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地处云贵高原的边缘,但境内山区面积依旧广阔,还形成了山重水复的复杂构造,对于城市经济发展不太友好。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遵义在文化旅游方面很有发展优势,境内的自然资源丰富,有2处是世界闻名的遗产,一处是海伦屯,一处是赤水丹霞。依托旅游发展,工业发展才有了好转,酒产品和茶产品都有不错的发展。
近几年遵义建设了不少全新的工业项目,其中以能源项目(水电、风电、煤电)和矿业项目居多。遵义在一个小县城规划一风力发电项目,总投资约4亿元,拆迁征地32.317亩,这个县叫桐梓县,这个项目叫桐梓县假果山风电场项目。先来说说桐梓县,位于遵义的最北部,和重庆接壤,是一个偏远山区县,远离是中心城市。
桐梓县幅员辽阔,地域面积为3207平方公里,山区地形为县域带来丰富的自然资源,这里是典型的的高原山地气候,适合各种动植物的生长,其中不乏一些珍稀动植物,是遵义的资源储备库。此外这里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能资源、风能资源,只不过由于是大山深处,很多都资源都没有进行开发和利用。
遵义是贵州的成矿区,境内大部分地域都有丰富的矿产储,尤其是煤炭和金属矿储量最为可观,桐梓县煤炭储量约47.72亿吨,是国内的重点产煤县之一。桐梓县因桐梓河的穿过而得名,县域属于长江水系,主干流有7条是,又是山区又多雨,水能资源也相对丰富,具有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从资源属性可以看出,桐梓县是非常适合发展能源产业,除了常见的矿产和水能,桐梓县还有一大特色能源,就是风能。全县海拔较高,平均海拔1100米,有10座海拔超过1700米的山峰,属于周边的一处制高点,适合风能的开发。这几年遵义陆陆续续建设了一部分风电场,桐梓县就是重点建设区。
桐梓县假果山风电场项目去年完成了审批,今年已经正式动工建设,总投资约4亿元,拆迁征地32.317亩,征地和补偿已经完成。风力发电项目的发电量为49.6MW,因为风电,受环境影响较大,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只能作为当地的补充电力能源,但属于清洁能源,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