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展现了百万字长篇巨著的壮丽画卷,它以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高歌了拼搏奋进、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这一伟大的作品,出自荣获“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称号的路遥之手。
路遥,他出生于陕西省清涧县王家堡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中,七岁时便因家庭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然而,生活的困苦并没有将他打倒,反而锤炼出了他路遥的精神品格。他曾如此写道:“正是这贫瘠的土地和土地一样贫瘠的父老乡亲们,已经交给了我负重的耐力和殉难的品格——因而我又觉得自己在精神上是富有的。”
青年时期的路遥,他将自己的艺术目光投向了变革中的现实生活,开始关注青年人的情感与命运选择。他以农村故事为主题,创作出了中篇小说《人生》。《人生》让路遥一举成名,也给正处于奋斗中的青年以情感共鸣与精神鼓励。然而,路遥并未在鲜花和掌声中失去自我,而是选择放下荣誉,只身奔走于毛乌素沙漠誓师。
路遥认为,“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为了准确把握历史进程,他开始了艰苦且漫长的写作准备,认真翻阅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他深入乡村,了解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之后他绝浮华、处陋室,开始了长达三年艰苦而漫长的写作历程。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部凝结着路遥六年辛劳汗水的100余万字的文学巨作《平凡的世界》,终于在他经年累月的艰苦奋斗后问世。随后,《平凡的世界》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路遥在这些年的创作中,狂热的工作,纷繁的思考,疾病也席卷而来。然而,他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他用自己的青春与生命,书写着那段峥嵘岁月里青年们的故事。他把毕生精力奉献于文学,奉献于自己热爱的土地,奉献于自己热爱的人民。
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在路遥的作品里可以找到精神上的共鸣,给人以理想的光芒和力量。尽管我们非常遗憾路遥英年早逝,我们要学习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顽强拼搏精神。他如黄土高原之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不仅以作品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奋发图强、自强不息,又以他切身对生活的热爱、家乡的热爱和劳动人民的热爱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新时代,我们应该呼唤路遥精神,与新时代共鸣;我们应该弘扬路遥精神,与新时代共振。在默默中塑造平凡世界中的不平凡,在不懈努力中诠释新时代青年应当具有的坚毅品质,让路遥精神激励新时代的每一位奋斗者。
作者:仓央容若,原名许志刚,甘肃古浪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咸阳文学院会员。著有诗集《西北孤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