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扬言将报复俄军空袭,话音刚落,莫斯科再遭无人机袭击

妞妞说国际[已注销] 2023-07-25 16:47:12

据环球网报道,7月24日,莫斯科遭遇无人机袭击,受到攻击的是两栋商用建筑,并非居民住宅。莫斯科市长表示,此次袭击并未造成任何平民伤亡,但就现场传来的视频中,场面比较混乱,救护车、警车来回穿梭,看起来并没有回应般云淡风轻。

这或是一次报复行动,23日,泽连斯基发帖,称俄方将因袭击敖德萨被审判,扬言要对俄罗斯发动报复。此前,敖德萨州大量基础设施遭到俄导弹袭击。

另外这已经不是莫斯科第一次遭到攻击了,早在今年5月,莫斯科同样是遭到了乌克兰无人机小队袭击,尽管都被俄方击落,但残骸仍对当地房屋住宅造成了伤害。

从莫斯科频繁遭受无人机攻击来看,焦点问题出现了,无人机为什么能一再去到俄罗斯的腹地,去俄首都莫斯科搞袭击,就跟去自家后花园一样?

首先,莫斯科离南部军区战线只有400公里,驾车仅需3小时左右,这就意味着,乌方的小规模渗透,能够轻松的让无人机飞往莫斯科完成既定任务。

然后,目前对无人机的侦测技术十分有限,雷达探测是唯一的办法,但与传统空袭不同的是,无人机的机体很小,再加上军用的透射、吸波涂层或材料的使用,使得传统雷达对无人机的侦测效率很低。

俄罗斯的防空炮大多是采用了红外火控技术,而无人机的红外辐射特征本就不高,所以红外技术也很难察觉到无人机,最后就是噪音追踪。当下大部分无人机采用的是电动技术,这比使用石油的电子设备噪音分贝低了一个档次,声学探测对无人机来说,效率也并不高,所以小小的无人机在战场盘旋,真的就如同于幽灵,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绕后,它能投放物资支援,或投放炸弹攻击,堪称新时代的战争利器。

未雨绸缪,不仅是俄乌,无人机在战场的“隐形”如何破解,这也是目前包括我国在内,很多国家需要迫切去考虑的。

随着俄乌战争愈演愈烈,安全区的红线已经越来越偏移,不仅是军人们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后方的民众也越来越多的被殃及池鱼。双方都在一次次的挑战国际社会能承受的底线。

从另一个方面说,这也意味着这场战争已经局部失控,在今年年初的寒冬,双方不约而同发布了妇女给前线战士织造棉衣的视频,以表达军民一心的斗志。这样高层次的军民协同,也让前线与后方的界限变得模糊。

回顾19日,俄国防部表示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已失效,这代表着,如果再有船只前往乌克兰港口,都可能被视为军用物资运输船,不论它们悬挂的是什么旗帜,都无法改变俄罗斯的态度。

然后在俄罗斯这个声明之后,仅1天时间,乌克兰也宣布可能将对黑海领域的民用船只进行打击,只要你往俄罗斯方向港口走,就等同于乌克兰的敌人。

集束炸弹

要么吃俄罗斯的导弹,要么被乌克兰击沉,这相当于俄乌双方联手下达了“黑海禁令”。

更让人吃惊的是,最近乌克兰还首次在战场上使用了集束炸弹,俄多名记者受伤,其中茹拉夫廖夫更是不幸身亡。与此同时,俄罗斯也不再收敛,集束炸弹也开始在乌军各个阵地开花。

早在2000年,红十字会就开始呼吁禁止使用集束炸弹,国际社会也有禁止使用集束炸弹的约定。如今随着战争目标范围的扩大,以及放宽武器使用限制,都表明俄乌战争还在继续升级。

0 阅读:73

妞妞说国际[已注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