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如洁:从境界着手,境界比意境还要大

绘有集斋人 2024-08-07 03:39:25

梁如洁的艺术中有一种奇特的力量,她以一颗沉淀于传统文化之中的心灵,静观自然万物,以真、善、美的情怀,追求着同一个主题——生命、自然和永恒的轮回,从而创造出风格独特的新花鸟画风格。

她身上既有前辈老师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陈金章等的影子,又自成一格,身后还带出一大批学生活跃在当今岭南画坛。

梁如洁(一3520235468)生于1953年7月,广州人。擅长中国画。197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1年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副教授。现为副教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梁如洁画集》。

主要作品及所获殊荣:

1974年人物画《源源不尽》参加第5届全国美展;

1984年花鸟画《涛声》参加第6届全国美展,获第6届全国美展铜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

1989年风景画《桑田》参加第7届全国美展,获第7届全国美展银奖、广东省建国40周年优秀作品一等奖;

1994年花鸟画《告别冬季》参加第8届全国美展;

其作品入选国内外多部大型画册,并举办个人画展。并在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展出并被收藏。

梁如洁:我写过一篇文章《境界的超越》,其中谈到我对中国花鸟画的见解。传说释迦牟尼在灵山讲法,手拈一花,一语不发,众人面面相觑,唯有摩柯迦叶发出会心一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是禅宗对自然的理解。杜甫不是有句诗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所以花鸟画的趣味意象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画家而言,这种趣味意象是画家心境和眼界独特的发现,是创作的原动力,是艺术家实践和学养修炼的过程。

这些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教导的,我深深感觉到,这些东西给了我很多营养。中国画最大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每次作画,仿佛看到一颗种子从破土、发芽、开花、结果,犹如一个孩子在生长成才。

我先从境界着手,境界比意境还要大。有一些大张的作品,我真的感觉超越了我自己。仿佛总有神来之笔。我想这些灵感都是从传统文化中得来的,比如说儒释道的哲学,都在教我们要超越自己,超越人生。

以前文人画常画拜石图,画家把那个石头可以比喻成一个很有性格、涵养的人,这是一种品格的象征,也是在寻求一种超脱。而我所追求的意境,离不开我读的书,我把读书当成养心。对于我而言,阅读和画画是连在一起的,画画是锤炼技巧性的,读书是打磨心灵,而一幅臻于完美的作品二者缺一不可。心灵枯谢了,就画不出来了,心胸如果开阔了,就画得出来。

但新花鸟画的意境从何挖掘呢?比如我创作的《丰年》,是去太行山采风时有感而发的,在北方农家看到成串成串的玉米挂在树上,非常壮观,我便体会那种喜悦是根植于土地的希望。所以,现代花鸟画的意境不能脱离生活,不能再像古代文人雅士那样孤芳自赏,要有生活气息,要到生活里面去。

2005年我举办过一个人物肖像画展,那时距离我从杨之光老师的人物工笔研究生毕业,已经20多年都不碰人物画了。但杨老师说,我继承了他一个教学理念,就是“基础要严、创作要宽”。杨老师说,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风格。

杨老师的教育理念是成功的,他没有要求学生画得像他。我现在对我的学生也很严格,我要他们读很多书,人文哲学历史都要读,因为文化的滋养能让他们迟早找到自己。学艺术首先要有文化,如果只会技法,顶多只能成为画匠,但如果学养、技法、心灵的融合,就能沉淀、磨练、形成自己的风格。

我一直比较回避作品流入市场这样的事,平时我工作很忙,教学任务重,我认为,市场和学术研究有点脱节,我也不懂市场的操作,所以几乎没有作品流入市场。

声明:本文由集雅斋字画网(https://www.jyzzh.com/)发布!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致 谢!

0 阅读:0

绘有集斋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