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与日本虽同为法西斯,但在二战末期,为何德国未能效仿日本发起大规模自杀式攻击呢?这其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日本与德国的文化和思想背景存在显著的差异。在日本,天皇在士兵心中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存在,而武士道精神更是深深植根于日本文化中,成为士兵的信仰和行为准则。
日本人在出生后,当地政府就开始不遗余力地为他们灌输着绝对崇拜和服从天皇的概念,久而久之,天皇在日军心里已经成为了神一样的人,神发出的指令他们怎么会拒绝呢?另外只有忠于天皇才可以得到荣誉,而一旦丧失了这种忠义美德,就必须以死谢罪。
但在这些人中,有一部分人始终保持着清醒,这时候日本政府就开始了洗脑,而他们洗脑的工具就是武士道精神。
1882年日本就开始了大力推崇武士道精神,到1900年武士道精神已经成为了日本的主流。
期间日本为了达到目的,让武士道精神深入人心,还组建了一个名为OIGMA 的系统。这一系统主要用来培训士兵以及提拔军官,在培训时,他们并不注重战术,而是主要为他们不停地灌输着武士道精神。在培训期间,教官会留意每个人的表现,只有对武士道精神真正认同才会得到升职。
正是有了这些铺垫,在二战末期时,天皇才会自信地喊出一亿玉碎的口号。随后,他们丧心病狂地组建了神风敢死队,将一批批十几岁的少年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相比之下,德国士兵的忠诚度并不像日本那样纯粹和坚定。虽然德国一直以来也在宣称忠于元首,但德军的思想远不如日军纯洁。因为德国此前先后经历了俾斯麦、德皇、魏玛、三个时代。在此期间,德国人的思想在不停地改变。
而到了纳粹时期,德国人主要是希望元首能带领自己过上好日子,才会效忠于希特勒。并不是对希特勒本人有多崇拜,这一点从底层德国人民那里就能看出。在这样的情况下,希特勒怎么效仿日本发起大规模死亡冲锋呢?
二战时,希特勒也制定过一种自杀战术,将V1飞弹改造成了一种载人飞弹。但正当希特勒准备使用他时,队伍的指挥官却紧接喊停了这一行为,只因他不支持这样的自杀袭击,最终希特勒也无奈放弃了这种想法。因为如果希特勒知道,如果自己非要效仿日本,让士兵大规模发起死亡冲击,可能这些士兵一个不满就会将自己推翻。
其次,德国的指挥结构相较于日本更为灵活。在德军中,一旦指挥官阵亡,有完整的指挥系统确保队伍不会因此陷入混乱,而是能够迅速调整,继续战斗。这种系统的存在,使得德国士兵在战斗中能够更加理智地评估形势,而不是盲目地追求所谓的“荣誉”或“忠诚”。
此外,到了二战末期,德国已看清局势,认识到继续抵抗无异于徒劳。资源短缺、士气低落等问题困扰着德军,而随着柏林被攻克和希特勒自杀,纳粹高层意识到继续战斗只会增加无谓的伤亡。在这种情况下,德国选择投降以保存实力,显然是更为明智的选择。综上所述,德国未能效仿日本发起大规模自杀式攻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文化思想背景的差异、指挥结构的灵活性以及对于局势的清醒认识。从结果来看,德国在二战末期的选择显然更加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