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1年10月,神舟13号载人航天飞船在酒泉发射。这次发射任务的关注度非常高,不仅有“最美航天员”王亚平出舱漫步,还创造了6个月漫长的太空出差的记录。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不断提高,飞船的安全性也是越来越高。
然而就在返回舱降速过程中,王亚平用“惊心动魄”来形容,等三名宇航员出舱后,都被抬了出去。网友看后心疼的表示:我们的宇航员真的太不容易了!那么返回舱全程处于封闭的状态,宇航员又有着怎样的惊险经历?
王亚平刚出舱就被抬走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的飞船安全着陆到东风着陆场,宇航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平安返航。在长达半年的太空“出差”的任务中,这三名宇航员完成了一系列的既定任务,创造了多个“首次”。
在东风着陆场的全体搜救队员,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并迎接三名航天员平安回家,等到返回舱距离地面还有10公里的地方时,返回舱的着陆工作就开始进行了。此时宇航员们要手动打开降落伞,这次神舟13号的开伞任务交给了王亚平,开伞的时间必须掌握精准。
当巨大的降落伞打开后,返回舱稳稳的垂直着陆。东风着陆场位于戈壁滩上,那里空旷无垠,只有几棵大树,当天的天气没有大风、沙尘和雷雨天气。
当时现场正在全网直播,镜头中出现了几只可爱的骆驼,网友见后认为这是个好兆头,并写下了祝福语:骆驼,降落的妥妥的!当三名宇航员出舱时,全部都被轮椅给抬了出来,并盖上毯子保护。
当王亚平被抬出来时,可以明显的看到她的脸上甚至身体上都是肿胀的,虚弱无力的坐在轮椅上面。尽管如此,王亚平依旧微笑和众人挥手问好,令人看到后十分的心疼。在太空中的时候,王亚平的全身都处于失重的状态。
全身上下的血液变少,只有头部的血液增多。这也是为什么王亚平的脸部出现浮肿,同时失重还会带来肌肉萎缩以及骨质疏松。因此当她回到地球上的那一刻,她甚至都无法用双脚碰地,只能坐在轮椅上。
即便是返回地球后,王亚平想要回归正常的生活也是不可能的,她必须要经过漫长的恢复恢复疗养期。她本人要在专门的疗养地方适应地球的重力,并逐渐的恢复身体的状况。
在之后的采访中,王亚平这样说道:“我刚回地球的时候,很多习惯都不适应。比如喝水时总想把杯子黏在手上,给别人递东西的时候,习惯的会扔过去。”虽然王亚平用平淡的语气的说了自己的太空后遗症,但从中也能看出她的坚强。
作为中国航空史上首位在太空行走的女宇航员,她迈出的不仅是自己的第一步,更是中国女性太空行走的第一步。当有人问她在太空行走的感觉如何时,王亚平自信的说道:“很棒,很高兴,也很荣幸。”
但事实上,为了太空行走,王亚平牺牲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转变
王亚平出生于1980年,是一个地道的山东烟台人。小时候她的家里依靠种植樱桃树为生的普通农民家庭。从小王亚平的身体素质非常优秀,她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比同龄人更好的体能。
从二年级开始,王亚平就参加了各种体育比赛,她最擅长的就是跑步。在操场上面她永远都是第一名,王亚平不仅体育成绩好,而且她的学习成绩也非常的优秀。当时的她在没有体育的特长身份,但靠成绩就考上了烟台的重点中学。
少年时期王亚平的梦想是当个律师或者是一名医生,不过一件事的发生,改变了她的人生。1997年的一天,王亚平和同学一起放学回家。当时正好遇到了烟台市招收女飞行员,周围的朋友劝她可以去试试。
当时王亚平也没有想太多,就当是见见世面了,于是就报名参加了考试。然而就连王亚平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竟然通过了所有的测试和考核。之后王亚平在参加完高考后,就到长春的飞行学院报到了。
或许就连王亚平自己都不会想到,将来有一天自己会登上太空。在入学后的第一天,王亚平将自己乌黑的头发给剪成了男孩的短发,并开始了艰苦的训练生活。在飞行学校学习的前两年基本上看不到飞机的影子,只有军事训练和体能训练。
在训练的两年时间里,一共淘汰了7名学生只留下了30名学生接受正规的飞行训练,这其中就有王亚平。当王亚平第一次坐上飞机俯瞰整个山川时,内心非常的激动,此时此刻她已经爱上了飞行员这个职业。
通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后,王亚平被分配到了武汉运输航空兵部队中。此后的九年时间里,王亚平就一直在空中飞行,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的时候,王亚飞还开过飞机执行飞行任务。
到了2009年的时候,王亚平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太空讲师
2009年的时候,我国要进行首次女航天员的选拔,王亚平毫不犹豫的就报了名。原本王亚平的男友赵鹏也想报名参加宇航员的选拔,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赵鹏没有选拔。赵鹏和王亚平俩人在2006年举办了婚礼,婚礼是在老家举办的。
当王亚平参加宇航员的选拔时,俩人的备孕计划也取消了,一直推迟到了2015年。王亚平在航天员选拔时遇到杨利伟,她非常谦虚的询问杨利伟一个问题:“作为宇航员,最难的是什么?”
杨利伟听到后只说了两个字“学习”,当时王亚平并不理解这两个字的含义,直到她进入宇航员的训练时,才明白杨利伟口中学习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当时宇航员要学习三十多门功课,其中就有高等数学、空气动力学、天文学等学科。
每一项学科的知识都要进行认真的学习,不过王亚平的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各个学科的成绩都是非常优秀。同时还要进行艰苦的体能训练,这对从小体能出色的王亚平来说并不困难,可最令王亚平感到痛苦的莫过于心理训练了。
在心理训练时,王亚平被安排到一个非常狭小的房间内,并要求在里面待够72个小时。期间没有任何的娱乐设备,只能一个人待在里面。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听不到其他的声音,心里面会感到孤单。
随着时间的增加,周围安静的环境会让人头晕眼花,甚至出现幻觉。而这项训练就是考验宇航员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毅力。毕竟在太空中,需要克服重重困难。
中国第一位太空行走的女宇航员
2013年6月11日,王亚平登上了神舟十号的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了15天,在此期间王亚平在太空中承担了授课的重任。在太空返回中,王亚平被授予位“英雄航天员”的称号,并获得了“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2018年的时候,王亚平进入了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她研究的“太空环境对宇航员心里影响”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2021年10月16日,王亚平再次踏上了太空的旅程,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发射,按照计划部署,宇航员要在太空中呆了6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王亚平要在太空中走出太空舱,实现太空漫步。虽然看似简单,但其实难度非常大。
太空中的环境非常的恶劣,宇航员一旦离开太空舱后,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十分的危险,这都是在考验宇航员的航天技术与胆量。太空环境中会出现失重、超低温、辐射等,这些都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王亚平作为女生,抵抗能力天生不如男性强,但她依旧选择太空漫步。而她早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来完成任务,太空中没有重力,当宇航员感受不到重力后,就会产生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疾病。
在太空中停留六个月的时间,宇航员的身高就比原先的增加3%左右,也就是说一名身高175CM的宇航员在太空中,由于失重的影响身高将会达到180CM,不过这并非是一件好事。
等到宇航员返回地球时,他们的骨骼就会恢复到以前的身高,不过这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这个过程中会伴随着疼痛,一般需要几个月才能恢复过来。
同时长期在太空中,身体的血液受到作用力会朝下运动,人体的血液几乎不受重力的影响,导致血液会在全身上下重新分布,有大部分血液会进入到人体的又不和胸部,从而看出上去“变胖了”。
由于血液的重新分布,会导致头颅内压和眼压升高,从而出现视力下降的现象。当宇航员待在太空6个月后返回地球时,身体的血液会重新恢复到原先的布局。使得心脏肌肉会突然感受到一股强大的负荷,使得宇航员头部的血液减少,从而导致头晕眼花的现象。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宇航员在返回地球出舱时并没有站立,而是一直坐的状态,就是为了让身体更好的适应地球的环境。王亚平在完成任务返回地球后,被很多人称为“摘星星的妈妈”。
摘星星的妈妈
王亚平之所以被称为“摘星星的妈妈”,是因为她在出差的时候女儿还很小,当时还在上幼儿园。王亚平为了不让女儿伤心,她就问女儿:“妈妈要去太空出差,你想要什么样的礼物呢?”
女儿并不想让妈妈出差,也不想要礼物。而王亚平却对她说:“妈妈要去太空完成航天梦,去摘属于我们中国人的星星。”女儿说如果自己想妈妈了怎么办?
王亚平告诉她:“你就抬头看看星空,妈妈也会在太空中看着你。”王亚平还和女儿约定,如果在家乖乖的听姥姥和姥爷的话,就从太空中给她摘一颗星星来。女儿还送给王亚平一个编制小兔子,当她进入太空后,就将小兔子挂到了舱壁上面,只要想女儿了就看看小兔子。
当王亚平返回地球后,女儿身穿红色裙子,用尽全身的力气给他打招呼。王亚平也是高兴的与她挥手。是的“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此时的女儿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她的梦想是想妈妈一样成为一名宇航员。
王亚平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宇航员,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向每一个航天人致敬!向英雄致敬!
小编不懂吗?中国叫航天员,不称呼宇航员。
目前只能叫航天员,以后进入了宇宙才能叫宇航员[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