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合约,百亿投资,本是两国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的起点。
没想到欢欣还未散尽,转身间,坦桑尼亚就单方面撕毁合同,致使中企遭受几十亿的损失。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撕毁百亿合约·——
2015年10月,在媒体的见证下,由中国承包的坦桑尼亚巴加莫约港口项目正式开始动工了。
这个项目中,我方出资100亿美元,坦桑尼亚方仅出资2800万美元,而且预计港口建成后就能够直接给坦桑尼亚提供20万的就业岗位,对坦桑尼亚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可没想到,开工4年后,项目却被坦方叫停了。
坦桑尼亚给出的理由是,这个港口的建设会阻碍其国内达累斯萨拉姆港口的扩建工程,达累斯萨拉姆港口作为当时坦桑尼亚最大的港口,每年吞吐量达1000万吨,是坦桑尼亚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这个理由看似冠冕堂皇,但只要稍加分析就能发现,这种说法站不住脚,从规模上说,巴加莫约港口的码头、泊位等设施都将远超达累斯萨拉姆港,建成后其吞吐量可以达到达累斯萨拉姆港的20倍。
而且巴加莫约港能辐射周边更多国家,是东非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对于坦桑尼亚融入全球经济、提升国际地位意义更为重大,孰轻孰重自然是不言而喻。
坦桑尼亚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时英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媒体恶意炒作,说中国修建港口的真实意图,是想要借机武装控制坦桑尼亚。
这些谣言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就像病毒一样扩散,误导了很多不明真相的人,让坦桑尼亚很是担心。
与此同时,英日两国还向坦桑尼亚抛出极具诱惑的橄榄枝,他们承诺会帮忙修建这个港口,而且还不需要坦桑尼亚出钱。
面对这样的舆论攻势和巨大的利益诱惑,坦桑尼亚最终妥协了,单方面叫停了与中国合作的巴加莫约港口项目。
消息传到我国后,我国的工程师团队怀着满满的诚意,本想再和坦桑尼亚进行协商,我们想着,只要双方坐下来好好沟通,一定能消除误解,让这个对两国都有益的项目重回正轨。
可是,坦桑尼亚方面态度异常坚决,直接拒绝谈判,甚至还派出人员来驱逐我方人员,无奈之下,我们只好带着设备,黯然地回到中国。
英日也按照约定派来了工程师进行实地考察,但是没想到,2年过去了,项目却迟迟没有开工。
——·被耍后求助我国·——
原来,英日的工程师们经过一番所谓的评估之后,给出了答复:这个港口的建造难度实在太大,要求坦桑尼亚方必须加钱。
对于坦桑尼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难以承受的要求,在此之前,为了筹集参与项目的那2800万美元,坦桑尼亚已经竭尽全力,不仅掏空了国库,还背负了别国外债,如今,让他们再拿出额外的资金,简直是天方夜谭。
坦桑尼亚方面心急如焚,他们怀着最后一丝希望,请求英日请求看在同盟关系的份上,能够网开一面,先开工建设,待港口建成后再支付费用。
但英日却冷酷无情,不见钱就坚决拒绝开工,在他们眼中,利益才是唯一的考量,所谓的同盟情谊不过是一句空话。
随后,英日更是直接毁约,撤走了所有工程师,这一系列的举动让坦桑尼亚陷入了极度的困境,港口建设项目瞬间化为泡影,之前的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
坦桑尼亚政府和民众感到无比气愤,他们觉得自己被英日狠狠地欺骗了,然而,面对强大的英日,他们却敢怒不敢言,毕竟,在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中,坦桑尼亚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根本没有能力与英日抗衡。
此时的坦桑尼亚,内心充满了懊悔,他们后悔当初轻信了英日的谎言,轻易地撕毁了与中国签订的合约。
回想起中国团队的真诚与专业,以及对项目的认真负责,他们越发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多么愚蠢,但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项目只能无奈地搁置,坦桑尼亚的经济发展也再次陷入了停滞。
一直到2021年3月,新的领导人上台,面对国内经济的困境和港口建设的停滞,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恳求中国伸出援手。
这一消息传出后,我国网友们议论纷纷,有些网友认为,坦桑尼亚曾经的毁约行为不可原谅,有第一次就可能有第二次,我们不能再冒险答应他们。
而另一些网友则觉得,中坦之间有着多年的友好往来,应该再给他们一次机会,那么,中国最终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呢?
——·我们答应了吗·——
面对坦桑尼亚的再次求助,中国并没有被过去的不愉快经历所左右,我们深知,国际关系不能仅仅局限于一时的挫折,更应着眼于长远的发展与合作。
而且,中国和坦桑尼亚之间的经济往来已历经60余载的风雨洗礼,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时,中方曾全力帮助坦桑尼亚修建了坦赞铁路。
当时在修建过程中,中国工程师们克服了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等诸多困难,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卓越的专业技术,成功建成了这条被誉为“自由之路”的铁路。
坦赞铁路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坦桑尼亚的交通状况,更为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而坦桑尼亚之后也一直积极向中国出口木材、海产品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双方在贸易往来中实现了互利共赢。
基于这样深厚的合作基础,中国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展现大国担当,再给坦桑尼亚一次机会。
当坦桑尼亚总统得知中国愿意重启合作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表示港口建成后愿意租借中国99年,以此表达对中国的信任与感激。
自合作重启以来,项目进展顺利,中国工程师团队再次踏上坦桑尼亚的土地,他们带着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全身心投入到港口建设中。
在施工过程中,中国团队严格把控质量,注重与当地工人的交流与合作,不仅传授技术,还为坦桑尼亚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坦桑尼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为坦桑尼亚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不久前,坦桑尼亚前外长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坦桑尼亚衷心感谢中国一直以来的帮助,他坚信,在未来,两国的关系将更加紧密,合作也将更加广泛深入。
这段曲折的合作经历,不仅是中坦两国关系的一个缩影,更是国际合作中相互理解、包容与信任的生动例证。
它让我们看到,真诚的合作总能跨越重重障碍,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未来,中坦两国必将携手共进,在更多领域创造更多的辉煌。
作品声明:内容存在艺术加工,故事情节
参考文献:
我在非洲工作几年,黑人眼中只有短期利益,没有长远利益这个概念。
动物生存的法则是眼下有吃的就可以,没有了再去找吃的东西,非洲的很多人就是吃了中午饭不管晚饭有没有,吃饱了午饭先睡觉。估计他们的领导人也是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长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