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升空,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将进驻中国空间站。实际上,早在神舟十五号发射时,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和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已经就位,可以看到中国航天已经在执行发射一发、备份一发的模式,目的是确保航天员的安全,也展示了中国航天强大的实力。
在中国空间站,神舟十五号乘组已经在轨工作了半年。随着神舟十六号与空间站对接,6名中国航天员在太空集结。神舟十五号乘组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移交后,将在6月初返回地球。

能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中国航天非常不容易。在24年的时间,中国神舟系列实现了从零到无限可能的突破。此次神舟十六号乘组中,包括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三个航天员类型,这也是中国首次有非军人航天员进入太空,意味着中国航天已经迈入超速发展阶段。神舟十六号升空,标志着中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太空强国,进入国际太空领域领导者行列,与美国、俄罗斯平起平坐。

然而,为了封锁中国航天,美国无所不用其极。国际空间站建造时,美国不仅拒绝中国的合作申请,还一直将中国排除在国际空间站合作范围之外。美国还炮制所谓的《考克斯报告》,诬蔑中国“窃取”美国航天技术,全面禁止中美进行航天领域合作。随着美国出台《沃尔夫条款》,中美航天合作的渠道被彻底堵死。
对美国的严厉打压,中国航天科研人员没有气馁,奋起直追,走出了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现在,中国不仅获得了自主载人航天技术,还建造了自己的空间站,使得中国航天员能在太空长期驻留。

目前,中国空间站已经进入应用阶段,将会在站内进行大量空间科学实验。更可贵的是,虽然美国对中国的打压毫无下限,但中国空间站依然向美国之内的全世界敞开合作大门。目前,已经有日本、印度、俄罗斯在内的17个国家的项目审批通过,但美国因为项目不达标,申请被拒绝。

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成果,美国显然不想看到。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2024财年预算案的听证会上,NASA局长比尔·尼尔森声称,《沃尔夫条款》要继续维持,对中美航天领域合作的严厉限制不能停下。他还称,中美已经在进行太空竞赛。

讽刺的是,美国一边严厉限制中美航天合作,另一边却指责中国航天“不透明”,无法让美国获得相关资料,中方也不主动寻求与美国进行航天合作。中国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成功从月球正面带回月壤和月岩后,NASA局长尼尔森又厚着脸皮向中方索要月球样品,称中国要进行分享,才能展现“航天透明度”。

更让人无语的是,NASA对中国航天的诋毁抹黑还没结束。尼尔森称中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缺乏透明度”,指责中方“把芯一级留在轨道上,导致失控再入大气层”。他还表示,希望中国能意识到,所有掉回地球的东西“需要更透明和公开”,并称中美可以在这方面进行合作。
然而就在今年4月,NASA一颗报废卫星失控,从太空直接坠落到地球上。对这个情况,NASA轻描淡写表示“砸中人的风险很低”,就不再谈及此事,只字不提卫星失控坠落的危险性。可以看到,无论在什么领域,“双重标准”都深入美国人的骨髓。

现在,看到中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美国更坐不住了。在5月25日,美国太空司令部战略、计划、政策副主任莫豪斯准将在美国驻英国大使馆发表演讲,对中俄进行指责,称俄罗斯实施的“挑衅行为”,以及中国准备在21世界成为太空主导力量的“野心”,使得美国“没有其他选择”。他直接警告中俄:“如果谁对美国进行威胁,或者损害美国任何利益,包括与美方签署共同防御条约的盟友及伙伴”,那么美国“今晚就会备战太空”。

实际上,美国太空司令部对中国说三道四已经是“常态”。在2021年,中国为了辅助天宫空间站建设,将机械臂送入太空。放眼整个世界,能制造航天机械臂的国家只有欧盟、加拿大、日本和中国。然而,中国机械臂完全是自主研发的,航天员能操纵该机械臂对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进行转位、对接、锁定等工作。看到这种情况,美国迅速进行联想,声称中国发射带有机械臂的卫星,就是为了“捕获”他国的卫星,还能无声无息向别国卫星“放入爆炸物”。
美国炒作中国机械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掩盖自己研究反卫星技术的行为。美国把自己研究太空作战说成“负责任的太空行动”和“阻止冲突发生”,实际上大肆进行“太空霸凌”行为。

从1998年起,美国就在太空技术方面对中国实施限制和禁令。然而就在第二年,中国成功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工程飞行试验。现在,中国载人航天已经走过24年,神舟系列飞船发展到十六号。美国对中国航天指手画脚,但中国人的眼界才没有他们这么狭隘。“可上九天揽月”、“与天奋斗,其乐无穷”等诗句,就是中国人对太空的无限向往。中国航天的目标,一直都是超越极限,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