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敢相信张颂文陷入了史无前例的名誉危机?!
说起张颂文,大家对他的印象是低调、谦逊、不争、优雅的君子形象。人品好,接地气,有爱心、不耍大牌,底层出生的背景令他颇有观众缘。然而,最近他翻车了,每一桩拿出来都是人设崩塌的罪名!包括演技争议、家暴指控、税务问题、捐款争议,截止到目前,张颂文并没有回应谣言。按惯例,大家随山叔了解一下事件的来龙去脉吧。
01
风波始于他近期主演的电视剧《清明上河图的密码》。在这部剧中,张颂文的演技不似《狂飙》时带来的赞誉,而是质疑。观众吐槽他的表演“过于生硬”“演技差台词也差”“用力过猛”“不适合演古装”等。于是,演技首先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
这个剧组,我从开机第一天到杀青最后一天都在,每一场戏的拍摄,大家都认真对待,希望尽力去做好。于我,未来还是会全力以赴,这是我喜欢的职业,我会把它做好。”比起昨日的胸怀,今日面对建议,张颂文却显得尤为介意。
还有诸如“讲粤语”“广东人”“种菜”“以前条件很差”“出生普通”等关键词。当网友猜测是张颂文时,她还点赞了评论。虽没有点名道姓,此举也是掩耳盗铃。这一指控如同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舆论场。如果说演技争议和家暴指控是个人品质,那么税务问题则是对他职业道德和法律的挑战了。昨天,张颂文被曝成名后收入大幅提升,但税务记录却存在不透明之处。这还是观众心中那位不争不抢,清心寡欲的老戏骨吗?
02
看完这些风波,有人表示遗憾,有人为他可惜,有人阴阳怪气,有人愤愤不平觉得被欺骗……其实山叔看完是冷静的,甚至是无感的。我从不相信有完美的人,如此便不会有滤镜光环。尤其是娱乐圈这台大染缸,演员把戏拍好,带来好作品,也只是做好了本职工作而已。况且任何人干某个行当久了,都有职业病,何况演员这个职业本身就有特殊性。这个特殊性就在于“演”,演多了有肌肉记忆,演多了会机械性地比常人敏感。假作真时真亦假,如果某个人能把人设立几十年,那么即使是假的,也是真的了。难的是,很多人无法做到这般境界。因为,“演”和“真实”之间横亘了巨大的鸿沟。大家看过张颂文的一档综艺吗?名叫《灿烂的花园》,综艺记录了张颂文与朋友一起热爱生活的点滴。其实你想,一位真正清心寡欲、不为名利、享受田园的人是不可能把私生活长期曝光在镜头之下的,在预先设置的场景中,在多台摄像机对准人物时,就必然会有“演”的成分。这是人之常情,你看看休闲娱乐,打发时间可以。但要是全部打包接受,那就太天真了。
03
人是立体多面的,即使张颂文此前是立人设,在山叔来看也是能理解的。很简单,我们每个人对外都有印象管理。是人都想把美好的一面留给人际社交,在人设管理中我们都期望成为更好的自己。这点无可厚非。不同的是,人设如果与初心背离,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公众还在等一个答案。但在真相浮出水面之前,请谨慎将一个人全盘否定。我相信,曾经在他还默默无闻时所表现出来的善是真的。毕竟,没人会预知自己的成功。比如他曾经的评论区,堪称心灵疗愈基地。有人问他:“张老师,应该怎么适应孤独。”张颂文却说:“不用适应,如果你不喜欢孤独,那就去热闹的地方。”一位粉丝遗憾留言说自己还没看过海。张颂文却夸她:你比大部分人多了一份憧憬。而当有人难过地说自己压力好大的时候。有女生说:“老师,我今年可能要随便找个人嫁了,下半辈子应该都不会再快乐了。”他说:“我朋友请我吃饭,问我想吃什么,我一般也是说随便,结果上的全是我爱吃的大餐。希望你也拥有同样的巧合。”作为一个名人或偶像,他的安慰是真的,祝福是真的。也没有选择指责或者高高在上地去做人生导师。如今,现在张颂文被争议笼罩。在很多人看来,他的形象如同从神坛跌落。而我们也习以为常,造神到毁神,人们对偶像有过多的想象。诚如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所言:“人们在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往往与后台的真实自我大相径庭。”名人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即使塌房,结局也是注定。每个人的期望和认知不同,一个正常人是很难满足数以万计人的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