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毛泽东单独约见彭德怀,一见面就问:出兵援朝谁挂帅合适?
1950年的深秋,一架专机从西安飞抵北京。彭德怀刚刚走下飞机,就被直接送往中南海。此时的他还不知道,一场关系到新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即将做出。在中南海的会议上,彭德怀默默地听着与会者激烈的争论,心中思绪万千。当晚,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第二天一早,毛泽东便派人请他单独谈话。当彭德怀走进毛泽东的住处时,毛泽东开门见山地问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即将到来的重大军事行动,更牵动着整个东亚局势的走向。究竟是什么样的形势,让毛泽东如此郑重其事?为什么偏偏是彭德怀被紧急召回北京?这次谈话又将带来怎样的历史转折?
一、朝鲜战争爆发与美军介入
1950年6月25日凌晨4时,朝鲜半岛的宁静被打破。朝鲜人民军越过三八线向南进攻,朝鲜内战全面爆发。战争爆发的第一天,朝鲜人民军便攻入汉城近郊。南朝鲜军队措手不及,节节败退。
美国总统杜鲁门得知消息后,立即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紧急会议。会议决定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同时下令美军第八集团军从日本本土向朝鲜半岛调动。6月27日,美国以联合国的名义宣布武装干涉朝鲜战争。
7月初,美军第24师率先抵达朝鲜战场。然而,这支仓促成军的部队在与朝鲜人民军的首次交锋中便遭受重创。7月5日,大田以北的梁山战役中,美军第24师遭遇朝鲜人民军重兵围攻,师长迪恩少将被俘,整个师几乎全军覆没。
美军的失利促使麦克阿瑟改变战略部署。他调集驻日美军主力,在釜山地区构筑防御圈。与此同时,美国政府紧急从欧洲抽调军队增援,并动员其他联合国成员国派兵参战。
9月15日,麦克阿瑟指挥联合国军在仁川发动登陆战。这次军事行动打了朝鲜人民军一个措手不及。联合国军从朝鲜人民军后方登陆,切断了其补给线,迫使其仓促撤退。9月28日,联合国军重新占领汉城。
到10月初,战局发生戏剧性逆转。联合国军不顾中国政府的警告,越过三八线向北推进。先头部队已经抵达清川江,距离中朝边境的鸭绿江仅有不到200公里。
这一军事行动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警惕。早在8月,中国就已经在东北地区组建了东北边防军,由高岗、林彪负责指挥。边防军的主要任务是监视朝鲜战场动向,防止战火蔓延至中国境内。
当美军飞机开始侵入中国领空进行侦察,并不时轰炸中国边境城镇时,战争的威胁已经直接来到了中国的家门口。朝鲜战场的局势,正在朝着中国最不愿看到的方向发展。
此时的新中国,正处在百废待兴的重要时期。但是,美军的步步紧逼,迫使中国不得不重新考虑是否要直接介入这场战争。10月1日,金日成向中国发出紧急求援电报。朝鲜战争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二、中国出兵的决策过程
在接到金日成的求援电报后,中共中央政治局立即召开了紧急扩大会议。会议一开始,意见就出现了重大分歧。当时在座的政治局委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出兵持谨慎态度。
程子华提出,新中国刚刚建立不到一年,百业待兴,工业基础薄弱,军队现代化程度不高,不宜贸然卷入战争。林彪也表示,美军在空中和海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中国军队缺乏对抗现代化军队的经验,战争风险过大。
而对于出兵问题,周恩来提供了一组详实的数据:当时中国工业总产值仅相当于美国的百分之几,钢铁年产量不到200万吨,而美国已超过8000万吨。在军事装备上,中国空军只有一些从苏联购买的飞机,海军则几乎是空白。
10月2日的会议上,陈云详细分析了国家财政状况。他指出,1950年全国财政收入仅有65亿元,如果参战,每年仅军费开支就需要50多亿元。这对刚刚稳定的国民经济将是巨大考验。
然而,毛泽东在听取各方意见后指出了三个关键问题:第一,如果美军占领朝鲜全境,中国东北工业基地将直接暴露在美军火力之下;第二,美国既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又要在朝鲜建立军事基地,这实际上是对中国实施"两面包抄";第三,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成员,如果对邻国的求援置之不理,将严重影响中国的国际威望。
10月4日,毛泽东致电斯大林,请求苏联提供空中支援。斯大林的回复出人意料:苏联可以提供武器装备,但不能直接派遣空军参战。这个消息一度影响了中央的决策进程。
就在各方争论不休之际,前线传来新的军事情报:麦克阿瑟已经下令联合国军全线进攻,美军第一骑兵师已经越过平壤,向中朝边境推进。情报显示,美军作战方案中已经包含了轰炸鸭绿江大桥的计划。
10月8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了一次非正式会议。会上,周恩来提交了一份详细的战争准备方案,包括后勤保障、兵力调动、国际外交等各个方面。聂荣臻则汇报了东北边防军的准备情况,指出边防军已完成了初期防御部署。
形势已经到了不得不做出决断的时候。10月10日,政治局扩大会议做出了最终决定:同意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但决策层也明确提出,这场战争必须坚持有限战争原则,不能将战火引向中国本土。
随即,中央军委开始着手挑选统帅人选。这是一个关系重大的决定,因为这位统帅不仅要具备指挥大规模现代战争的能力,还要能够把握战争的政治分寸,确保战争不会失控升级。
三、统帅人选的艰难抉择
在确定出兵援朝的决策后,选择合适的统帅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按照军委的初步意向,第一个考虑的人选是粟裕将军。作为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的主要指挥官,粟裕在对阵国民党正规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他在淮海战役中展现出的统筹能力得到了中央的高度认可。
然而,一个意外的情况打乱了军委的计划。当时粟裕正在苏联接受治疗,他的胃病和关节炎问题相当严重,医生明确表示短期内无法执行高强度的军事任务。军委不得不放弃这个最理想的人选。
第二个被考虑的是林彪将军。作为第四野战军的统帅,林彪在东北战场上的表现极为出色。他指挥的四野不仅在辽沈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还在随后的平津战役中展现出高超的战略素养。更重要的是,林彪对东北地区的地形地貌非常熟悉,这对即将在朝鲜展开的作战极为有利。
10月11日,周恩来亲自找到林彪商议此事。但林彪以身体原因坚决推辞。事实上,自1947年开始,林彪就一直受到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困扰,经常需要服用大量安眠药物才能入睡。这种状况确实不适合担任如此重要的指挥任务。
此时,罗荣桓的名字被提了出来。作为华东野战军政委,罗荣桓在组织大规模军事行动方面确有专长。但军委认为,这场战争不仅是军事较量,更是政治较量,需要一个既懂军事又善于把握政治分寸的统帅。
就在军委为统帅人选犯难之际,周恩来提出了彭德怀的名字。彭德怀当时正在西北局任第一书记,主持西北地区的建设工作。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指挥的西北野战军创造了多个以少胜多的战例,尤其是在兰州战役中展现出的指挥才能给中央留下了深刻印象。
更重要的是,彭德怀在抗日战争时期就表现出过人的政治智慧。在百团大战后的延安整风中,他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军事行动与政治任务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在即将展开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显得尤为重要。
叶剑英对彭德怀的提名表示赞同。他指出,彭德怀在指挥作战时特别注重减少伤亡,善于在不利条件下寻找战机,这些特点非常符合这场战争的实际需要。聂荣臻也认为,彭德怀为人坦率,敢说敢做,在与苏联军事顾问的交往中更容易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就这样,在反复权衡各方面因素后,中央决定从西北把彭德怀调回北京。10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一个重要议题就是研究彭德怀的任命问题。这次会议之后,毛泽东决定亲自与彭德怀谈话。
四、彭德怀临危受命
在接到北京的紧急电报后,彭德怀立即从西安乘专机赶往北京。10月初的一天清晨,彭德怀刚到中南海,就被直接带到了毛泽东的住处。毛泽东开门见山地问:"出兵援朝谁挂帅合适?"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让彭德怀一时语塞。
在随后的谈话中,毛泽东向彭德怀详细介绍了朝鲜战场的最新态势。美军已经突破三八线,并以惊人的速度向北推进。金日成的军队在连续溃败后已经无力组织有效防御,朝鲜政府被迫转移到了靠近中朝边境的地区。
谈话进行到关键处,毛泽东拿出一份详细的军事地图,指着鸭绿江沿线说:"美军的战机已经开始侵入我国领空,在边境地区进行侦察和骚扰。如果让美军控制整个朝鲜半岛,我们东北的工业基地就会暴露在敌人的炮火之下。"
彭德怀仔细研究着地图,不时提出一些专业性的军事问题。他特别关注了朝鲜北部的地形特点和主要交通线路。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指挥员,他清楚地知道在山地作战中,补给线的安全至关重要。
在讨论军事部署时,毛泽东特别强调了三点要求:第一,必须坚持有限战争原则,不能将战火引向中国本土;第二,要充分发挥我军特长,避免与美军正面对抗;第三,要注意与苏联军事顾问的协调配合。
谈话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最后,毛泽东直接问彭德怀:"你愿意担任这个统帅吗?"彭德怀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提出了几个具体问题:后勤保障如何解决?空军支援能否到位?伤亡人员如何安置?
这些问题显示出彭德怀作为一个职业军人的严谨作风。毛泽东随即让工作人员把周恩来请来,三人一起详细讨论了这些具体问题。周恩来带来了最新拟定的后勤保障方案,包括物资储备、运输线路、医疗救护等各个方面。
在得到了明确答复后,彭德怀郑重地表示接受任命。当天下午,中央军委就召开会议,正式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原西北军区参谋长杨得志被任命为副司令员,解放军总参谋长粟裕为后方总指挥。
任命文件下达后,彭德怀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战前准备工作中。他首先会见了在北京的苏联军事顾问,详细了解了朝鲜军队的装备情况和作战能力。随后,他召集参谋人员,连夜制定作战计划的初步方案。
在研究作战方案时,彭德怀特别重视对美军作战特点的分析。他要求参谋部门搜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的作战记录,仔细研究美军的战术特点和指挥风格。这些准备工作为后来志愿军的成功作战打下了重要基础。
五、战前的紧急准备
接受任命后的彭德怀立即展开了一系列紧急部署。首要任务是组建指挥机构,他特别从西北军区调来了一批熟悉的参谋人员。这些人在西北野战军时期就与彭德怀共事,彼此间的默契程度很高。同时,他还从其他军区抽调了一批精通情报工作的专业人才。
10月13日,彭德怀在军委作战室主持召开第一次作战计划会议。会上,参谋人员汇报了美军的最新动向:第一骑兵师已经越过三八线100多公里,向元山方向快速推进。彭德怀当即决定采取"关门打狗"战术,让美军继续北进,等其补给线拉长后再实施围歼。
在后勤保障方面,问题尤为突出。东北边境地区的铁路运力严重不足,从沈阳到安东的铁路只有单线。为解决这个问题,铁道部紧急调配了大量机车和车厢,并在沿线设立了多个临时装卸站。同时,动员了数万名民工,日夜抢修被美军轰炸损坏的桥梁和路基。
装备补给同样是一个大难题。当时志愿军的武器装备主要依靠苏联援助,但运输时间较长。彭德怀决定采取"先上后补"的方式,由第一批入朝部队携带轻装速进,重型装备随后补充。他还专门派人赶赴哈尔滨,与苏联军事代表团商谈加快武器运输事宜。
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也十分紧迫。根据战时预案,在安东、通化等边境城市紧急设立了多个野战医院。同时从全国各大医院抽调了大批医护人员,组建战地医疗队。为了解决血源问题,东北各省还发动群众开展献血活动。
通信系统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由于担心美军的电子侦察和干扰,彭德怀特别要求在主要指挥所之间架设有线电话。工兵部队连夜在鸭绿江沿岸埋设电缆,确保通信线路的安全可靠。
在部队整编方面,彭德怀采取了"精兵简政"的原则。他将入朝的第一批部队编为六个军,每个军保持满编,其他部队作为预备队。特别强调各级指挥机构要精干,避免机构臃肿影响机动能力。
为了确保作战效果,彭德怀还组织了一次特殊的军事演习。在辽宁北部的山区,部队按照朝鲜地形特点设置演习场,重点演练了夜间行军、山地穿插等科目。演习中发现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及时完善作战方案。
10月16日,彭德怀主持召开最后一次战前会议。会上确定了第一批入朝部队的集结地点和行军路线,要求各部队采取分散隐蔽的方式向边境地区机动。为了保密,部队全部在夜间行军,白天隐蔽。
在出发前的最后几天,后勤部门在安东等地囤积了大量粮食和弹药。考虑到朝鲜天气寒冷,还特别准备了大批棉衣和防寒用品。物资储备点都设在隐蔽地点,并用伪装网严密掩护,防止美军侦察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