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生活的村民们,都有田,有地,有土岭,还有祖屋与祖宅基地这些不动资产特多而著称。
有了这么多的不动资产,那自己就得守护,但是这些不动资产与他人的不动资产相互牵扯,彼此间犬牙交错,错综复杂。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会有纷争,少不了一片“腥风血雨”。
在农村建房,因与邻居家有宅基地方面的牵扯,往往是纷争的易发之地。
有人曾经说过:“如果你没有回农村盖过一次房子,你永远不知道人性到底有多么的贪婪?”这话说得一点不假。
我就是因为在老家盖房子,宅基地被邻居强占,而发生了不该发生的纠纷。
纠纷的原由,是邻居盖房子“蹭墙”遗留下来的问题所致。
不知道是清朝末年?还是民国初期,邻居家的先辈盖房,把一座房子本该有的四面围墙,减掉了一面,减掉的这面,紧挨着我家围墙建了起来。
房子落成后,它就这样靠着我家围墙为它遮风挡雨,这一百多年来,它就这么一路风风雨雨地走了过来。
至于为什么盖房子减配一堵围墙?这主要是为了节约成本,缩小开支。
到了现在,“蹭墙”久了,他家后人自然理所当然的觉得:“地基也有他家的一半。”
就是因为有这么一个理所当然,才引起了这一场“血雨纷争”。
有纷争,就会有调解,邻居一纸诉状到了司法局,司法局一份文件传到了住建部,修建部一个电话打到了村委,一个电话打到了我手机上,几方人员约定,在今天上午的10:00钟左右,到我们村,就这件事情进行调解。
大概10:00钟左右,我看到四部小车上,下来了十几个人,他们有的手拿公文包,有的腰背挎包,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我家宅基地走来。
他们正是由镇上的司法局,住建部,村委干部们三个部门组成的联合调解团。
团长是由一个身穿黑衣服,瘦高个,人长得精神健硕的男子担任。
他们都来到我家宅基地与邻居老祖屋交界处或查看,或思虑,或交谈。
我与邻居都是当事人,我俩不约而同地迎上去,都想说出宅基地权属自己的理由。
我还掏出了手机,想把我老房子拆之前拍好的照片给他们看,这些都可以作为呈堂证据。
只见团长摆了摆手,眼睛望向有纠纷的宅基地,淡淡地说:“我不用看,也不用听你们各自所说的理由,因为你们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会争执不清。”
我有些疑惑?调解不是讲究证据吗?我手机上有证据,我也有话说,而感觉领导对我提供的证据视若无睹,觉得他有他自己的处理方法,而且他还有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我看他的眼神充满自信,看来今天的调解他把握十足,只是我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事情朝着有利于哪个人的方向发展。
我忍不住又说了一句:“我家世世代代在这座房子里繁衍生息,房子属于我家的,宅基地也属于我家的,如果邻居说我家宅基地,他家也有一半的话,那他就得提供一份属于他家的证据来,并且是让我们信服的,真实的证据。”
团长眨了眨眼,他眉毛向上挑了挑,平和地说:“放心,我们处理问题公平,公正,合情,合理,一切以证据为本。”
团长又说:“我们调解的依据,是调取了住建部门,在早年间房屋登录信息的原始档案,这些档案都是每家每户逐一调查,逐一走访,逐一制作出来的,具有法律权威性,我们不会以你俩争论的谁对谁错来定论。”
调解正式开始,团长让我跟邻居围绕在他身边,两个人成相对方站立两边,团长手持原始文件,分别念到了房屋证上我父亲的名字,邻居家父亲的名字,我俩都相互应了一声。
确认无误后,团长继续念道:“关于中间宅基地,熊某某家(我家)属于外墙,刘某某家(邻居家)属于内墙,关于外墙的解读,就是中间宅基地权属归于熊某某家,关于内墙解读,刘某某家没有围墙。”
原始的房产证上,哪里是外墙,哪里是内墙,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家的房子四面都有围墙,四面都注有【外墙】两字,而邻居家的房子,三面有围墙,三面都注有【外墙】两字,而蹭我家墙这面,则注有【内墙】两字,解读来说,就是没有围墙。
我家房子四面都注有“外”字,就是四面有墙跟地基
我家房子属于我的,我的宅基地还是我家的,与邻居家没有一毛钱关系,在法律上早已经确定了权属。
邻居此时傻眼了,他带有哀怨的语气道:“中间这堵围墙,不是公共围墙吗?”
调解团的团长打断了他的话:“在证据面前,一切的申辩都是徒劳的,现在是讲究证据的时代,一切当以法律为基本准绳。”
我在旁边附和道:“一切以证据为本,以法律为基本准绳。”
团长告诉我:“宅基地权属完全归于我家,接下来你们双方,心平气和的协商下,没建房的一方,在下雨天雨水倒灌进屋的解决办法?”
碍于是邻居家,抬头不见低头见,本着和气生财的原则,我主动退出10公分左右的宅基地,好让他砌墙挡下雨水,但前提是让邻居跟我母亲说一声对不起!
因为先前,邻居在我家宅基地上砌墙施工的时候,没有与我们沟通,还痛骂了我的母亲一顿。
邻居向我母亲道歉,我主动退让了宅基地,我们握手言和。
表面上看,我以“割让”土地为代价,换来了和平,但万事以和为贵,才能造就出社会的和谐与安宁,我并没有吃亏。
我以德服人,有容乃大,感化了邻居,换来了双方的冰释前嫌。
调解团见矛盾被他们成功化解,还帮我们拍了照片,拿出调解书让双方在上面签字,还拿出了油泥,让双方在各自的名字上按下了手印。
邻居家本应该是互帮互助的,结果因为人性的贪婪,却闹得“对簿公堂”彼此间都不愉快,未免有些得不偿失了。
远亲不如近邻,愿天下间的邻居们都能和气生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