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模型颠覆行业,巨头争抢“中国黑马”;AI安全与太空数据中心成新焦点

中国AI初创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的开源模型DeepSeek-R1以极低成本实现接近OpenAI GPT-o1的性能,被摩根士丹利评价为“颠覆行业固有路径”。其推理效率和多模态能力吸引微软、英伟达、阿里、百度等全球巨头争相接入,成为AI平台“标配”。
截至2月初,DeepSeek助手在140国App Store及美国Play Store登顶,下载量达1600万次,远超ChatGPT同期表现,印度市场贡献超15%。

美国审查施压:因模型表现亮眼,DeepSeek突遭美国国家安全审查,周鸿祎直指“美方玩阴的”。
印度部长暗讽OpenAI:印度IT部长借DeepSeek仅用550万美元开发高效模型,回击奥特曼此前“1000万美元搞AI没戏”言论,引发舆论热议。
网络攻击烈度暴增百倍:奇安信监测显示,DeepSeek服务器1月底遭境外僵尸网络攻击,攻击指令激增百倍,凸显中国AI企业安全挑战。

OpenAI新一轮融资目标估值达3400亿美元,软银拟主导投资150亿-250亿美元,为3个月内第二次大规模融资。资金将用于数据中心建设及芯片自研,巩固技术壁垒。
美日合资“AI帝国”诞生软银与OpenAI成立合资公司“SB OpenAI Japan”,计划4年投资5000亿美元,在得州建数据中心,并拓展至日本市场。特朗普高调宣称此为“史上最大AI基建项目”,但遭马斯克质疑资金来源。

针对此前“DeepSeek涉嫌抄袭”争议,奥特曼明确表态“无起诉计划”,并称将专注技术竞争。此举被解读为对开源生态的妥协。

阿里云发布混合专家模型Qwen 2.5-Max,宣称在基准测试中击败DeepSeek-V3、Claude 3.5及GPT-4,资源消耗更低,但暂未开源。
Meta首席科学家炮轰硅谷杨立昆批评硅谷“视圈外创新为作弊”,力挺开源模式。DeepSeek-R1的崛起引发行业对开源与闭源路径的反思,OpenAI被曝重新评估开源策略。
AI安全与伦理:监管升级,太空数据中心成新战场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对谷歌启动反垄断调查,剑指其与苹果的搜索引擎协议。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达沃斯论坛警告“AI失控风险”,呼吁全球协作治理。
太空数据中心计划为应对AI算力能源危机,多家企业探索在太空部署数据中心,利用太阳能实现零碳供电。OpenAI与微软被曝秘密推进“星际之门”项目,目标2028年建成超级计算机。
技术前沿速递

上周AI领域呈现“冰火两重天”:开源力量颠覆巨头垄断,中美技术博弈白热化,而伦理与能源挑战催生太空探索等激进方案。DeepSeek的崛起或将成为2025年AI行业分水岭,开源生态与全球化竞争将持续改写行业规则。
更多深度分析,请持续关注【AI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