天纬地的才能,咋就不能让自己大展拳脚呢?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唉声叹气的。

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曹操曹老板意气风发地南下荆州,并营造出了一种势不可挡的氛围。这让远在益州的刘璋同志心里慌得一批,他觉得这天下迟早都是曹老板的,得赶紧抱上曹老板这条大腿,于是赶紧派人给曹操示好,还主动送去一些战略物资略表心意。当时带队去给曹老板送礼的正是张松的哥哥别驾从事,具体礼品便是三百蜀兵和一些其他物资。

张肃帮领导送完礼之后,被领导提拔成了广汉太守。如此一来,他原来的别驾岗位就空缺出来了,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个岗位被张松接任了。

张松接任别驾之后,刘璋觉得要和曹操曹老大多多联系来往,免得到时候人家老板做大了,不待见自己,于是再次派张松去拜见曹操。

果不其然,当时的曹操已经平定荆州,收降了刺史刘琮,并赶跑了老兵油子刘备,感觉主动示好的刘璋就是一个纯粹的舔狗,没啥价值和作用,所以对刘璋派来的张松也就是爱理不理的态度。

所以说,汉末那些老板中,其实曹老板是最爱得瑟的那一位,但大家不服不行,人家怎么得瑟都没啥事。一是人家有得瑟的资本,得瑟不出大问题;二是人家运气好,即便得瑟出事来也有人给他擦屁股。

当时曹操的主簿杨修就劝曹操,老板,你这么傲慢太不友好了,咱们虽然现在帐下人才济济,但是招揽人才的态度必须要有。再说张松这人也不是一无是处,还是有点真材实料的。不管您喜欢不喜欢这个人,但至少不要怠慢他。

得瑟起来的曹操根本就不听劝,老子这么大一个公司,设置点人才门槛不是很正常吗?什么阿猫阿狗只要到咱公司来表示一下态度,我就要以礼相待吗?那样,我岂不是要累死去。随他去吧,他爱咋滴就咋滴。

杨修作为曹老板的秘书,还是尽量想帮曹老板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于是便把曹老板关于军事方面的专业论文拿出来给张松看,言下之意就是,咱们老板的能力水平是相当在线的。这种雄才伟略的老板值得拥有,但能力大脾气也大,这很正常,你要进一步拿出点诚意和态度来,不要操之过急。

张松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庸碌之辈,便在杨修面前表演了一下什么叫过目不忘。喝酒之余,瞟了一遍曹操的著作,便滔滔不绝地背诵给杨修听,惊得杨修佩服不已。

但是,然并卵,曹老板并没有因此看上张松,老子没点个性还当什么大老板?看不上你就是看不上你。

这一次很不愉快的抱大腿经历让张松的反骨剧烈地凸起了。啥玩意?天下的老板都死光了吗?没有你曹屠夫,我张松就要吃带毛猪吗?你不用我,不尊重我,那就等着看我怎么恶心你吧!

不久,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张松在幸灾乐祸的同时,也收到了著名的挖墙脚专家刘备的橄榄枝。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曹操那里受到窝囊气又在刘备那里满足了虚荣与幻想的张松回到益州之后,就一个劲地跟刘璋说:“那个姓曹的不是什么好家伙,倒是你们老刘家那个刘备,这是一个有能力、有抱负、有口碑的好同志,您应该和这样的同志交往,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嘛!”

稀里糊涂的刘璋搞得清啥,只会感觉张松说的很有道理。于是,赶紧询问应该派谁去向刘备“提亲”。张松便顺势推荐了自己的好朋友法正,别人去了这事比较容易有风险,万一他带回来的考察报告与自己的意见不相符怎么办?

法正在领导和好友的安排下,顺利到荆州去出了一趟差。你去荆州刘备那里出差?你特么就是一个风尘女子,我们刘老板也有本事让你因他而下定决心要从良。法正也被刘老板的魅力四射给折服了。

法正出差回来后,先给刘璋汇报了出差报告,把刘备好好地夸了一顿。然后跟好朋友张松会面了,两人统一了思想和意见,那就是以后要跟荆州的刘老板干,那个刘老板比益州的刘老板有前途,咱们得想办法把益州公司给卖了。

刘璋一看前后两次考察都显示刘备是难得一遇的凤凰男,那必须得赶紧下注投资,于是命法正与孟达带着几千士兵去帮助刘备搞防御。兄弟呀,我知道你是专业守门几十年的防守专家,我这几千人,你可千万别看不上眼,这只是我的一点心意而已,绝没有怀疑你的能力的意思。但刘璋怎么也没有想到,刘备同志的胃口大得很,人家不会满足于你这一点彩礼的,人家要的是你全部的家当。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老板心血来潮,突然扬言要进攻汉中张鲁(实际上是要挑事收复关中)。这个消息让刘璋感到十分恐惧,这汉中的张鲁早已被自己得罪得不行了,万一这个张教主借机投降了曹操,然后和曹操一起来打自己怎么办?

早就伺机待发的张松一看这个机会不错,于是进一步引导刘璋:“老板,您看那个姓曹的,其他方面不说,干架确实是有两把刷子。如果他拿下了汉中,再结合张鲁的人马和物资来攻打咱们蜀地,您挡得住吗?”

刘璋心想,老子要是挡得住、有把握、有信心,还会着急成这个样子?于是,赶紧问张松有什么好的建议。

蓄谋已久的张松赶紧推荐了专业守门20几年的刘备,说刘备的防守能力永远值得相信,而且关键是刘备和您都姓刘,是自家人。而蜀中目前的大将比如领庞羲、李异等人都不是真正很您一条心,您得防着点。总而言之,抗曹非刘备不可。

刘璋再次上头了,赶紧派自己之前的求亲大使法正去请刘备入蜀。

刘璋这一番骚操作,可急坏了主簿黄权、从事王累等人,他们苦口婆心地劝刘璋不要引狼入室。但早已非刘备不娶的刘璋啥也听不进去了,从事王累甚至不惜将自己倒吊在益州城门上来劝阻刘璋,刘璋也无动于衷。

就这样,刘备拿着刘璋亲手发出的请帖,轻松加愉快地入川了。

值得一提的是,刘备入蜀后,张松让法正劝刘备在会上直接擒拿刘璋,但被拉不下脸的刘备给拒绝了。后来是张松的哥哥张肃担心刘备入川之后会对自己不利,而“大义灭亲”地告发了张松等人的阴谋,刘璋才大梦初醒加气急败坏地诛杀了张松,同时下令全面封锁已经入蜀的刘备。而不甘心煮熟的鸭子飞走的刘备终于不要仁义了,毅然与刘璋开战。

张松为何要卖蜀?

张松卖蜀这是一件典型的职场背叛事故。抛开其他的不说,单从职业道德这个维度上来说,是足以让人义愤填膺的。啥玩意,因为对待遇不满意就卖公司、卖老板?这种人在职场之中算是渣得不能再渣的了。

但是,我们对于张松卖蜀这件事的理解仅限于此的话,还是显得有点浅薄了。毕竟,咱们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张松这个人“为人短小,放荡不治节操,有才干”,这句话其实就基本上解释了他的行为成因。

“为人短小”这句话其实已经暗示了他的外形条件不是很出众,外形不出众的人一般都是自卑而又敏感的,他们一般都是迫切需要从其他方面去获取一些优越感来填补这种原生态的缺陷,对于外界的刺激和需求都很强烈。大家可以仔细去观察一下,是不是那些越是底层的人越脆弱、越敏感?你一个外形条件不好的人,你盯着他多看两眼,他都会觉得你在鄙视他、非议他。所以,大家对于一些自带缺陷的人要格外注意礼貌和尊重,这种人是很容易走极端的。

“放荡不治节操”这句话其实也暗示了张松的性格缺陷,这种人往往会因为某些方面的刺激变得愤世嫉俗、恃才傲物、唯我独尊。你们不是看不上我的长相吗?你们有啥了不起,我还看不上你们呢!为了获得高人一等的自我优越感,他们往往会我行我素、不把世俗的规矩礼节放在眼里,目的就是以此来证明自己不是一个一般人。这种人其实很可怕的,因为在他们骨子里是无所不为的。

“有才干”这三个字则好比一个放大器。还记得“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这句话吗?才能有时候就是一个放大器,平庸的人不守规矩、不讲节操,其实受能力限制,他们的破坏力只有那么大。但是一个能力、权力巨大的人不讲武德,输出的破坏力就不可想象了。因为他们有能力、有条件、有机会去干成他们想干的坏事。所以,有时候,我们为什么要反复强调“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呢?原因就在这里。一个人越有能力,就越要守得住底线和原则,就越要学会去正向输出。

所以说,张松从本质上来说,他就是一个小人。小人的特征是什么?远之则怒,近之则不逊。对他疏远一点呢,他就容易恼羞成怒;对他亲密一点呢,他又容易变得没有分寸、没有边界感。

从上述的介绍来看,刘璋对张松,自然是造成了“远之则怒”的既定后果了,否则人家也不会经常在那里顾影自怜,暗叹自己怀才不遇了。

那么,刘璋为什么没有重用张松呢?这其实跟汉末的地方政治生态有很大的关系。东汉立国之后,光武帝刘秀对权力结构进行了改造,集中加强了中央的管理和控制,作为妥协的筹码,地方的管理与统治基本上都让给了军功集团、地方豪族。所以东汉一朝,地方豪族自治是一个很明显的权力特征。久而久之,自然也就产生了外来派和本土派的利益冲突,你朝廷的外派官员要么和当地的地头蛇蛇鼠一窝,要么就同床异梦,要么就剑拔弩张……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扬州的孙权、徐州的陶谦等其实都面临着这个问题。刘璋上位后,主要是依托东州兵的武力威胁和赵韪等外来大佬扶持,像张松这样的本土士族有点牢骚其实很正常。

张松不受重用这种情况其实在职场之中是比较常见的,人家作为一个外来干部,为什么不重用和培养自己的嫡系力量呢?为什么要受你们地头蛇的控制和指使,要看你们的脸色呢?你们不能把外来干部不当干部呀。陈宫反曹操、沮授怼袁绍等事件其实都是类似的逻辑。

但是张松这个人显然是不愿意妥协的人,你刘璋在我们的地盘上混饭吃,居然敢不重用我们这些本地人,那就别怪我们不配合你的工作了。所以他经常会发表一些消极言论,背后拉帮结派、伺机而动。这特么跟现在某些人在公司里过得不如意,就经常拉同事喝酒吐槽、鼓动集体跳槽,不是一个意思吗?

所以,刘璋任命张松为他和曹操之间的联络官时,张松内心是十分激动的,因为这是他跳槽的好机会。可事情坏就坏在,曹操曹老板虽然有求贤若渴的名声在外,但架不住他喜欢间歇性地“发神经”,他不知道啥原因,根本就看不上张松,就连最起码的虚与委蛇都不愿装。这就让张松那颗玻璃心受到了严重的二次伤害。

张松的报复心是很重的,所以曹老板也被他彻底恨上了。你们都看不上我是吧,那你们就等着后悔吧。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只要谁给了我机会,我就要让你们后悔莫及。

这个时候,刘备的一颦一笑对于张松来说,就显得格外迷人了。一个饥渴了好多年的男同志,是很难抵抗住任何异性那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诱惑的。

所以,大家后面可以看到张松不惜一切代价,逮住机会就要怂恿刘璋把益州转让给刘备。

其实大家很难说清楚张松是为了谋求阶级和自身利益多一点,还是意难平的报复与发泄多一点。但总的来说,它和陈宫、张邈在兖州反叛曹操,以及后来谯周发表了著名的《仇国论》(所以,刘备你也不要高兴得太早,出来混都是要还得),在本质上是高度相似的。

而对于刘璋来说,别的不说,但他给了张松他们机会并完全相信了张松等人的片面之词,是值得大家深刻反思的。

小人该如何使用?

相信看到这里,很多朋友一定会感慨,职场之中,千万不能用小人,要坚持“远小人,得永生”得正确路线。但其实这种认知是错误的,或者说至少是片面的。

为啥呢?为什么远离小人反而不对了呢?因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因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因为有些小人你不得不用;因为有时候你没有那么多君子可用;因为小人也有小人的好处;因为小人你防不胜防,不管你用不用,他就在你身边……

像张松这样的人,你刘璋说不用就不用?你不用的后果是什么?是他转入暗线在背后给你捅刀子。你防的住吗?你要是一直不给他机会,他最后狗急跳墙地对你搞刺杀、搞武装暴动,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对待小人,其实跟大禹治水是一个道理,堵不如疏。

那么,我作为一个老板,我明知道他是一个蝇营狗苟的小人,我还要用他,我这不是糊涂吗?真不是!小人只要用得好,他也是可以发挥出巨大价值的,一个高明的领导者,一定会善于在自己身边安插几个自己心知肚明的小人的。

至于用小人有什么好处,这个就不展开说了,免得把大家都教坏了。只举几个例子,汉灵帝重用宦官,宦官们帮他敛了多少财?赵构养了秦桧那个小人,秦桧帮他背了多少锅?乾隆一辈子养着和珅这个小人,最后是好了谁?大家要记住一点,一个人身上,一定会或多或少有一些事是只适合小人去帮你完成的。

咱重点来说说,要怎么用小人!前面说了,小人的特征是“远之则怒,近之则不逊”。咱得从这句话的后半句做文章,而不能死盯着前半句。

小人是自带破坏力的,我们尽量不要去激发他们的那种破坏力,所以我们不要远之,不要去激怒他们。你特么广而告之地说自己脾气不好,一言不合就乱来,我还去激怒干什么?那不是没事找事吗?正确的做法是反其道而行之,我不光不远之,还主动近之,先安抚好这些小人再说。

举个例子来说,就如前面提到的,某位职场小人对自己的职位、待遇不满意,到处发牢骚,经常给身边的同事传递各种负能量,怎么办?主动亲近他呗,表示理解他的情绪、已经了解了他的诉求,找个机会把他升职到他能力驾驭不了的岗位上去呗,他能力就那样,他在那样的岗位还能不犯错?他犯错了,咱按制度惩罚他,难道不应该吗?这一招就是野史中韩信对待当初逼他钻裤裆的那个地痞流氓的招术。

但是,还是要提醒大家,用小人一定要注意细节和方法。比如刘璋用张松,其实就犯了很多错误。既然你之前已经没用他,那就不如将错就错,能拖就拖;其次你虽然想用他了或者不得不用他了,但绝对不能用到关键位置上去,尤其是不能外放使用;最后,对于小人反馈回来的信息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批判怀疑态度,不可不信但更不可以全信。

张松这种人,你居然敢让他独当一面外放出去当业务经理?你这是对自己公司的安全防火墙有多大的信心呀?

张松这种人,你居然敢让他推荐人去考察核实他的业务报告?运动员和裁判都是他一手安排的,你不被忽悠都是很难的?

张松这种人,你居然还敢在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上偏信他的一面之词?谁都叫不醒你,你被坑了也是情有可原。

总而言之,用小人是非常有讲究的。但是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小人的行事方式一般都是偏阴谋诡计的,是见不得阳光的,也是经不起实力的考察的。所以只要我们能保证自己比小人更智慧、更透彻、更清醒,其实小人根本不可怕。像张松这种小人,内部使用、夹击性使用等,其实都是很好的处理方式。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