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聚焦!湖北高校一女博士,援藏23月,让千年核桃树结出新成果

长江大学本科招生 2023-08-28 17:46:17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刘利平已经在西藏加查县工作累计超过23个月。

2021年3月,湖北省“十四五”科技援藏项目——“西藏高原核桃产业技术研究”启动,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副教授刘利平就于这一年跟随科技援藏团队来到了雪域高原。作为团队中在西藏待得最久的专家,刘利平与同事积极开展高原核桃嫁接技术试验,为加查县核桃产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而她的故事,也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

对于旅行者而言,西藏是一片神圣、神秘而又神奇的土地。但对于生长在这里的人们来说,感受更多的却是高寒缺氧等种种困境。进藏之初,刘利平就切身体会到了这一点。

高原缺氧、强烈紫外线、空气干燥以及人生地不熟,一个个难题接踵而至,刘利平内心一度十分无助和茫然。但是,既然决定来到雪域西藏这片圣土,既然做好了学技术、积累经验、贡献力量的打算,刘利平在心里告诉自己,决不能“无为而返”。

图源:新华社

加查县核桃资源丰富,百年以上的古核桃树3657株,千年以上的古树500多株,核桃产业已成为与虫草齐名的支柱性农林产业。然而,由于核桃古树资源长期缺乏管理,目前有三分之二处于不结果或少结果状态。科技援藏如何做实?刘利平既期待又有压力。

为了扎实积累经验,刘利平主动和当地老百姓交流经验和技术,主动跟前辈张义副教授学习核桃栽培管理经验,主动找当地专家请教西藏核桃的生物学特性和西藏核桃历史。西藏紫外线强,为了尽可能多地嫁接活优株,刘利平常常一晒就是一整天,五个手指全晒得黑黢黢的,脸被晒得疼痛脱皮。尽管如此,她从不曾退缩。

刘利平(左一)与村民交流核桃树养护技术。图源:新华社

进藏两年里,在湖北省援藏办、省科技厅、长江大学和湖北省援藏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刘利平及团队成员协同长江大学各方力量,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品质在西藏加查县成立了“长江大学西藏高原核桃产业研究所”。

截至今年5月,该研究所已建设完成近200平米的实验平台,近100亩试验示范基地,研究所初具规模、运行良好。借助该研究所,刘利平与同事们开展高原核桃嫁接技术试验,目前嫁接枝条的成活率超过80%。

今年以来,研究所完成了3000余株百岁以上古核桃树的普查工作,除了挂牌保护外,还将每株古树的定位数据和基础信息输入地理信息系统,为加查县的核桃原种资源保护提供信息化支撑。为了完成这些工作,刘利平走遍了加查县有核桃树分布的20个村镇的每一个角落。每次下乡,她都主动对接各乡镇,开展各类农作物生产栽培技术服务工作。

长江大学西藏高原核桃产业研究所。图源:新华社

现在,加查县正在大力研发高品质核桃油、核桃肽等产品,助推核桃产业从传统种植向特色加工转变。而这一转变的背后,正是许许多多像刘利平一样的科研工作者把论文写上雪域高原、把成果展现在雅砻河畔的结果。

除了在核桃产业上的援助,20多名来自长江大学的科技特派员还前往西藏山南地区的4县1区开展集中科技下乡、医卫管理人员培训、业务技能培训、专家入藏带教等活动。正如长江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平所说,他们的目标,就是“持续不断地将科技、信息、人才、管理、资金等现代生产要素导入山南的广阔天地,将致富的希望、幸福的种子植入农牧民的心田和日子里。”

《人民日报》《科技日报》报道长江大学科技援藏工作

当前,长江大学已先后开展20余项科技援藏项目,在培养当地技术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学校将继续立足实际、整合资源、精准发力,发挥大学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因势而动、主动作为,扎实书写高质量科技援藏新答卷。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长江大学本科招生!

本文素材来源:新华社、长江大学官微、鄂藏一家亲、荆州新女性、西藏科技服务

1 阅读: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