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1条、第39条、第47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规定:
✅合法辞退三要件
录用条件明确:入职时已书面告知考核标准
证据充分:需提供具体的不达标证明
程序合规:需提前3日书面通知并说明理由
第二部分:四大高频场景破局指南场景一:“不符合录用条件”辞退️破局要点
要求出示入职时签字的《岗位说明书》
对比工作成果与考核标准
核查考核流程是否合规(有无培训/改进期)
证据清单
入职时签订的录用条件文件
每日工作日志(主管签字确认版本)
客户/同事评价记录
️破局要点
拒签《离职申请表》(防止被认定为自愿离职)
要求出具书面辞退通知(注明具体理由)
收集转正员工工作标准(证明区别对待)
场景三:变相延长试用期️破局要点
核对法定试用期上限(合同期≥3年不得超6个月)
保存两次试用期考核记录
计算超期工作天数索赔双倍工资
场景四:孕期/医疗期辞退️破局要点
立即提交怀孕诊断证明/病假单
收集辞退谈话录音(提及“怀孕影响工作”等关键词)
向工会/妇联投诉
第三部分:证据攻防战手册企业常见抗辩理由:
“员工自愿签署考核不合格确认书”
“试用期无需支付赔偿”
“岗位编制取消”
⚔️劳动者取证策略
1.基础证据:
劳动合同试用期条款
工资流水(证明实际薪资标准)
2.强化证据:
工作成果交付记录(邮件发送截图)
系统操作日志(证明工作饱和度)
3.有力证据:
HR谈话录音(包含“随便找个理由辞退”等表述)
同岗位继续招聘的网页快照
证据效力对照表
1️⃣ 立即证据保全
收到辞退通知当日备份工作电脑数据
拍摄办公位物品状态(证明非自愿离职)
2️⃣ 书面要求复核
通过EMS发送《辞退异议函》(附证据材料)
要求5个工作日内书面答复
3️⃣ 申请劳动监察
携带材料:身份证、劳动合同、辞退文件
现场填写《违法辞退投诉登记表》
4️⃣ 劳动仲裁准备
计算赔偿金额:
违法解除赔偿金=2N×月工资
未提前通知代通知金=1个月工资
5️⃣ 庭审应对要点
重点质疑企业提供的“考核标准”合法性
第五部分:三大误区❌误区1:“试用期可随意辞退”
法律真相:试用期辞退举证责任全在企业(《劳动合同法》第21条)
❌误区2:“赔偿金只有半个月工资”
破解要点:违法解除需支付2N经济补偿
❌误区3:“口头辞退无法维权”
重要提示:可通过要求书面确认、继续考勤等方式固定证据
互动讨论区话题征集
你遭遇过哪种试用期陷阱?
认为有效的取证方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