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辽宁一所院校用纪念“九一八”作为大一新生军训主题,告诫师生勿忘国殇。
其实许多学校的新生军训都是走走流程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不如像这样做一个主题能牢牢印在学生的心中,近几年,已经有不少学校军训的时候进行野外拉练了,这样更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真正的体验一下行军是怎样的。
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9月18日,今年已经89周年了,但我们中国人从未忘记这一天的屈辱,1931年9月18号,日军炸毁自己修筑的铁路并嫁祸给中国军队,用这一借口挑起争端炮轰我国东北军北大营。
此事一出,举国震惊,这便是日本侵华的开端。
1928年,张作霖日军被炸死,日军想借此占领东北,张学良拒绝日军拉拢,坚持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自此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张学良在中原大战后官至陆海空军副司令,手握重兵,算得上是蒋介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已经借万宝山和中村事件一再挑衅,但张学良仍致电东北军荣臻参谋长下达无论日军如何寻衅滋事,东北军一定要容忍的指令。
九一八事件当晚,东北军长官谨遵张学良不抵抗的指令,将枪收到仓库里,次日张学良在协和医院也说了是他早令军队收缴军械,300左右的日军击溃了我方有8000名守军的北大营。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一再进犯东三省各地,张学良一再退守,仍是坚持不抵抗,最后转移到锦州,日军意在侵占东三省,因此空袭锦州并再次倒打一耙说受到中国军队攻击才采取的自卫行动。
在锦州中立案行不通后,国民政府表示若日军来犯应积极抵抗,但张学良仍主张中立,和平解决,开始秘密安排锦州军队撤离,顾维钧与宋子文都致电张学良极力劝阻军队撤离,期望他能积极防御,蒋介石也致电不要撤离军队,张学良没有听从,日军进攻时,国民政府又多次命令他抵抗,但他一意孤行,日军进攻锦州如入无人之境,随后完全占领了东三省。
张学良的一再不抵抗使东北三省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被日本占领,由于蒋介石对外一贯的不抵抗战略,过去一直认为九一八事变是张学良听从了蒋介石的命令,后来经过多方考证证明九一八事变的不抵抗是张学良的意思,蒋介石实在次日从上海报纸上看到的消息,张学良在晚年也说明了这点,称这是使东北军自己的选择,自己没认清日军的侵略意图,对当时的形势判断错误。
张学良的历史评价有褒有贬,九一八事变是他决策上的重大失误,造成了不可逆的严重后果,但他又有名垂千古的功劳,西安事变中,他逼蒋联共抗日,促成了国共二次合作,对此,毛主席评价他是令中共抱憾的民族功臣。
对于张学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功过相抵就能盖棺定论的,不管过去多少年,记忆都不会褪色,历史永远会有回响,国人会永远铭记这段屈辱的历史,吾辈自强!
小编先把句子写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