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院线对《哪吒2》的排片打压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学校操场上玩游戏,总有一群人制定规则却从不让别人加入他们的圈子,这种文化霸权的傲慢真是让人无语。
《哪吒2》在北美的遭遇让人不得不思考这些数字背后的意义,一部横扫全球动画影史的作品竟然在北美遭遇如此对待,这种反差实在太大了,北美近万家影院中给《哪吒2》的排片量连百分之五都不到,黄金时段更是一个场次都看不到。
有些影院甚至玩起了小把戏,说什么设备出了故障要给观众退票,这种借口也太牵强了,明明洛杉矶的点映场次上座率都超过百分之九十,结果北美那边硬说票房微不足道记录不了。
《美队4》的口碑已经差到不能再差,烂番茄评分才百分之五十,豆瓣更是只有五点三分,观众都在吐槽剧情拖沓打戏做作,这种评分放在以前简直不敢想象。
好莱坞那边总是标榜市场选择,其实就是资本在作祟,他们对非英语电影的态度从来都是高高在上,这种傲慢真是让人看不下去。
四川那边有家影院直接就放话说不排《美队4》了,还在电子屏上打出标语说要支持国漫,这种硬气的态度真是让人热血沸腾。
北京上海的影院也都开始出招了,有的把《美队4》的票价定到三百多,有的干脆把场次排到半夜,这种反击方式真是又解气又好笑。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哪吒2》国内一天就能收七点八个亿,排片占比超过一半,上座率更是高达百分之八十多,反观《美队4》才两千多万的票房,排片比例和上座率都低得可怜。
抖音上抵制《美队4》的话题火得不行,底下的评论都在说不让哪吒在北美活就别想美队在中国赚,这种态度真是痛快。
回顾这些年中国对好莱坞的态度,简直可以说是开放到了极致,像《阿凡达2》首日排片率超过百分之八十,分账比例也才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
反观中国电影出海的遭遇,欧洲那边说什么字幕翻译不达标就拒绝上映《哪吒2》,法国媒体更是把这种级别的作品归类成儿童动画。
北美六大电影公司控制了全球百分之八十的发行渠道,他们用所谓的三幕剧标准来包装自己的文化霸权,这种垄断让其他语言的电影很难出头。
但是《哪吒2》用实力证明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硬通货,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叙事完美结合,连海外观众都给出了超高评价。
从《战狼2》到现在的《哪吒2》,中国电影正在用实打实的票房和品质打破好莱坞的垄断,《哪吒2》的票房已经突破一百一十八亿,马上就要进入全球影史前十了。
《美队4》这次可以说是彻底翻车了,投资十三亿结果因为剧情太平庸变成了票房惨案,这种结果也证明了好莱坞IP的疲态。
这场较量还远没有结束,就像《哪吒2》里说的那样,命运不公就要斗到底,北美那边能打压排片,但是压不垮中国电影的凝聚力。
未来的电影市场一定会更加开放和多元,当中国电影的实力被世界认可的时候,那些傲慢的文化霸权也会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