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播稻米得防低温害,覆盖薄膜增温度,保障稻苗能出苗​

米俊说三农 2025-03-28 09:12:22

秋播稻米得防低温害,覆盖薄膜增温度,保障稻苗能出苗

在秋播稻米种植的季节里,农民们满怀希望地将种子播撒在田地里,就盼着能有个好收成。可这秋播稻米种植啊,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顺利,其中一个大难题就是低温害。这低温害就像一个隐藏在暗处的敌人,随时可能给稻米种植带来巨大损失。

咱先看看没有做好防护措施时,低温害对稻苗的影响。那些在低温环境下没有得到有效保护的稻苗,往往生长得十分缓慢。你看那稻田里,别人家精心呵护的稻苗已经开始茁壮成长,嫩绿嫩绿的,充满了生机。而遭受低温害的稻苗呢,就像是生病的孩子,颜色发黄发灰,没什么精神,芽也发得特别迟缓。这是因为低温会影响稻苗内部的各种生理活动,像种子发芽需要合适的温度来激活各种酶,低温下这些酶的活性就降低了,稻苗的生长发育自然就被拖慢了。

而且,低温害还容易导致稻苗烂种烂芽。你想啊,土壤温度太低的时候,稻种吸收的水分就像被冻住了一样,不能正常地在种子内部进行物质交换,种子就没办法提供足够的养分来支持发芽生长。这样一来,好多稻芽还没冒头就烂在了土里,这可把农民心疼坏了。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覆盖薄膜就是个非常好的办法。薄膜这个东西啊,在稻米种植中可真是个宝贝。和没有覆盖薄膜的情况相比,覆盖了薄膜的稻田就像是有了一个小温室。薄膜能够把热量都给留下来,让稻田里的温度升高。比如说,在清晨的时候,没有覆盖薄膜的地方可能还冷飕飕的,地面上都冒着寒气,而覆盖了薄膜的地方呢,温度明显要高一些,感觉暖暖的。

从光照的角度来说,薄膜能够透过阳光。阳光中的热量透过薄膜后,会在薄膜下面的空间里聚集。这就好比是大自然给稻苗开了个暖房。而且薄膜还能减少热量的散失。没有薄膜保护的时候,热量很容易就从土壤里散发出去,就像一个没有盖盖子的热水壶,热量不停地跑掉。有了薄膜之后,热量就被锁在里面了,稻苗就能在相对较高温度的环境里生长。

在实际操作中,覆盖薄膜也有很多讲究。这薄膜得铺得平整,不能这儿鼓起一个包,那儿凹下一个小坑。如果铺得不平整,热量在薄膜下面分布就不均匀,有些地方的稻苗温度就不够。而且薄膜要盖得严实,要是有缝隙,冷空气就会偷偷钻进去,把温度给降下来。这就需要农民们在铺薄膜的时候很用心。你看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农民,他们铺薄膜的时候动作熟练又仔细。他们先把土地整好,按照行距和株距挖好种稻的小坑,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薄膜铺在上面,再用一些小土块或者专门的小工具把薄膜的边缘都压住,保证薄膜和地面紧密贴合,没有一点缝隙。

而且薄膜的选择也很重要。不同的薄膜有不同的特性。有的薄膜比较薄,透光性虽然好,但是耐用性就差一点;有的薄膜比较厚,比较耐用,可是透光性可能会稍微弱一点。在选择薄膜的时候,农民们得根据当地实际的气候条件和稻米种植的需求来决定。如果当地在秋播的时候风比较大,那选择比较耐用、不容易被风刮破的薄膜就比较合适;如果当地光照不足,那透光性好的薄膜就更好。

从成本的角度来看,覆盖薄膜也会有一些投入。薄膜本身是有成本的,而且在铺设过程中可能还会用到一些辅助工具,这也会产生一些费用。但是和低温害可能带来的巨大损失相比,这些成本真的是微不足道的。没有覆盖薄膜而因为低温害导致稻苗受损,可能就要重新播种,重新播种又要花费种子、肥料、人工等成本,而且重新播种的结果还是未知的,万一又遇到低温害呢?而覆盖薄膜,只要操作得当,就大大降低了这种风险。

在实际的稻田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关于覆盖薄膜和稻苗生长的有趣现象。那些覆盖了薄膜的稻田,不仅仅是温度提高了,土壤的湿度也能得到较好的保持。这是因为薄膜阻断了土壤水分的蒸发途径,水分不容易散失到空气中。而没有覆盖薄膜的稻田,在同样的天气条件下,土壤水分会很快变干,这就需要更频繁地浇水。

再看稻苗的成长状态。在覆盖薄膜的稻田里,随着时间的推移,稻苗们茁壮成长。它们的叶片宽大而厚实,颜色鲜绿鲜绿的,就像被精心打扮过的士兵,整齐而又充满活力。它们在薄膜提供的适宜环境中,光合作用进行得很顺利,吸收了足够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制造的养分就多,所以长得就好。而没有覆盖薄膜的稻苗,可能叶片就比较单薄,颜色也不是那么鲜艳,整体的生长速度也比较慢,就像是在艰难困苦中挣扎前行的人,举步维艰。

而且薄膜还有利于保持稻田的卫生状况。在温度低的稻田里,可能会滋生一些病菌,这些病菌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更容易传播,侵害稻苗。而覆盖薄膜后,减少了一些病菌传播的机会,为稻苗的生长提供了一个相对健康的土壤环境。

从长远来看,采用覆盖薄膜这种方式来应对秋播稻米的低温害,对整个农业生产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一个地区的稻米种植如果没有解决好低温害的问题,稻米的产量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不仅影响到农民的收入,还可能影响到当地大米的供应和价格。而当农民们能够有效地通过覆盖薄膜等方式防范低温害,稻米产量稳定且有保障,这不仅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助于整个地区的粮食安全。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人们也在不断探索更好的薄膜覆盖技术和方法。比如现在有一种自控温的薄膜,这种薄膜可以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温度。在温度较低的时候,它能增加保温效果;在温度开始上升的时候,它又能适当透气散热,避免温度过高对稻苗造成伤害。这就像是给稻苗配备了一个智能的温度管家,把温度管理得恰到好处。

除了薄膜之外,还有一些辅助措施也能在防范低温害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在稻田周围设置一些防风设施,风小了,热量就不容易散失,这也相当于间接地降低了低温害的风险。但是这些辅助措施和覆盖薄膜相比,薄膜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薄膜主要是从内部给稻苗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温度环境,而防风设施更多是从外部减少热量散失的因素。

在秋播稻米种植的过程中,覆盖薄膜保障稻苗出苗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技术。它解决了低温害给稻米种植带来的诸多问题,从温度保持、湿度控制、卫生状况改善到防止病菌侵害等多方面为稻苗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相比不采取措施或者采用其他不太有效的措施,覆盖薄膜的优势是不可比拟的。农民们只要掌握了薄膜覆盖的正确方法,就能够大大提高秋播稻米的成功率,迎来丰收的希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