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最后都活成了悲剧人物。

夕阳下的麦子 2022-11-19 00:13:01

《兄弟》是余华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小镇重组家庭中的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和改革开放初期所经历的种种磨难。 这是一部跨跃两个时代的小说,作者以荒诞手法再现历史,是为表现对六七十年代强权的批判,以及对改革开放初期民众精神生活匮乏的担忧和些许性关怀。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对异父异母的兄弟。

1.李光头

李光头的父亲是个并不光彩的流氓,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李光头自己也是一个“流氓”——小的时候是个偷看女人屁股、讲黄色故事的小流氓,长大了是一个投机倒把、四处钻营,凭着几个钱乱搞男女关系的大流氓。他费尽心思,动用自己不多的资源和小聪明,在一个匮乏的时代里面千方百计用专板车拉着母亲上坟,让一直觉得颜面扫地的母亲觉得无比骄傲、感动。第一次事业失败,他毫不气馁,心甘情愿地风餐露宿,仍旧豪情满怀地向别人都不愿涉足的行业领域开拓。

2.宋钢:

宋钢是小说中一个老好人形象,对父母好,对兄弟好,对妻子好,完全的利他主义。他善良、正直,却善无善报,最后落得卧轨自杀凄惨命运。宋钢在母亲去世之后遵守母亲的意愿,无微不至地照顾李光头,为李光头做饭、织毛衣,并且他为了家庭背井离乡做生意,一生劳累。但是,在他临死的时候,他都要摘下眼镜,怕把眼镜弄坏,并戴上口罩,怕自己的肺病传染给别人。宋钢太过内向,一直被视作别人的影子。

3.宋凡平:

宋钢生父,李光头继父。是一名普通的知识分子。他坦荡、正直,比赛中成功扣篮后,不顾众人的眼光,跑到球场边抱起李兰。结婚时发喜糖,在家门口为李兰洗头,带着全家吃冷饮、拍全家福,宋凡平用自己的爱与勇敢在那个闭塞保守的年代给了李兰和两个孩子充分的温情。文革爆发后,宋凡平因着地主的身份被游街、戴高帽。在抄家后,他苦中作乐,用树枝做筷子与孩子们一起吃饭;被监禁的宋凡平左手被打到脱臼,却与孩子们玩游戏,说胳膊累了,让他休息几天,他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乐观。

4.李兰

李光头生母,宋钢继母。是一个不幸的女人。她一生中结过两次婚,但两次婚姻生活,给她带来的改变和影响却是天差地别。第一任丈夫是李光头生父,他在李光头还没出生时就去世了,而去世的原因是偷看女人屁股时,掉进粪坑淹死了。这个“流氓”让李兰习惯了低头生活。她自卑、怯懦、多病。一个瘦小的身躯承受着道德的审判,群众的歧视。而第二任丈夫宋凡平却让李兰勇敢地抬起头做人。在宋凡平的言行感染下,她一点一点地从自卑中走出来。她不再惧怕周围人的眼光,不再在意他们的看法。宋凡平被批斗至死后,她没有像以前一样自卑,而是非常坚毅。她宁死不屈,勇敢自封是宋凡平的地主婆。她把宋凡平视作骄傲,爱的伟岸、正直、有才华,在这段婚姻中,她找回了自己。

0 阅读:308
评论列表
  • 2022-12-10 02:03

    这是什么文化水平,题目都写成什么鬼样

    用户11xxx43 回复:
    吸晴[炸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