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已经霸榜很久的比亚迪海鸥的“销冠”宝座被一款刚上市不久的吉利星愿夺走让不少人大跌眼镜。据最新销量数据显示,这款上市不久的新车2月仅28天单月销量突破28,588台,直接超越海鸥(2月销量24,000台左右),成为细分市场的新晋王者。新能源小车的消费趋势是否正在改变?

吉利星愿作为一款新车,知名度与海鸥相差甚远。为何能够实现逆袭?
1. 精准定位:瞄准年轻女性市场
星愿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精准的用户定位。与海鸥偏向“经济实用”不同,星愿主打“高颜值+智能萌趣”,目标用户锁定在20-35岁的年轻女性。其圆润可爱的造型、多种马卡龙配色,以及内饰的精致设计,直击女性消费者的审美偏好。在中国颜值即正义,一款车拥有一个好看的颜值已成功了一半。
2. 配置越级,性价比更突出
尽管定位A0级小车,星愿的配置却向A级车看齐: 首先续航扎实:提供300km、400km两种版本,城市通勤完全够用。 其次智能座舱:搭载10.1英寸悬浮屏,支持语音交互、手机远程控制,看起来配置不算太高,但是在这个级别的小车里还算是丰富的。再者安全升级:标配4安全气囊,而且车身强度也比同级的小车更高一点,高配版甚至提供L2级辅助驾驶,这一点把握的也是非常到位。

相比之下,同价位的海鸥在智能化方面稍显保守,而星愿以“入门即高配”的策略,成功吸引了不少原本犹豫的消费者。 不过放在比亚迪也意识到这一点,新款的海鸥已经搭载比亚迪最新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相信下个月销量鹿死谁手还不好说。
另外星愿的上市并未采用传统广告轰炸,而是通过小红书、抖音等平台进行精准种草。大量女性博主分享“星愿探店”“一周通勤体验”,形成病毒式传播。这种“轻营销+高互动”的模式,让星愿快速破圈,甚至出现部分城市展厅排队试驾的现象。
比亚迪海鸥自2023年上市以来,凭借比亚迪品牌背书+三电技术优势,长期稳居小型电动车销冠。但星愿的崛起,暴露了海鸥的潜在短板: 设计相对保守:海鸥造型更偏向中性化,对女性用户吸引力不足。 智能化体验一般:车机流畅度、语音识别能力不及部分新势力车型。终端优惠较少:比亚迪价格体系稳固,而星愿上市即推出限时权益(如免费充电桩、低首付金融方案)。

不过,海鸥的根基依然稳固,比亚迪若能在后续改款中优化设计、提升智能配置,仍有机会扳回一城。
星愿的爆发,折射出新能源小车市场的三大趋势:
1. 从“代步刚需”转向“个性表达”,消费者不再只关注续航和价格,颜值、社交属性成为重要考量。
2. 女性用户购买力崛起:2023年数据显示,女性车主占比已达40%,车企开始针对性优化产品设计。
3. “快消品”式卖车模式:新车生命周期缩短,像手机一样,车企需通过高频更新、社交营销保持热度。
未来竞争:谁主沉浮?

2025年,小型电动车市场将迎来更多选手:五菱缤果PLUS、哪吒AYA、零跑T03改款等车型虎视眈眈。星愿能否持续热销,取决于产能爬坡和用户口碑。毕竟海鸥也曾经连续几个月夺得第一,而海鸥若想重夺销冠,或许需要一次彻底的焕新。
星愿的异军突起,不仅是一款产品的成功,更是市场消费逻辑变化的信号。新能源小车已从“性价比战争”进入“情感价值竞争”阶段,未来,谁更懂用户,谁才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