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狂校长郑强:被称为“铁杆抗日教授”,用新身份让喷子“闭嘴”

快乐旅游 2023-11-25 17:28:12

中国从来没有哪个高校校长能像郑强一样“口出狂言”,他直击中国教育问题,怒骂日本美国,在学术界和网络平台掀起舆论浪潮。

他是化学家,承担过无数项国家科研计划,写下上百篇SCI论文,还拥有众多科研专利和奖项。

不过在很多熟悉他的人看来,他常常语出惊人,观点犀利,更像一个为中国教育愤愤不平的“奇葩愤青”。

“南联盟大使馆被炸那天晚上,我正给博士生们讲课,就有些讲不下去了。”郑强在演讲中讲道。

“学生问‘强哥为什么不讲话了,平时不是挺亢奋的吗。’”

“我说我不知道该不该教你们,我的同学在美国教书几十年,说要不是中国人,他们还挺盼望打仗的,美国的有钱人都是这么出来的。”

“你们这些同学不都挺想出国的吗,我教了你你跑到美国的公司,说不准哪天美国和中国干起来了,那导弹上就有你生产的高分子橡胶圈,飞到杭州一下就把郑强给炸死了。”

这样公开的大实话,让很多人为郑强点赞,但同时也有很多被郑强戳到痛处的人,大骂郑强“哗众取宠”,甚至还叫嚣着让他滚出教育界。

很多人质疑郑强是否真的爱国,然而在最近,郑强却荣获了一个新的身份,成功让所有喷子闭上了嘴,让他依旧在“狂傲”的言论中一路狂奔。

极具个性的爱国教授

“大家都叫我铁杆抗日教授,因为我在敌后工作了很多年...”提起网友对自己的称呼,郑强说道。

他常常在公开的演讲或是采访中表达自己对留学生的看法:“祖国培养了你,你一出国就不回来了,你不是汉奸又是什么?”

之所以能说出这样直白而激进的话,是因为郑强也曾留学海外,甚至还是国家专项培养的留学生。

1960年,郑强出生在重庆,从小就有人说他聪明。在重庆完成中学学业后,1978年,郑强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浙江大学。

小的时候家庭不算富裕,郑强一心想通过努力学习改变未来,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当时中国正值建设时期,国家急需大量高技术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郑强选择了攻读化学系,想着未来能为科研事业出一份力。

从浙大毕业后,郑强参加了三年的工作,工作单位是晨光化工研究院,是我国高分子新型合成材料研制和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

在考入成都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以前,25岁的郑强正式入党了,毕业以后留在学校任教三年。

1991年,31岁的郑强从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博士毕业,年轻有为的他是学校的重点培养人才。

因为表现优秀,1992年,郑强获得了日本京都大学中日联合培养博士的机会。

留学加工作,郑强在日本待了5年。也就在这5年时间里,他感受到了上世纪末,中日两国 的差距。

不过他并没有产生想要留在日本发展的想法,反而开始思考:自己要怎样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郑强是被无数人认可的爱国教育家,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不仅体现在他的科研奉献中,还体现在他对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捍卫。

在日留学期间,郑强能够强烈地察觉到日本人对中国的鄙夷情绪。

有一次课堂上,郑强的日本教授竟公然美化侵略历史,还口口声声说这是在“帮助”中国。

郑强从来不怕发声,他当即站起身来走向讲台,拿起教授的话筒就要和教授对峙,最终让教授无话可说。

他从小到大都是这样一个敢说敢言的人,他的爱国精神是刻在骨子里的。对于日本人的颠倒黑白,他忍不了一点,也不想忍。

于是在校期间,郑强一直在刻苦地学习和钻研,他永远不忘自己为何能赴日留学,永远不忘国家大力培养他们的初心。

但令他气愤的是,似乎只有少数人抱着这样的想法,很多中国留学生在中国时爱国,走出国门后便迅速变了嘴脸,不愿意回到祖国,更不愿意回报祖国。

学习结束后,郑强曾在京都大学工学部担任客座研究员,取得一定的研究经验后,他直接回到国内,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高分子动态流变学研究学术团队。

在日本发达的环境和极高收入的诱惑下,和郑强同批出国的30名优秀人才中,只有他选择了回国。

而这段经历,也让郑强非常痛恨留学生不回国的行为,痛批他们为“汉奸”。在他看来,每个获得了国家政策培养的留学生都应该回到国内,贡献自己的义务与责任,而不是占尽好处后就忘了本。

结合郑强所言,他所指的应当是国家出钱培养的这部分留学生,而到了新世纪,很多留学生都是由家庭供养,导致郑强的话也引来了反驳与质疑。

能叫醒一个是一个

从回国至今,郑强先后任浙江大学、贵州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学校的教授、院长、校长和党委书记等职位。

很多人走到他这个位置,都会选择沉寂下来,不给自己落得个坏名声,而不是像郑强这样四处奔波,到各个高校、机关和中学演讲,到西部地区为高等教育奔走请命。

曾经有人问过郑强,退休以后他会干什么,他说:“我将继续从事教育行业。”

郑强四处为教育问题奔走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唤醒国人,唤醒年轻一代的爱国情怀。

他认为学校光有大楼是不行的,还必须要有内涵。而教育资源落后的孩子也绝不能一辈子穷在山沟里,孩子必须走出大山,去到更优秀的高校去读书。为此,他还专门开展了一项“博学计划”,让贵州高校的学生走向更高层次的学术人生。

2012年,沿着竺可桢教授的治学之路,郑强来到贵州大学担任校长,他准备在这里大展拳脚,带动西部高校发展,却没想到这里的高校给了他狠狠的一耳光。

在视察工作的时候,郑强发现,这所贵州省内唯一的211重点建设高校,竟然风气极差。老师上课不认真,科研和论文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只在乎有没有职称。

老师和教授们似乎都在享受养老生活,得过且过,完全没想着把关教学。甚至在学生考试作弊时,也不加以阻止,完全是一副甩手掌柜的模样。

更过分的是,校园里有一片树林,他常常看见学生逃课跑到这里,老师们也不会对此有什么意见。

这些事情令郑强非常气愤,他果断叫来了工人,将这片“逃课天堂”推平,然后修了一片草坪,顺带再补充校园环境规划。

新官上任三把火,当时全校的师生都是这样想的,甚至还联合起来“讨伐”郑强,说他不配当大学校长,因为这片树林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了。

对于这些声音,郑强丝毫不想理会,针对学校风气,他还开展了“纯风计划”,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风气。

他认为,这些树为学生逃课提供了庇护,不管它是从何时种下,它已经严重影响了校园的功能,成为了推进治学的大事。

树已经砍了,有意见的人只好放弃了挣扎,而那片草地也成为了学生们看书和聚餐的首选地,完全没有了之前的阴郁氛围。

为了能够更好地建设西部高校,郑强还专门设置了一个意见箱,非常认真地处理着学生的每一封匿名信。

看见郑强真的在做实事,学校的风气变得积极向上后,大家就渐渐闭嘴了,开始称呼他为“强哥”。

到2016年,贵大化工系一个本科生以一作的身份在世界顶级化学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是贵大历史上的第一次。

离开贵州大学前,郑强曾在采访中说道:“大学的根本在于培养优秀的学生,在高速奔跑中,我把接力棒交了。”

因为见识过中国教育的痛点、困点,也见识过留学生思想的改变。郑强希望在提高学生学术水平的同时,也加强他们对国家的忠诚与爱。

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开展相关的演讲和活动,郑强还希望通过网络的力量来传播爱国思想。虽然只有他一个人,但他能叫醒一个是一个。

很多人都说着科学无国界,留在国外是为世界科研做贡献,然而郑强却说:“科学有国界,钱学森回国时都被扣押了三年。特别是科学,当它为谁服务的时候,它是有着很深的民族烙印。”

这段发言得到无数网友的赞同,如果科学真的无国界,为什么没有国家将重要科技成果分享给世界,甚至还要打击他国的高尖端产业呢?

当然,很多人仍然对郑强万分不屑,认为他就是在用一种夸张的发言吸引流量,目的就是赚钱。

虽然在网络上爆火,但郑强其实很少在互联网活跃,因为他实在是太忙了,他的履历太过厚重,完全没有时间去理会网络上的流言蜚语。

在获得“中国好校长”、“中国教育变革人物”、“西部建设先进个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学生最喜爱教师”等数十项荣誉后,今年,郑强又荣获了一个新身份。

2023年8月8日,郑强受聘为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特聘教授,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泽东干部学院在网络上消息很少,不过光从这个学院的名字来看,很多人都明白它对国家的重要性。

“人无完人”,贵州省副省长曾这样评价他,郑强说话的确是非常直白和犀利,让很多人听后觉得不舒服,但忠言逆耳,谁又能否认他话语中的真实性呢?

在这个日渐虚伪的世界中,国家需要这样的人发声,需要这样的人来唤醒麻木的人群,将教育落到实处。

13 阅读:1587