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该炸掉”?被陕西人民痛恨的三门峡大坝,是壮举还是教训?

史镜纪实哦 2024-09-13 16:22:35

黄河之困:三门峡大坝,一场希望与阴影交织的治水史诗

“圣人出,黄河清”。这句古谚,寄托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黄河安澜的期盼。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黄河却从未真正“清”过。这条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母亲河,以其“善淤、善决、善徙”的特性,在滋养两岸土地的同时,也给沿岸人民带来了无尽的水患梦魇。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治理黄河被提上了国家议程的首要位置。1954年,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获得了中央批准:在黄河三门峡,修建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三门峡水利枢纽。这道横跨黄河的钢铁巨龙,承载着几代人对黄河安澜的期盼,也开启了一段希望与阴影交织的治水史诗。

然而,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一位水利专家却对这个看似完美的方案提出了尖锐的质疑。他,就是后来被称为“三峡工程反对第一人”的黄万里教授。黄万里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三门峡大坝的选址,从表面上看,似乎无可挑剔。三门峡,位于陕、晋、豫三省交界处,地势险要,是黄河的咽喉要道。这里地质条件优越,以坚硬的黄岗岩为主,能够承受巨大水压,是修建重力坝的理想场所。

更重要的是,三门峡附近黄河支流众多,在此修建大坝,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水位,调节汛期,对下游防洪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三门峡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一旦大坝建成,便可集防洪、灌溉、发电、航运等多功能于一体,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超级水库”,对当时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说,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然而,黄万里却敏锐地意识到,这个看似完美的方案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首先,三门峡大坝一旦建成,将淹没大片土地,数十万百姓将被迫迁徙,离开世代生活的家园。

根据苏联专家提交的设计方案,三门峡大坝的正常蓄水位将达到360米,届时将淹没超过330万亩农田,至少87万沿岸居民将被迫背井离乡。如此大规模的移民,不仅会给当地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还会给移民自身带来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如何安置好这些移民,如何让他们在新的家园重建生活,都是摆在政府面前的难题。其次,黄万里更担心的是三门峡大坝的泥沙淤积问题。黄河,发源于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长期以来,泥沙淤积一直是困扰黄河治理的顽疾。在三门峡修建大坝,虽然能够拦截部分泥沙,但也可能导致泥沙在上游大量淤积,抬高河床,反而加剧上游的水患灾难。

黄万里在仔细研究了黄河流域的地质和水文资料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三门峡大坝一旦建成,不出几年,水库就会被泥沙淤满,变成一个巨大的“死库”,不仅起不到防洪的作用,反而会给上游地区带来更大的灾难。

他多次上书中央,陈述利害,甚至不惜冒着被打成“右派”的风险,也要阻止这个在他看来是“祸国殃民”的工程上马。

然而,在当时“人定胜天”的乐观情绪下,黄万里的警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1957年,三门峡大坝正式开工建设。数万名建设者,凭借着满腔的热情和简陋的工具,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挥洒着汗水,日夜奋战。

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1960年,三门峡大坝终于合龙蓄水。

当滔滔黄河水被拦蓄在巍峨的大坝前,形成波澜壮阔的湖面时,人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三门峡大坝的建成,被视为新中国水利建设的伟大胜利,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然而,喜悦过后,现实却给了人们当头一棒。

三门峡大坝建成后,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黄河下游的防洪压力,也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据统计,在三门峡大坝建成后的十年间,黄河下游没有发生过大的洪水灾害,而三门峡水电站每年发电量也高达数十亿千瓦时,为新中国的工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能源。然而,正如黄万里教授所预言的那样,三门峡大坝的泥沙淤积问题很快就暴露了出来。三门峡大坝建成后,水流速度减缓,大量泥沙开始在水库底部淤积。

仅仅一年半的时间,水库的淤积量就达到了惊人的15.3亿立方米,相当于1200个西湖的蓄水量。泥沙淤积,不仅大大减少了水库的蓄水能力,更严重的是,它导致渭河河床抬高,水位上涨,直接威胁到了古都西安的安全。

1963年,渭河发生特大洪水,洪峰直逼西安城下,险些酿成catastrophicconsequences。这场洪水,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也让所有人意识到,黄万里教授当年的警告,并非危言耸听。三门峡大坝,这座承载着希望与梦想的“超级工程”,在建成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就变成了一个烫手山芋。

面对严峻的现实,中央政府不得不开始反思三门峡大坝的建设问题。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听取了水利专家的汇报后,沉痛地说:“三门峡工程出了问题,教训很深刻,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

1966年,中央政府决定对三门峡大坝进行改建,在坝底炸开排沙洞,以增强其泄洪排沙能力。然而,这次改建的效果并不理想,泥沙淤积问题依然十分严重。1969年,中央政府再次下令对三门峡大坝进行改建,炸开更多的排沙洞,并降低水库的蓄水位,以减少泥沙淤积。

经过两次大规模改建,三门峡大坝的泥沙淤积问题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三门峡大坝的建设和改建,是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一段曲折历程,它既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训。它让我们认识到,在治河兴水这样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必须尊重科学,尊重规律,不能有丝毫的侥幸心理。

从“超级工程”到“历史遗产”:三门峡大坝的涅槃之路

虽然历经两次大规模的“手术”,三门峡大坝的泥沙问题依然如同挥之不去的阴霾,困扰着治黄人。渭河的泥沙淤积问题,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沿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983年,渭河流域爆发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洪水肆虐,良田被淹,房屋倒塌,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这场洪水,再次将三门峡大坝推上了风口浪尖。“炸掉三门峡大坝!”

一时间,这个激进的口号甚嚣尘上,人们将渭河的洪灾,归咎于三门峡大坝的“原罪”。面对汹涌的舆论压力,中央政府并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炸坝措施,而是组织专家学者,对三门峡大坝的去留问题进行了科学论证。最终,专家们一致认为,炸坝并非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一方面,三门峡大坝虽然存在泥沙淤积的问题,但它毕竟是一座已经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一旦炸坝,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对下游的防洪安全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水利科技水平已经有了显著提高,完全可以通过采取其他措施,来解决三门峡大坝的泥沙淤积问题,使其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于是,一场更为科学、更为理性的治河思路逐渐清晰:以调节为主,综合治理。1990年,位于三门峡大坝下游130公里处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这座规模更为宏大、技术更为先进的“超级工程”,被寄予厚望,它将与三门峡大坝相互配合,共同承担起治理黄河、造福人民的历史重任。1997年,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成功截流,标志着我国黄河治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000年,小浪底水库正式下闸蓄水,三门峡大坝的历史使命也随之发生转变。它不再是单打独斗的“孤胆英雄”,而是与小浪底水库携手并肩的“黄金搭档”。经过科学调度,三门峡大坝的防洪、发电、供水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而泥沙淤积问题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曾经的“问题坝”,如今已成为黄河上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黄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回顾三门峡大坝的建设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它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新中国水利建设从探索到成熟的艰辛历程。三门峡大坝的早期建设,充满了“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但也暴露出我们对自然规律认识不足、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短板。黄万里教授的预言,虽然在当时被视为“离经叛道”,但却深刻地警示我们,在治河兴水这样的重大问题上,必须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切不可盲目乐观,急于求成。三门峡大坝的改建和与小浪底水库的联合调度,则体现了我们敢于正视问题、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从“单兵作战”到“联合作战”,从“工程治理”到“综合治理”,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索治河新思路,最终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佳方案。

三门峡大坝,这座饱经沧桑的水利工程,它既是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告诉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科学发展,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战胜挑战,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后记:

三门峡大坝的“是是非非”,至今仍是水利界和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说,它是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一次重大失误,是“人定胜天”思想的典型代表;也有人说,它是新中国水利建设的一次大胆尝试,为后来的水利工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无论如何评价,三门峡大坝的建设和改建,都为我国水利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治河兴水这样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必须坚持科学决策,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做到“宜疏则疏,宜堵则堵,疏堵结合,高峡出平湖”。如今,三门峡大坝依然巍然屹立在黄河之上,它不仅是一座水利工程,更是一座历史的见证者。它见证了新中国水利建设从探索到成熟的历程,也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發展,我们一定能够找到更好更科学的治河方案,让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永远奔腾不息,造福中华儿女。

0 阅读:13
评论列表
  • 2024-09-14 15:36

    胡言乱语

史镜纪实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