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颖新剧被曝剧组欠薪4个月?副导演踢皮球

混影乃霸 2025-04-23 23:53:08

【剧组欠薪风波始末】

这事儿得从《造城者》剧组被曝欠薪说起。4月22日,新闻爆出赵丽颖、黄晓明主演的新剧拖欠合作公司工资,福建某传媒公司的负责人庄某直接开麦:按合同本该拍完戏1个月内结账,结果拖了四个月没动静。最离谱的是,剧组内部像踢皮球——演员副导演说“找财务去”,财务部门又说“这事儿归副导演管”,两边推来推去就是不掏钱。庄某透露,被欠的不仅是他们公司,还有其他五六家合作方,总金额估计得上百万。

其实剧组欠薪在圈里不算新鲜事。横店影视城2023年发布的报告显示,38%的剧组存在延期支付情况,通常拖个把月算正常。但像这次拖四个月的确实少见,尤其还是大明星主演的项目。业内人士分析,可能和现在影视寒冬有关——平台压价、投资方打款慢,有些剧组账上真没钱。不过按行规,就算资金紧张,明星片酬和核心团队工资都是优先保障的,被欠的大多是外包公司,比如服装道具、场地租赁这些“外围”合作方。

【娱乐圈的财务黑洞】

剧组的财务管理其实比普通人想的复杂。正常流程是投资方把钱打进共管账户,由制片人、监制和财务三方监督使用。但实际操作中,很多剧组会拆分成几十个外包合同,光是给群演发工资可能就转手三四家公司。2022年北京某律所经手的剧组纠纷案里,有个剧组甚至用加油卡、酒店消费券抵工资。这次《造城者》欠薪事件,很可能出在资金调度环节——比如投资方分期打款没到位,或者临时超支挪用了其他款项。

有意思的是,当事人庄某在新闻曝光当晚突然改口,说工资已经全部结清。这种“秒到账”的情况在业内很常见,去年某古装剧拖欠特效公司200万,媒体报道后两小时钱就到账了。知情人士透露,剧组最怕负面新闻影响招商和播出,所以会火速灭火。但这里有个漏洞:劳动监察部门数据显示,65%的讨薪者拿回钱后就撤销投诉,导致很多剧组把“先拖后补”当常规操作,真正被处罚的不到10%。

【行业痼疾怎么破?】

这事儿扯出三个关键问题:

合同执行没保障:虽然国家2017年就推出《影视剧组劳动保障条例》,要求30日内结清工资,但实际监管很难到位。很多小公司怕得罪剧组,根本不敢签正式合同,全靠口头约定。

维权成本太高:庄某这次要不是媒体曝光,估计还要继续等。普通人走法律程序,光取证就要收集转账记录、沟通录音、工作证明,没三个月搞不定。

行业潜规则作祟:大牌明星片酬占制作费60%已是公开秘密,导致其他环节能省就省。有制片人私下说:“明星的钱不敢欠,群演的工资拖一拖反正他们闹不大。”

现在有些地方开始试点新招数。象山影视城从去年起搞“工资保证金”制度,剧组入驻前得先交总预算的5%当押金;横店最近上线了电子合同平台,每一笔支出都要扫描上传。但这些措施还没全国推广,多数剧组照样在灰色地带疯狂试探。下次再遇到欠薪,可能还得靠“上热搜”这招——毕竟比起法律传票,剧组更怕网友的键盘。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