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哪些被废黜的皇帝最终获得了庙号?

可爱天际云 2024-08-05 00:25:30

太庙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有重大贡献的功臣也可配享太庙),能进太庙供奉的皇帝先祖都是有皇帝名号的(哪怕是后人追遵),被废的皇帝在身份上已经不是皇帝,只是一般皇族成员,一般不可能放进太庙供奉,比如著名的海昏侯刘贺。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被废的皇帝能否入太庙最主要看他的后人有没有皇帝,或者对他怎么看——即认不认他这个祖宗。

那么,中国古代历史上都有哪些被废黜的皇帝最终获得了庙号呢?

后燕烈宗慕容宝

慕容宝(355年-398年)是十六国时期后燕第二位皇帝,慕容垂第四子。

在398年被其舅公兰汗废杀,兰汗是慕容宝的父亲慕容垂的母亲兰皇后的兄弟,而兰汗诱杀了他的外甥孙慕容宝,夺了皇位后,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昌黎王。

汗引宝入于外邸,弑之,时年四十四,在位三年,即隆安三年也。汗又杀其太子策及王公卿士百余人。汗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昌黎王。

大单于是当时十六国君主普遍的称呼,昌黎王是王爵,再加上大都督、大将军,兰汗的这些称号可以说非常混乱,而兰汗的政治能力也确实不强,夺位当年便被慕容宝之子慕容盛杀死。

慕容盛即位后,将慕容宝谥为惠愍皇帝,而且还入了太庙,庙号叫烈宗。

盛僭位,伪谥宝惠愍皇帝,庙号烈宗。

南梁太宗萧纲

萧纲(503年-551年)是南北朝时期南梁第二位皇帝,萧衍第三子。

因侯景之乱萧衍受囚并饿死后,萧纲便即位称帝,后来被侯景废黜为晋安王并被杀害。

戊午,侯景遣卫尉卿彭俊、厢公王僧贵率兵入殿,废太宗为晋安王,幽于永福省。

不过尽管被侯景杀害,侯景还是给萧纲上了高宗的庙号,等到侯景之乱被王僧辩平定以后,梁元帝萧绎又为萧纲上了太宗的庙号。

贼伪谥曰明皇帝,庙称高宗。

明年,三月癸丑,王僧辩率前百官奉梓宫升朝堂,世祖追崇为简文皇帝,庙曰太宗。

南梁世祖萧绎

萧绎(508年-555年)是南北朝时期南梁第四位皇帝,萧衍第七子。

在平定侯景之乱后其侄雍州刺史萧詧引西魏兵来攻,萧绎在江陵为西魏军所擒获,于是萧詧废黜萧绎,并派人用土袋将其闷死。

辛未,帝为魏人所杀。梁王詧遣尚书傅准监刑,以土囊陨之。

但是,萧詧的西梁并没有被视为南梁的正统世系。萧绎死后,陈霸先在建康拥立萧绎之子萧方智为帝,萧方智为萧绎上庙号为世祖,还是入了太庙。

明年四月,追尊为孝元皇帝,庙曰世祖。

北魏敬宗元子攸

元子攸(507年-531年)是北魏第十二位皇帝,献文帝拓跋弘的孙子。

在诱杀权臣尔朱荣和太宰元天穆后,尔朱荣之侄尔朱兆拥立长广王元晔为帝,元子攸被废后被尔朱兆俘虏北上,缢杀于晋阳三级佛寺。

甲寅,尔朱兆迁帝于晋阳;甲子,崩于城内三级佛寺,时年二十四。

后来,高欢拥立孝武帝元修为帝,平定了尔朱兆后,元修为孝庄帝元子攸上庙号为敬宗。

中兴二年谥为武怀皇帝,太昌元年又谥孝庄皇帝,庙号敬宗。

金熙宗完颜亶

完颜亶(1119年-1150年)是金朝第三位皇帝,太祖完颜旻嫡长孙。

后来被海陵王完颜亮弑杀,被废黜为东昏王,这是很明显的一个侮辱性封号。

忽土、阿里出虎遂进弑帝,亮复前手刃之,血溅满其面与衣。帝崩,时年三十一......降帝为东昏王,葬于皇后裴满氏墓中。

不过,完颜亮后来由于征宋惨败,在金世宗完颜雍造反后,本人被部下杀死,于是完颜雍登基后,为完颜亶上庙号闵宗,后又将庙号改为熙宗。

大定初,追谥武灵皇帝,庙号闵宗,陵曰思陵。别立庙。十九年,升祔于太庙,增谥弘基缵武庄靖孝成皇帝。二十七年,改庙号熙宗。

西夏桓宗李纯祐

李纯祐(1177年-1206年)是西夏王朝第六位皇帝,夏仁宗长子。

李安全上书要求袭越王爵位,桓宗不许,李安全被降封为镇夷郡王,后来李安全与李纯祐母亲罗氏合谋废黜李纯祐,李安全称帝不久后,桓宗被软禁暴卒。

安全久专国政,是月二十日,与纯佑母罗氏废纯佑自立,改天庆十三年为应天元年。三月,故主纯佑暴卒于废所。

不过,尽管李纯祐被废了,李安全还是给他上了庙号,叫做桓宗。

年三十,在位十四年,改元一,谥曰昭简皇帝,庙号桓宗,墓号庄陵。

西夏襄宗李安全

李安全(1170年-1211年)是西夏王朝第七位皇帝,夏崇宗李乾顺之孙。

在废黜李纯祐自立后,李安全也遭遇到了和李纯祐相似的命运,西夏神宗李遵顼发动政变废黜李安全,过了一个月,李安全暴卒。《西夏书事》写道,“安全之位如是得,亦如是失,出尔反尔,徒受大恶之名而已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秋七月,齐王遵顼立,改元光定。

八月,安全死。

不过,和李纯祐一样,李安全在被废后李遵顼也给他上了庙号,叫做襄宗。

年四十二,于是月五日卒。在位六年,改元二,谥曰敬穆皇帝,庙号襄宗,墓号康陵。

明惠宗朱允炆

建文帝朱允炆(1377年-?)都很熟悉,是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

靖难之变后,朱棣为了彰显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抹除了朱允炆法统的正当性。在朱棣修改后的明实录中,朱允炆成了矫诏夺位的篡位者,建文四年也被洪武三十五年所代替。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乙酉,太祖崩。是夜即歛,七日而葬。皇太孙遂矫诏嗣位,改明年为建文元年。

不过,后来建文帝还是被上了庙号,只不过不是明朝,而是数百年后南明的朱由崧,就这样,在数百年后,朱允炆也变成了有庙号的皇帝。

追上建文帝庙号惠宗,谥号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建文后马氏为孝愍温贞哲睿肃烈襄天弼圣让皇后。

明代宗朱祁钰

景泰帝朱祁钰(1428年-1457年),是明朝第七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次子。

土木之变后被拥立为帝,打退瓦剌,朱祁镇被尊为太上皇,后来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将朱祁钰废黜为郕王,不久朱祁钰离奇去世,朱祁镇还给上了恶谥“戾”,之后,朱见深虽然恢复了朱祁钰的帝号,给了谥号,但依然没庙号。

二月乙未,废帝为郕王,迁西内。皇太后吴氏以下悉仍旧号。癸丑,王薨于西宫,年三十。谥曰戾。

那谁给朱祁钰恢复了庙号呢?还是南明弘光帝朱由崧,朱由崧给朱祁钰上了庙号代宗,不过这个庙号上得实在太没文化,唐代宗之所以叫代宗,是因为避讳李世民的“世”字,才改“世”为“代”。而明朝已经有了“世宗”嘉靖帝,又搞出“代宗”,这也遭到了包括王夫之在内的时人嘲讽。

追上景泰帝庙号代宗,谥号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景泰后汪氏为孝渊肃懿贞惠安和辅天恭圣景皇后。

唐讳世,代宗犹言世宗,近人欲以加景皇帝,其不学如此。

另外,还有一位皇帝差点就给了庙号,他就是末代唐帝李柷。

唐昭宣帝李柷

李柷(892年-908年)是唐朝末代皇帝,唐昭宗李晔第九子。

他将皇位禅让于朱温,被废为济阴王,之后被朱温杀害。朱温为李柷上谥号哀皇帝,但没有庙号。

全忠建国,奉帝为济阴王,迁于曹州,处前刺史氏叔琮之第。时太原、幽州、 凤翔、西川犹称天祐正朔。天祐五年二月二十一日,帝为全忠所害,时年十七,仍谥曰哀皇帝,以王礼葬于济阴县之定陶乡。

但李柷为什么差点就获得庙号呢?这是因为,李存勖消灭后梁建立了后唐,后唐宣称继承唐朝的法统,于是到了后唐明宗李嗣源时,唐哀帝李柷摇身一变成了唐昭宣帝李柷。后唐还一度考虑给李柷上庙号“景宗”,因遭反对才作罢。

中兴之初,方备礼改卜,遇国丧而止。 明宗时就故陵置园邑,有司请谥曰昭宣光烈孝皇帝,庙号“景宗”。中书覆奏少帝行事,不合称宗,存谥而已。知礼者亦以宣、景之谥非宜,今只取本谥,载之于纪。

所以说,并不是被废的皇帝都不能入太庙,如果是政敌间的废立,那当然要否定之了,但关键是看合法性的问题,后人会不会重新给他上庙号,毕竟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